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闵恩泽:催化剂之恩 泽被苍生

已有 2780 次阅读 2012-7-18 10:4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催化剂, 闵恩泽


本刊记者 易蓉蓉

如果没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胶纤维等这些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的化学品,恐怕要贵上许多。

如果没有他,化工行业的污染问题也许会更加严重,清洁燃料的推广使用还要推迟。

回国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与国家的强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他是闵恩泽,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结缘石油化工

闵恩泽生于四川成都,受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风熏陶,他自小喜爱读书。1942年,他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工化学工程系学习。

1948年,闵恩泽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研究生。这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肯塔基州阿希兰德炼油厂。当看到用流态化原理建设起来的催化裂化装置,使黑褐色的原油馏分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时,闵恩泽惊奇且激动不已。返程时,他思绪万千:中国不知哪一天才能建成这样的装置?

19517月闵恩泽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纳尔科公司担任副化学工程师,生活宽松而富裕。

然而闵恩泽却没有选择继续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195510月,闵恩泽夫妻历经辗转,绕道香港,回到了阔别8年的北京。闵恩泽参与筹建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在借来的几间旧平房里开始了催化剂研究。

强调集体智慧

半个世纪前,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身,以下简称石科院)办公室只有几间小平房,也只有从大连石油研究所搬来的几件旧设备,实验装置要靠自己制备,没有现成可循的技术资料,周围是一片麦田。

如今这里已翻天覆地:高楼林立,拥有1000多名科研人员,多项石油炼制技术国际领先,被称为中国石化的重点科技支撑机构

这就是闵恩泽半个多世纪科学人生的主战场。

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和绿色化学的开拓,是闵恩泽的三大贡献领域。闵恩泽在专业领域内造诣精深,成就非凡,并在每一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志性贡献。但他从不自傲,而是将成绩归于集体智慧

我只是个上台领奖的代表,这成绩是属于大家的,是几代石油石化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总是强调集体智慧的闵恩泽很看重团队精神。

闵恩泽个子不高,态度亲和,他指着自己说:我绝大部分时间是唐僧,即要有信心和决心,指导大家去完成任务。我有时候是孙悟空,要去攻关,但孙悟空本事再大,也有许多困难解决不了,需要找土地神来了解当地情况,还要向玉皇大帝、如来佛、观世音求救。我碰到不懂的东西,给同事、朋友打个电话请教。有时候还是沙和尚,要搞后勤,去筹备资金设备器材,遇到困难,还要向中国石化总部求救。一个人不可能会十八般武艺,不妨交18个各怀绝技的朋友。说完哈哈大笑,慈眉善目的闵恩泽笑起来露出两个酒窝,就像弥勒佛,很能感染人。

看完了电视剧《长征》,他跟我们说,做成一件事不光要有信念、有方法,还要有人。他的博士生姚志龙说。

闵恩泽前后带了50多位学生。他的学生、石科院院长龙军这样概括闵恩泽的教师角色:他的贡献,更在于他带出了一支勇于攻关、善于团结、勤谨踏实的科研队伍,为石化研究储备了一个人才库,是我国炼油催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闵恩泽不是那类工作时工作、休息时就休息的人,而是工作与休息不分。他头脑很单纯,满脑想的都是催化剂。催化剂对他而言不仅是工作,因为能带来快乐,也是一种休息。他成天在想如何原始创新,有了新想法,他也高兴。夜深人静时,石科院家属区那个最后亮着灯的房间就是闵恩泽的住所。

晚上睡觉睡不好,几乎每晚都起来看书思考问题写论文。经常是我们头天下午讨论一个问题,第二天老先生就跟我说,他早上三四点起来思考,然后就把他找到的答案说出来。姚志龙说。

著书传经验

从事石油化工研究半个世纪,闵恩泽从技术革新,到局部有所创新,到原始自主创新,走过了异常艰辛却成果丰硕的漫长历程。闵恩泽觉得,应该把自己从1984年以来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归纳总结出来,以帮助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少走弯路。

2008年,闵恩泽撰写了创新中国丛书之一《石油化工——从案例探寻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作序:此书在形式上很新颖,旁征博引,通俗易懂,不仅有生动的讲述,也有形象的比喻,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亲切、自然,宛若春风拂面,细雨润物。总之,不管你是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还是其他行业的工作者,相信这本书都会给你教益和启发。这本书发行后,不久就又再版了一次。

闵恩泽非常重视自主创新,认为中国自主创新要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为此,他多次到高校给学生们讲课,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虽然他的讲座、报告总是不变的创新主题,但针对不同的听众,他都采用不同的内容和讲法,尽量使其能感染、激励听众。

年迈不停步,志在未来

20082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和中国石化总工程师曹湘洪商讨开展合作项目,从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高度出发,确定在新能源领域开发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请闵恩泽负责筹备组织。

这是个全新的领域,年迈的闵恩泽又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的科研历程。

20085月,闵恩泽组织召开了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研讨会。会后,又考察了中科院各相关院所和中国石化生物柴油中试基地,编制了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研发方案。

闵恩泽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巨大挑战。现有的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产业链长、投资大、成本高、不经济;几万吨/年规模的生产尚未实现;发展微藻生物柴油同时需要二氧化碳、阳光、土地三个资源,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区有限。

在闵恩泽主持下,到201112月中期检查时,该项目进展良好。

20114月,在中国石化第三期青年骨干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研修班上,闵恩泽作了从原始创新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路的探索的讲话,重点介绍了中国炼油工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鼓励青年一代要努力创新,为承担这一光荣任务而奋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593302.html

上一篇:吴孟超:破译肝脏密码
下一篇:孙家栋: 演绎中国航天传奇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