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提《尽快将学术网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12月7日发布
2005年10月25日首发于学术交流网的《尽快将学术网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迄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网络学术成果受到不公待遇,而网络学术发展乃是大趋势,在可望的将来超越纸媒并在大普及层面上取代纸媒已经不是神话。E-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E-学术却受打压,是何道理?
*******************
尽快将学术网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
已有 2576 次阅读 2007-4-9 15:39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尽快将学术网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
黄安年文 2007年4月9日
(按:《尽快将学术网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栏目2005年10月25日首发。)
***********************************88888
在现行的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中学术网络成果是不在其中的,这是极不合理的,它已经严重损害了学术网络事业的迅速发展。
笔者在《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提到:“学术网络化比之传统的纸媒出版物来说是新生事物,尽管目前尚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它方兴未艾,有着自身的特有优势。它传播快速和便捷、资讯丰富和共享、贴近作者和读者、经济实惠、便于编辑、富于个性化。学术网络化开始带来了教学和研究的巨大变革,已经赢得了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欢迎,推动了我们的教学和研究由现代化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网媒”和“纸媒”相得益彰,互利互惠。”“进入新世纪以来,确切地说,我们和美国在美国问题网络媒体方面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学术网络的优越性越来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我国在美国问题学术网络的发展上又扩大了和美国的差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除了学术网络的“四化”弊端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术网络没有被纳入科研成果的“量化”指标体系,不能激励学术工作者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学术网络事业。
我们不妨以学术交流网为例,迄今学术交流网发布了近16000份(篇)文章和信息,登陆人次累计超过96万,今年以来日均点击率近2000,其中首发文章和学术文章为数不少,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自2002年4月创办以来从未被列入“量化”科研学术成果。实践是检验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认可是否具有学术意义和价值,不能以是否纳入官方的“量化”体系为检验标准,没有纳入“量化”指标体系的,并不意味着不是科研成果。对于已经退休的我来说,是否纳入“量化”成果指标体系并无实际意义。问题在于,第一,在所谓“科学”的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极力推行并和各种奖惩制度相联系的“量化”指标体系中,缺少学术网络成果是一大错误,也是对“科学”的莫大讽刺。第二,它对于学术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第三,它对于在职教学和研究人员产生的重大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请问:在学术网络不被认可“量化”科研成果的情况下,
第一,规划和开发学术网络数据库、学术光盘的成果怎么算?
第二,创造性地组织、管理和运行学术机构的学术网络的成果怎么算?
第三,个人学术网站的成果怎么算?
第四,建设教学光盘和多媒提的成果怎么算?
第五,缩短在学术网络领域和美国的差距的成果怎么算?
第六,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院校的网络技术保障成果怎么算?
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还不切实改变目前的不当的科研“量化”指标体系,那么它的负面影响将出现加速发展趋势,而和美国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研究/2005年10月25日首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6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