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未来学大事年表

已有 4328 次阅读 2019-4-22 07:41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未来学大事年表

武夷山 摘译

 

    编制者:美国Elon University(依隆大学)的传播学教授Janna Anderson女士,原文见http://www.elon.edu/docs/e-web/predictions/Futures%20Studies%20Timeline.pdf

 

早期:未来学思维,即人类心智对未来的想象,可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始阶段。古代最先进的文明社会都会将其思考投向未来,都利用了规划与预见的基本方法。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实现完美正义的理想社会的概念,他的构想鼓舞了无数思想家想象未来。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

 

1845年,《科学美国人》 杂志开始发表关于科研及其对未来的影响的文章。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法国作家凡尔纳发表一系列科幻小说。

 

1872年,美国创办了科普杂志《大众科学》月刊,该刊登载有关于科学技术未来的文章。

 

1893年,在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上,74位著名美国作家撰写了憧憬1993年的世界的文章。他们预测到了航空旅行和悬浮列车,但未能预测到小汽车纵横天下。

 

1901年,H.G. 威尔斯为英国杂志《半月评论》撰写文章,“关于机械与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反作用之展望”,在文章中提出了“关于未来之科学”。他还发表过《时间机器》等未来主义的作品。

 

20世纪初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之中和之后,战争动员行动导致整个欧洲的制度结构具备了未来思维。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于1921年建立了规划机构----国家计划委员会。1922-1943年期间,意大利被法西斯政党统治着,他们所设想的未来景观是:国家权力至上,领土扩张,对所有资源实行中央控制。

 

1921年,俄国人扎米亚金创作了史上第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我们》。

 

1929年,美国胡佛总统任命William F. Ogburn为“社会趋势研究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于1933年发表报告“美国最近的社会趋势”。该报告利用过去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趋势外推。

 

19291939年,美国大萧条促使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采取了社会工程规划,推出了社会保险,开发了田纳西河谷。当时的一些做法(分析过去与当前的状况,不加干预地预估未来走向,描述各种可能的未来及其后果,基于前述研究结果,制定面向未来的政策并加以实施)在现代未来学看来都是至关重要的。  

 

19331943年及二战

    法西斯德国1933年宣布实行第一个四年计划。二战迫使大多数国家实施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二战之后,国家规划工作在各国蓬勃发展,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共产党国家。

 

1939年,纽约世博会确定的主题是“明日世界”。这次世博会的版块之一是第一届世界科幻大会。

 

1942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小说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

 

1943年,梅西控制论系列会议的首届会议举行。从19431954年,各学科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家走到一起进行多次研讨。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约120个前殖民地国家独立,这样,世界上民族国家的数量成为原来的三倍,政策与规划过程更加复杂。

 

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成立。

 

1955年,通用系统研究学会成立,该学会1988年更名为国际系统科学学会。Philip K. Dick 发表短篇科幻小说"Autofac",提出了自复制机的概念。  

 

1956年,Kenneth Boulding(鲍尔丁)发表著作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形象:生活与社会中的知识)。

 

1959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费曼在一次演讲中设想了纳米技术的远景。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研究所增强研究中心的创办人Douglas Engelbart 提出了技术未来理论。Theodore J. GordonOlaf Helmer 共同提出了未来学研究常用的德尔菲法。他们两人在1968年建立了未来研究所。与其他未来学研究机构不同的是,该所不做军方委托的咨询项目。

 

1960年,法国经济学家、记者和哲学家Bertrand de Jouvenel 和妻子Helene成立了th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uturibles(国际未来学联合会)。就职于兰德公司的军事理论家 Herman Kahn(赫尔曼.卡恩,又译为“何门康”)发表了《论热核战争》。

 

1961年,荷兰社会学家Fred L. Polak的未来学著作The Image of the Future(未来景象)译为英文出版。

 

1962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发表著作"The Gutenberg Galaxy"(古腾堡星系),讨论了语音书写与印刷术对西方文化及世界文化转型的影响。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发表非虚构作品"Profiles of the Future"(未来的轮廓)。

 

1963年,Ferdinand Lundberg发表著作 "The Coming World Transformation" (即将到来的世界转型)。法国未来学家Bertrand de Jouvenel 发表著作 "The Art of Conjecture"(猜想之艺术)。

 

1964年,麦克卢汉写道,我们是盯着后视镜驶向未来的。1964年纽约世博会迎来5100万访客,其中约一半参观了Futurama II(未来世界)。

 

19651973年,美国艺术科学院成立的“2000年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该委员会的使命是构想2000年时的未来景象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未来学家达尼尔.贝尔将该委员会的工作成果写成报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于1973年发表。

 

1966年,出生于匈牙利的Julius Thomas Fraser汇集出版了跨学科研讨文集"The Voices of Time" (时间的声音),他还在他创立的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ime(国际时间研究会)会员的协助下 ,又主持编辑了10卷“时间研究”丛书。 James A. Dator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开设了第一个校级的未来学课程,阿尔文.托夫勒则在纽约的社会研究新学院讲授了未来学课程。Edward Cornish成立了 World Future Society (世界未来学会),该会的杂志 "The Futurist"(未来学家)开始发行。科幻电视剧Star Trek" (星际迷航)首播。

 

1967年,一群人开始筹划成立 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 (世界未来学联合会),但该组织的成立大会直到1973年才召开,来自60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教师、学者、政策分析师、活动家等与会,共同推动未来学研究与教育。International Future Research Conference(国际未来研究大会)召开首届会议,有12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加。Harold LasswellWendell Bell 帮助建立了耶鲁大学未来学院。

 

1968年, "Futures: The Journal of Forecasting and Planning" (未来学:预测与规划之杂志)在英国创刊。Paul R. Ehrlich发表著作 "The Population Bomb" (人口炸弹)。罗马俱乐部成立。 

1969年, John McHale 发表 著作"The Future of the Future" (未来之未来)。

 

1970年,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人类学学会)召集了其未来学系列会议(1970-1974)的第一次会议。422日,“地球日”的第一次庆祝活动举行。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发表。

 

1971年,世界未来学会第一届世界大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  

 

1976年, Futurics (未来学)季刊创刊发行。世界未来学会开始出版 The Future Survey(未来调查)。

 

1977年, The Institute for Alternative Futures(可供选择的未来研究所) Clement Bezold James Dator和阿尔文.托夫勒创立。

 

1978年,Magorah MaruyamaArthur Harkins主编的 "Cultures of the Future" (未来之文化)出版。Jib Fowles主编的"Handbook of Futures Research" (未来学研究手册)出版。

 

1980年,人类学家和未来学家R.B. Textor的著作 "A Handbook on Ethnographic Futures Research"(人种志未来学研究手册)第三版问世。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发表。世界未来学会主办的全球未来大会在多伦多举行,来自30个国家的5000人出席。

 

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成为主流畅销书。  

 

1983年,CONTACT系列会议的第一次会议举行,美国的顶尖科学家、科幻作家和艺术家走到一起来讨论有关人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和新视角。

 

1984年,8位科学家创办了圣菲研究所,旨在对“复杂性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  

 

1985年,《世界未来学会公报》杂志更名为 Futures Research Quarterly(未来学研究季刊)。  

 

1986年,纳米技术之父 K. Eric Drexler发表著作 "Engines of Creation"(创造的引擎)。

 

1988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教授 Hans Moravec发表著作"Mind Children"(心智的孩子)。  

 

1989年,未来学家 John L. Petersen创办了 The Arlington Institute(阿灵顿研究所)。

 

1990年,托夫勒的著作《权力的转移》出版。David AshfordPatrick Collins 发表著作 "Your Spaceflight Manual"(你的太空飞行手册),该书探讨了未来的航天旅游业。Ray Kurzweil发表著作"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智能机器时代)。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建立未来学“信息交换所”,开始发布未来学导向的文件。

 

1991年,世界未来学会发布的 Futures Research Directory (未来学研究名录)列出了1200位未来学专业人员名单。

 

1993年,《连线》杂志3月间创刊。

 

1995年,《连线》杂志主编 Kevin Kelly发表著作《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系列邮包爆炸案主犯、无政府主义者 Ted Kaczynski 35,000字长文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发表。

 

1996年,耶鲁大学未来学家Wendell Bell 发表未来学经典著作 "The Foundations of Futures Studies" (未来学基础)第一卷和第二卷。

 

1998年,David Brin 在其著作"The Transparent Society" (透明社会)中预言,低成本监控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将使私密性消失。

 

1999年,Ray Kurzweil 发表著作 "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When Computers Exceed Human Intelligence" (精神机器时代: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

 

2000年,人工智能科学家Hugo de Garis 和控制论教授Kevin Warwick 在瑞士苏黎世开展了大辩论,前者支持构建人工智能的生命形态,后者认为此举太危险,将导致智能机器统治地球。主题为“精神机器人会在2100年前取代人类吗?”的研讨会在斯坦福举行。 

 

2001年,罗马俱乐部为年龄在30岁上下的人创立了一个预见性思维方式智库----tt30

 

2002年,Paul Raskin 发表99页的长文 "Great Transition: The Promise and Lure of Times Ahead," (大转型:未来时代的许诺与诱惑)。

 

2003年,英国物理学家Martin Rees 爵士发表著作 "Our Final Hour: A Scientist's Warning: How Terror, Error, a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 Threaten Humankind's Future in This Century – On Earth and Beyond."(最后一刻:一位科学家的警告:本世纪中的恐怖、错误和环境灾害将如何威胁人类的未来----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地球以外)。  

 

2005年,Ray Kurzweil 发表未来学巨著《奇点临近》。

 

2006年,James Lovelock 发表著作 "Revenge of Gaia: Why the Earth is Fighting Back and How We Can Save Humanity"(盖亚的报复:为什么地球要反击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拯救人类)。

 

    博主:2006年之后的未来学大事,对未来学感兴趣者可自行补充。该大事记的编制者是美国人,所以对美国的相关事件记录得较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74749.html

上一篇:打算在知青点过端午节----插队生活掠影3
下一篇:喜欢美术课----日记摘抄829(时在初一)
收藏 IP: 1.202.78.*| 热度|

4 籍利平 张忆文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