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被学生“逼宫”进入研究前沿 精选

已有 21972 次阅读 2013-7-12 09:27 |个人分类:教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 长寿, 衰老

我有一位90后生,在科研上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她决意读研正是奔科研而来。她听说我论文选题上照顾师兄、师姐研究兴趣,也准备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衰老与长寿。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我时,我先是“惊”得张大了嘴,后是“忧”得皱起了眉!

我对传染病、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大疾病初步研究,目前正承担一项肿瘤干细胞的国家级课题。尽管这些疾病或多或少都与衰老有联系,但专门从事衰老与长寿的研究,我还未做好立即投入的准备,甚至对它有点敬而远之。我所阅读过的相关论文,仅于猴子节食长寿关系的争论。

作为导师,在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下海”,将来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深水区”?假如中途“搁浅”了怎么办?这样的担忧着实困扰了我很久,真有些左右为难。然而,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涉险,哪有奇遇?好在我在科研上也是个喜欢追赶“时髦”的人,不怕标新立异,就怕因循守旧。

既然学生主动请缨要求上马长寿课题,那么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谁让我承诺让她自选课题呢?我这样被动应承,与其说是“赶鸭子上架”,不如说是“舍命陪君子”!我还不知道这种“倒逼”是一种“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传递哩!我掐指一算,至今我带的研究生也有十几位了,硕士、博士都有,这是第一个把我“逼上梁山”的学生。

 

万事开头难,师生齐攻关

 

既然有挑战,就要去迎战,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查阅文献开始!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我们发现,衰老长寿的杂志多如牛毛发表的论文也数不胜数。仅就英文文献而言,估计至少也有上万篇,即使我们24小时连轴转,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要把手头收集到部分通读一遍,恐怕十天半月远远不够。

采取了一种“聪明”的速成求知,就是边泛读,边交流,边梳理。泛读就是把我们收集到的文献通读一遍,基本把握文章要旨,然后就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以写科普博客的形式进行全面梳理。这种做法跟备课的效果奇似,不仅有助于我完整把握学科前沿的脉络,而且能让学生尽快厘清知识体系的逻辑。同时,学生的英文泛读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也经常跟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不断总结实验经验,而不仅仅是我动脑,她动手!

关于衰老与长寿的机理已经研究得很多了,尤其是限食或称热量限制酵母、线虫、果蝇、小鼠等动物细胞抗衰老中的作用,可以说想找到新的突破点已经很难了,套用一句话粗理不粗的歇后语说就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根据现有资料,限食已被证明通过一氧化氮信号转导促进线粒体发生延长寿命。问题来了,线粒体发生的信号是如何感知并转导的呢?对此,文献中从未提及,我们也一无所知。我们只得边做边悟,希望从实验数据中追寻这个未解之谜的答案。

 

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们选最简单的模式生物——酵母作为实验模型,尝试探讨营养限制过程一氧化氮促进线粒体发生的作用机制。我们惊讶地发现,在酵母营养限制过程中的确伴随着一氧化氮的大量释放!这说明一氧化氮可能营养限制导致长寿的重要信号。拿到实验结果后,学生一下子变得劲头十足起来。接下来,我们又意外地发现,营养限制可以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

第一个结果还来不及解释,第二个结果又难倒了我们。对此,学生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结果。我告诉她,氧化与抗氧化的生化过程是这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催化超氧阴离子生过氧化氢,后者再在过氧化氢酶或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水和氧。也就是说,只有超氧阴离子增加,才会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反过来,有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阴离子就消失了

我顺便提醒她注意了解哈曼的衰老自由基假说,没想到她竟敢挑战权威!她说:哈曼认为衰老是自由基破坏生物分子及伤害生物细胞的结果,只考虑到自由基有害的一面,没考虑到氧自由基还会存在有益的一面。事实上,氧自由基可以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减弱其有害作用或增强其有益效果。

我趁热打铁,继续鼓励她思考一氧化氮与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关系。她看到一篇文献上说,一氧化氮可以与氧竞争性结合线粒体呼吸链末端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而可逆抑制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高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而氧浓度高时,抑制作用得以解除。我启发她:我们得出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同步提高的结果应该可以解释为一氧化氮进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而抑制其活性,暂时阻断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超氧阴离子迸发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然增多,促进线粒体的大量生成

她听完我说的这番话,好像立刻豁然开朗,如释重负,但转瞬间却又皱起了眉头,并且反问我:如何对上述推论进行实验验证呢?

 

大胆假设,小心验证

 

们以前曾发现抗疟药青蒿素可以与血红素共价结合使含有血红素的蛋白质失活。巧合的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正是一种血红素蛋白!我推测它应该可以与青蒿素结合并失活假如用实验证实青蒿素也表现长寿效果,那么以上推论顺理成章了

果然不出所料,青蒿素不仅能模拟酵母营养限制的长寿效果,而且还同步检测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升高及青蒿素-血红素结合物形成!对此,学生似乎大惑不解:为什么青蒿素抑制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后,它的活性反而升高?我这样解释道:那是因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是先低后高,你只检测到高活性阶段,未检测到低活性阶段。她听完后将信将疑,不止一次想测到活性低的那个阶段,但一直没有成功,我估计还是检测时机把握不当。

上述实验结果在我们脑海里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线粒体的“破坏”反而能延寿?学生尝试用中医解读这个现象: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的暂时中断,氧自由基(“邪气”)升高促使抗氧化酶(“正气”)升高,由于正气压倒邪气,细胞的寿命就延长了。我虽然认可她的这个说法,但却认为太抽象,不足以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与长寿联系起来!

正当我的思绪处于“短路”之中,她提议在信号通路上做做文章,看看信号通路相关的激酶是否出现变化。于是,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对营养限制、青蒿素、精氨酸(一氧化氮前体)和硝普钠(一氧化氮供体)处理的小鼠中几个著名靶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让我们惊讶的是,营养限制的效果被上述几种处理模拟得惟妙惟肖,说明这些处理与营养限制一样有着共同的信号转导通路。

可是,这个结果并未让我们惊奇,因为都是已经报道过的“老生常谈”: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的产能水平降低可激活AMPK及SIRT1,并上调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至此,我们在“原创”上遇到瓶颈,感到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一致认为,要“立新”就得“破旧”。于是,我们分头思索如何在下一步实现“突破”。记得我曾有一个中午没有休息,翻来覆去地浏览着一家基因芯片公司的网页,希望找到一张合适的芯片。这时,“自噬”二字突然跳进我的眼帘,这让我想起自噬正是长寿机理之一。我们立即联系上这家公司,委托他们对我们的小鼠肌肉样本进行自噬基因表达谱分析。

然而,结果让我们傻眼:自噬基因的表达几乎没有变化!当时,我们的心情别提有多沮丧,就像一下子从“天堂”跌回“地狱”一般,尤其是学生脸上流露出来的那种失望情绪,至今让我难以释怀。在这种低落情绪笼罩下,我仍然不死心,怀着侥幸的心理再次浏览了一次全部芯片数据。

我突然发现两个重要的抗癌基因表达下调几十倍!我立即查阅文献,得知有人发现抗癌基因对端粒长度的负调控。换句话说,抗癌基因表达下调,意味着端粒延长!这个重要的线索一下子让我看到曙光!我立即打电话给学生,告诉她:抗癌基因下调表明端粒损伤减少,而端粒越长,细胞寿命也越长!目前,我们正在采用各种检测手段对上述推论进行验证,初步结果比我们预计的还要好!真应了那一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讲述上面的故事是想传达这样的意思,在研究生科研选题上,师生关系完全可以打破“上传下达”的旧模式,实现双向互动,既可照顾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又能拓宽老师的科学视野和研究领域。可以说,没有学生的“逼宫”,我就不可能“冒失”地闯入世界科学前沿! 

全文发表于《大学生》2013第6期第72-73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707372.html

上一篇:糖尿病的“因”与“困”
下一篇:郎咸平说的是不是事实?
收藏 IP: 14.215.95.*| 热度|

96 郭向云 许培扬 严海燕 梁茜茜 张洁 张波 陈黄韡 吕鹏辉 马春旺 田云川 柯浩 王启云 王善勇 廖晓琳 赖世力 罗会仟 胡想顺 陈国文 杜占池 曹贺贺 李宇斌 张晋芳 唐凌峰 苏盛 彭思龙 李东风 赵美娣 李贤伟 曾春华 李土荣 关法春 曹俊兴 杨正瓴 武夷山 李志俊 廖新化 罗德海 王金良 张彦虎 薛宇 罗春元 陈小润 程南飞 王锟 王德华 林中祥 宁利中 落俊山 吴炳辉 李璐 曹建军 陈楷翰 胡熙浩 庄世宇 印大中 袁贤讯 魏武 陈福强 吕德官 苏金亚 徐晓 徐大彬 贺乐 罗洁 蔡津津 刘淼 徐腾飞 肖瑶 刘焕军 曹聪 刘旭霞 冯永忠 朱晓刚 袁斌 高建国 程光伟 陈贻海 陆泽橼 杜永明 任应宗 陆俊茜 吉宗祥 张永忠 刘伟 trll1 xuyiganghz luxiaobing12 aifenglin gxs2012 zhxftcl1 hao qqlisten zhujia XY xqhuang zhongwanchao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