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春华
《高考知分报志愿方式的悖论》一文发表以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高考知分填报志愿没有悖论。只要实行实时动态志愿,做到信息完全充分公开,就可以避免落榜风险,实现考生填报志愿的最优化目标。我认为,高考知分填报志愿,除了违背教育规律,把“唯分数论”推向极致外,其本身的悖论在于,考生本来希望通过知分填报志愿避免落榜风险,却因为这一填报方式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是基于个人理性的决策常常与集体理性相冲突。社会是个体之间具有互动行为和相互依赖的群体。由于没有任何人的选择是给定的,每个人的决策结果都会受到他人决策的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是考生之间的博弈,而且是一个多次重复博弈。
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当考生不清楚其他人的决策结果时,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高校的招生计划、往年分数线等因素进行判断。很容易出现填报志愿时的“扎堆”和“大小年”现象——考生的落榜风险反而由于知分而增大了。
实时动态
有学者因此认为,只要实现信息充分透明和考生无限次选择,把填报志愿时最为关键的信息——别人的报考情况——通过互联网实时地披露出来,就可以使考生填报志愿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完全可以避免落榜风险。内蒙古自治区采纳了这种主张,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实行了独特的实时动态志愿方式。
所谓实时动态志愿是指,考生在获知自身高考成绩、投档分数及各高校、专业具体招生计划的前提下,由省级招生考试部门规定一定分数段的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网上实时填报志愿,同时考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询到报考某一高校、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各自的投档分数,然后根据各高校、专业的实时报考态势确定自己的报考策略,并能根据报考态势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高考志愿决策。比如,当某个考生发现他想报考的某所高校某个专业报考人数较多时,他可以修改自己的志愿,填报另外一所报考人数较少的高校和专业。从形式上看,这种方式类似于证券交易市场的股票买卖,也类似于拍卖市场的竞价——高校的招生计划是标的物,考生的高考分数则是拍卖价格,价高者得。有人因此戏称其为高考填报志愿的“炒股模式”和“拍卖模式”。
实时动态志愿方式能够解决高考知分填报志愿的悖论吗?诚然,由于它实时披露了所有考生的志愿填报信息,从而有效缓解了考生面临的信息不完备问题,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考生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许它本身就是无解的。
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它假定所有考生提供的志愿填报信息都是真的,而且始终为真。另一个不现实的假定是,它只能修改一次志愿,而且只有在一次修改的情况下才能收到政策制定者预期的效果。但事实上,每一个考生都不傻,他们不会按照政策制定者预先设定的道路前进。为了使自己的志愿填报利益最大化,他们会进行欺骗,并且通过多次修改迷惑和误导他人,只有最后一次的决策才是真的——因为制度设计只能规定而无法确保考生提交的志愿填报信息都为真,也无法有效识别哪些考生提交的志愿填报信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如果志愿填报的机会只有一次而且不能修改,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每个人提交的志愿填报信息一定都为真。不仅如此,考生和家长比政策制定者更为聪明。他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占座。我先填报某一所高校,把座位占好,等到最后一刻,比如关网前的半小时或十分钟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囚徒困境
当然,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也是政策制定者预设的情况,但现实却出现了完全让人始料不及的结果。最后一刻的节点在哪里呢?是最后一个小时、半个小时,还是最后一分钟?在最后一刻,全自治区十几万考生都会抓狂。明明自己不想修改了,可是突然发现报考的人数增多了;如果不修改,自己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如果要修改,改成哪一所学校呢?想填报自己原先想好的备用学校,结果发现报考人数可能更多;临时再换一所,面对数千所高校,到底选择哪一个啊?在最后一刻,由于信息不对称,全自治区十几万考生面临着空前的不确定性: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内蒙古自治区把考生提交志愿填报信息的最后确认时点限定在关网前的半小时,此后不得再进行修改。尽管这是一个相当大胆并且产生了一定效果的制度创新,但由于解决不了关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只要仍然存在一个提交志愿填报信息的最后时刻——不管这个最后时刻在哪里,关网前半小时和关网前一分钟的性质是一样的,考生依然无法规避落榜风险。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个体理性导致了集体非理性。
估分填报
如果把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看作是一个市场的话,考生填报志愿和高校招生录取就构成了一对供求关系。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更多体现的不是市场性,而是计划性——这正是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高校招生计划仍然被称为“计划”的原因。
计划经济是不可能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成千上万的信息的,在奥斯卡·兰格时代不行,到了互联网时代仍然不行。那么,在高校招生计划刚性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考生和高校之间的有效对接呢?我认为,高考前或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加平行志愿是更为科学和理想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由于面临信息不完备和有限知识,在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可能是兴趣志向,也可能是心理素质——在考生之间进行分流,把他们分流到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中去,其效果要比考生知道高考分数之后填报志愿还要好。 ■
(作者系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6期 学界·教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