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泊的《起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是描写工农兵大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工作的小说。故事从男主人公1972年入学开始,到1976年他与女主人公登记结婚并新婚小别结束。
男主人公王南生的情感变化是小说的主线。王南生为高干(副部级)子弟,人帅气,又有才,在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系读书。他在入大学前已经有同样出生于高干家庭的女友黎小倩。她是王的妹妹的同学,比王小一岁,文革受冲击时患难之交。王南生主动写了求爱信。黎的父母恢复工作早,在国外当外交官。通过熟人让到延安下乡的黎小倩参军提干,军医大学毕业,调回北京。虽然王的父亲还在下放,没有出来工作,但他们的关系得到双方家长的同意。王到北京读书后,两人在周末见面。交往中,王发现了黎的肤浅和庸俗。“思想之贫乏,对于生活的浪漫,对于保姆、司机、工人那种傲慢,对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天真,把这些堆积起来,她的美貌和温情还有什么价值呢?(p. 271)”做过一下改变对方的尝试,如让她看自己的日记,希望更深入理解,但没有效果。最后,他主动中断了两人恋爱关系。这些或许是当年的主流价值观念,现在看来,不容易理解“浪漫”和“天真”怎么使“美貌和温情”没有了价值。
在还没有中断与黎小倩关系时,王南生开始对同学韩正娟有了好感。韩是他所在班级的党小组长,来自农村,入学前已经是公社党委委员,比王年长3岁。开始时对家庭条件优越、有些娇生惯养的王南生有看法。他生活习惯与众不同。人家吃葡萄擦擦就吃,他要用洗衣粉洗过,再用清水洗。但她出于对同学的关心,对他也很照顾。后来看到王在学农和学工劳动中都表现突出,态度转为赞许。特别受党组织委托,检查了王的日记后,王不盲目从众,有独立思考,也让韩佩服。他们都比较成熟,有主见,在政治上有共鸣,关系愈发密切。在毕业前到中学实习时,王要求建立恋爱关系,但遭到韩拒绝。韩一直没有考虑结婚的事情,而且觉得他们缺乏感情基础,自己年龄大长得丑配不上王那种干部子弟。王锲而不舍,韩在与家里人商量后,同意了。两人后来又有些波折,最终得到双方家长同意,登记结婚。在王看来,“她的意志,她的品格,她的聪明干练都是熠熠发光的,无论今后的社会怎样变化这些美好的特质都不会改变。(p.527)”
应该说,这种情感描写比较俗套。当年的俗套是男女双方要有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然后才能有感情基础。这样就可以战胜一切历史形成的差别,和谐相处。这无疑低估了婚姻的复杂性。另一个俗套是把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把外在美和内在美对立起来,往往是生活困难者、相貌平常者更高尚。这也是现实生活一种过于简化的模式。顺便一提,现在往往是相反的模式,所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丑人多作怪”,当然同样是过于简化。
有意思的是,日记在小说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王南生看来,“日记真好,它可以使他清楚地看到他的生活的足迹,使他立足于现实和过去的基础之上,更了解自己,更有自知之明,也使他看到他的将来,看到他的生命将换发出何等样的光彩来。理智的人,富于思考的人,都是以他自己为最知心的,谁也不能掌握他的一切,更不能代替他的思想。(p. 252)”。他希望与黎小倩有思想共鸣,就给她看日记。黎自己也开始写日记,但更暴露了肤浅,让王很失望。韩正娟看了王的日记,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交往后,有了矛盾,事后也是展示日记沟通。
除了感情的主线外,也有年轻人的成长与堕落。王南生的目标是在大学中入党。但与学生支部书记有些格格不入。书记是现在人们所谓的极左分子,至少是风派人物。王很快意识到,如果坚持自己的看法,就无法入党。为此他也很苦恼。韩正娟也发现有人打着“革命”的旗号谋求私利。“这种自私和落后一旦和‘革命’的名义结合起来,就能使世上的一切变得千倍的复杂和难以改变起来。难道革命是不能革除自私和落后,反倒是包藏和扩大这些吗?(p. 187)”她给他支持,也给他帮助,但也是无力把他拉入党内。王对自己政治正确很满意,“他感到最多的,是他政治上的明智,和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p.459)”
堕落的典型是王南生来自农村的室友。他入学便交入党申请,投合书记的胃口,率先入党。偷看王南生日记并举报。最后戏剧性地因流氓行为而身败名裂。他骚扰女同学,偷窥女生厕所,在偷窥女生澡堂时被捉。开除党籍、学籍,送返原籍。
另一位室友吴志强是位个人奋斗者。他也希望在大学期间入党,并希望留校。为此参加了大批判组。他也是奋发向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不论在什么样的年代里,知识只能帮助人,不会成为人的累赘,只是在政治上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因此,吴志强对自己约法三章:一、多买书,多看书,多钻研问题;二、超脱于现实矛盾,珍惜每一分钟时间;三、在沉默中取胜,沉默为金,能说为银。(p. 297)”他与男女主人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只是在现有环境下设法改善自己的处境,而王南生等把自己的处境与更高层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其实各有其道理,王父亲后来出来工作,确实生活条件马上有很大改善。吴志强父母只是普通干部,不论哪派得势,对他影响其实并不大,他只是具体做事情的人。对人们不同的选择应该有平常心。有的人高风险高回报,有的人小本经营稳扎稳打。
小说反映了当年工农兵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是生活既单调又刻板,每天从早晨六点半开始就要被置于人为的不必要的约束之中,要精神抖擞地出早操,快速地洗漱吃饭,然后上课、学习,吃午饭,午休一小时或再多一点,但午休实际上几乎全被无尽的会议、谈话之类的社会活动占了,再是下午的学习,课外活动一小时,这一小时大都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吃晚饭和度过早就安排好的极少例外的被各种会议啦、集体活动啦、谈心啦等等填的满满的晚间,而这些活动能在九点半以前结束都是不多见的。(p. 62)”还有更辛苦的到农场劳动,下矿井劳动,到山西部队去学军,以及毕业前到公社中学的教学实习。
我读时感觉,高干子弟的境界真不是普通百姓所能理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觉得书中有句话很有道理,“凡是被崇敬的,必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凡是被钦佩的,必然具有超人的力量。(p. 324)”主人公似乎多少具备了超人的力量,而可望不可即了。书中另一句话也有道理,“多数人对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的软弱无力,造成了少数人成功的机会。(p. 324)”多数人可以软弱,但不要愚蠢,大可不必为了少数人的成功当炮灰。
该小说的可读性还可以,多数生活细节也可信。从小说看,当时的生活相对简单,这也在情理之中。社会越发展,选择越多,也就越复杂。小说也体现了发表时的所倡导的价值观,虽然未必完全是小说描写时代的现实情况。
作者的传记资料暂付阙如。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