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减肥并不难,方法是关键 精选

已有 11889 次阅读 2015-7-19 09:23 |个人分类:期刊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减肥, 冷疗

肥胖的原因已经很明确,除了遗传因素外,饮食和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前者决定营养的吸收,后者掌控能量的消耗。当吸收大于消耗,就引起肥胖,反之则导致消瘦。因此,只要减少饮食量和增加运动量,减肥就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最近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American J Public Health)发表文章指出,人一旦胖了就很难瘦回去(Probability of an Obese Person Attaining Normal Body Weight: Cohort Study Us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于是,有人据此写了一篇延伸报道,给人的感觉是减肥很困难(见附件)。事实上,原文只是根据BMI的测定结果得出体重变化很小的结论,并没有提及参试者是否尝试过减肥,尽管不排除其中有人通过节食和锻炼减肥的可能性。


最有效的减肥时机是在尚未达到超重和肥胖BMI之前,也就是“预防性减肥”,因为这时身体的顺从性很强,只要有一定的毅力坚持一段时间,无论节食或锻炼,其效果都很显著。

可是,一旦已经变得肥胖,人的控制力就会逐渐下降,倒不是肥胖者的毅力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肥胖伴随着下丘脑瘦素受体的炎症损伤,使得他们吃得再多也没有饱胀感。这样就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越胖越想吃,越吃越肥胖!

除了节食和锻炼之外,还有一个减肥妙法,那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多停留在低温环境下(14-15℃)!是的,你没听错,不是高温,而是低温,因为低温可以促进脂肪分解。这个方法不仅能减肥,而且还能缓解糖尿病!

最近《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短期冷适应(10天)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43%左右,其机理是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数目,从而促进了血糖向细胞内的有效转运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3891.html)。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冷适应既可以减肥又能治疗糖尿病呢?这是因为寒冷可以刺激白色脂肪组织转变成褐色脂肪组织,也就是增加线粒体数目,促进脂肪分解。有趣的是,运动之所以能减肥,是因为它能模拟“寒颤”(瑟瑟发抖)!

亲爱的朋友,你若想减肥,千万不要等到肥胖以后,更不要等到得了糖尿病之后。当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假如你已经变得很肥胖,甚至已经患上糖尿病,那么节食和运动对你而言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不妨尝试一下“冷疗”,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什么人一旦胖了便很难再瘦回去?
#不是不想瘦,是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崔璞玉 2015/07/18 08:58 | 评论(6)A+

图片来源:GettyImages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几乎不太可能再瘦回正常体重。

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员发现,“男胖子”瘦回正常体重的几率为1/210,“女胖子”的这一比例为1/124。

即便你成为了那几百分之一,也不要高兴太早。研究称,有1/12的男性和1/10的女性能够做到每年减重5%。但其中53%的人会在两年内反弹回去,78%的人五年内会重回原态。这一发现被刊登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

经合组织(OECD) 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OECD国家中有超过半数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其中18%的属于后者。墨西哥、新西兰和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肥胖症;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和匈牙利,这一比例超过四分之一。相对而言,亚洲国家成年人的这一比例维持在2%至4%之间。

近期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也指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分别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国际上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肥胖程度,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结果在20-25之间为正常值,等于或大于25为超重,等于或大于30为肥胖。

自18世纪以来,随着收入、教育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体重和身高也在逐渐增长。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体重增加更利于健康长寿。此前有研究指出,进化机制会帮助人类保持在可持续的最大体重上,防止肥胖人士瘦下来。

但是现在许多人的体重已经超越了健康线。OECD的这份报告还指出,严重肥胖者的寿命比普通体重的人要短8-10年。在正常体重的基础上每多增加15公斤,早逝的风险大约上升30%。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至少有280万人的死亡可归咎于超重或肥胖。

大部分国家,肥胖相关的开支占到总医疗保健支出的1%-3%(美国的这一比例为5%-10%)。而随着与肥胖相关的疾病的增多,这一花费还将继续上涨。

大家都知道肥胖的坏处,但想减下来却并不容易。减不下来,也并非因为你缺乏毅力。

密歇根大学和阿根廷国家科技委员会(COINCET)的研究人员在动物试验中发现,肥胖似乎会变成一种自续的状态。一个人胖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瘦下来。肥胖会逐渐变成一种长期的、持久的状态。

研究者指出,变胖的老鼠,它们的“正常”体重会开始增加。也就是说,它们身体对正常体重的认知变得比以前更重。

参与研究的Malcolm J. Low说:“从动物试验中可以看出,肥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可自续的紊乱,这也进一步强调了在儿童时期就开始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从小就预防肥胖,其影响会持续一生。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成年人单靠节食和运动很难减肥成功并维持下来。”

想要预防肥胖,首先得弄清楚有哪些“罪魁祸首”导致了肥胖。

首要原因自然是吃太多

美国民众的卡路里摄入量从1971年的每天1,542增至2004年的1,877。许多人以为增加的这些卡路里主要来自脂肪,但实际上,它们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糖分)。各种软饮料和速食是其主要来源。

再者就是运动太少

随着电视机、电脑、电游、遥控器、洗衣机等各种便利设施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车辆的普及也加剧了这一点。运动得越少,卡路里就消耗得就越少。但这不仅仅牵涉到卡路里。体力活动会对荷尔蒙产生影响,而荷尔蒙会影响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多项研究显示,运动能维持身体胰岛素水平的稳定。胰岛素分泌失衡和体重增加之间有密切关联。

2012年12月发表在《美国医学预防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卧室里摆放了电视机的孩子,比卧室不放电视机的孩子更容易超重或肥胖。

睡眠不足

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变胖的几率是睡眠充足的人的两倍。Francesco Cappuccio教授及其团队研究了2.8万名儿童和1.5万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这一规律对两组人群都适用。

Cappuccio教授解释称,睡眠不足会改变人体荷尔蒙的分泌,并导致食欲大增。一方面,睡眠不足会促进胃饥饿素的分泌,这类荷尔蒙会导致胃口增加;同时抑制瘦素的分泌,这类荷尔蒙会控制食欲。

摄入内分泌干扰物,如可干扰脂类代谢的食物

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y of Barcelona)由Juan Carlos Laguna医生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指出,饮料中的果糖有可能改变人体的脂类代谢,从而导致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果糖是一种提炼自水果和谷物的单糖,主要作为甜味剂使用。

果糖代谢主要靠肝脏,同时也会对肝脏的代谢功能造成影响。在研究中,接受含果糖饮料的老鼠出现了类似代谢综合征的病症。代谢综合征短期内会导致脂质堆积和脂肪肝,并最终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用MRI扫描仪比较了果糖和葡萄糖对大脑的影响,发现肥胖可能和果糖的大量摄入有关。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当人体摄入葡萄糖时,大脑中控制食欲的部分会变得活跃,释放出产生饱足感的荷尔蒙。但摄入果糖时并未发生改变。

戒烟

吸烟会导致食欲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指出,“并非每个人戒烟时都会发胖。大约10%停止吸烟的人,体重会大幅增长30磅或更多。”

携带肥胖基因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科学家指出,携带FTO缺陷基因的人会倾向于多吃,并且偏爱那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而且要花更长时间才能产生饱足感,因此通常都很胖。

崔璞玉界面记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906482.html

上一篇:"肥胖不一定是病"的新证据
下一篇:”病从口入”的红肉与“病从口出”的辣椒
收藏 IP: 61.144.26.*| 热度|

28 郑永军 胡荣桂 苗元华 黄永义 陈小润 吕洪波 刘光波 汪晓军 耿文叶 邢志忠 陈惊海 蒋永华 陈亮 丁邦平 李土荣 姚攀峰 伍国华 刘全生 周华 李静芳 何宏 柳渝 施玉梅 jlx1969 dulizhi95 biofans aliala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