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彭德倩:既见师者 如沐春风(2019)

已有 1294 次阅读 2024-10-10 22:50 |个人分类:教学行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这里我想与新同学交流的是兴趣的重要性……上海大学目前实行的大类招生,可以给新同学一年的时间,充分发现和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学习专业。由于主观客观原因,在一年后仍没有确定感兴趣的专业,建议这些同学学习那些有利于今后选择的基础性专业。” 

几天前,上海大学新生报到,初入校园的学子从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收到来自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陈立群的新生寄语,娓娓道来间,是一位师者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导,殷殷期待。

在学校里,流传着一个关于陈老师的“一课钟情”的故事。几年前,有位新生在听完陈老师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混沌与力学后,特别崇拜他,更由此爱上了力学,到了二年级选专业,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力学。在校期间小伙子成绩优异,还拿到了北大的直博名额。 

陈立群教授的魅力在哪里?许多人不约而同说,在科研教学上严谨,在与学生、同事的交流中,令人如沐春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秉持着这样的初心,他埋头苦干、刻苦钻研,在非线性动力学和振动控制方向取得国际上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提出内共振能量采集、非线性吸振器等新思路,发展陀螺连续体摄动分析、混沌参数开闭环控制等新方法。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力学顶级期刊,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并给予正面评价。曾在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入选xxxx计划,2013年获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航天工程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

三十五年如一日,陈立群教授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心间,用知识和阅历教书育人。在教学工作中,他平时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将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品质贯穿于教学教育中,并以通达儒雅的文化修养和系统深入的科学知识影响、感染学生。

在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课堂上,以“混沌与人生”结语建议同学们,“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做个可以信赖的人”。他主讲的通识课《混沌与非线性思维》开设12轮,听课学生1600余人。总结教学情况,他在国际力学家大会力学教育分会场、高校力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做报告,并将成果发表于《国际机械工程教学杂志》。 

陈教授的博士生丁虎,如今也已成为其科研团队的一员,并于2014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丁虎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考虑周详。“因为博士攻读不易,延期毕业是常态,但在陈老师这里,应届博士生基本都能按期毕业,”丁虎说,“其中离不开老师对每个学生课题的专注指导和节奏把握,这些都需要用心。”近十年来,陈立群教授先后主讲8门本科生课程和7门研究生课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指导并带领本科生3人参加2014年第十届国际工程力学竞赛,获得团体第二名,个人一、二、三等奖各1项。

2001年以来,他指导的研究生合计62名,其指导的毕业博士31人均从事高校教育事业,2人获优秀青年基金,2人受聘二级教授,桃李满园。  

发表于:《解放日报20190910日第8 ,另见:《上海热线·海派文化·非常人物20190510》。图片版:搜狐·上大发布

 

 

助课生涯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讲过的课程1

 

讲过的课程2

 

30年前的一则简讯

 

九十年代初学校的“承包”和“聘任”

 

意外礼物

 

钢院往事:同学的记忆

 

第一次分手

 

博士后证书

 

参加课程建设项目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期刊论文清单

 

科研“不厌” 教学“不倦”(2009)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的发言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与主持人对话

 

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

 

在“从教三十年教师颁证仪式”上的发言

 

关于年轻人在力学所的成长----所庆三十周年视频访谈

 

力学教学小品

 

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学生成才教师成功(2014)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奖感言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2016)

 

当一名教学科学都优秀的好教师(2016)

 

乐观为研 致力前行

 

“振动型能量采集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要介绍

 

泮池之师2019

 

美言不信

 

教学的思考与追求

 

上海教育电视台访谈摘要

 

在“钱伟长教育思想与上海大学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纪念钱伟长先生系列活动直播!科研“不厌,教学“不倦”

 

在首届“吴兴华数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吴兴华数学奖”纪念册留言

 

“超越自己,未来可期”

 

孙明敏:以职业精神示范学生,用求知热情感染学生

 

“非线性振动与控制团队”入选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访谈

 

致敬新时代领跑者

 

关于“振动控制团队”的“上观”报道

 

校级教学成果奖:30年的回顾

 

中国高被引学者:10

 

我与上大共成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54715.html

上一篇:重庆大足宝顶山之其它
下一篇: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收藏 IP: 114.93.180.*| 热度|

2 梁洪泽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