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创造意义而不是发现意义 精选

已有 7420 次阅读 2024-5-29 07:14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e9d723f14ee901210aa03fd75b62dc89_61D7Rx0w05L._SL1360_.jpg

 创造意义而不是发现意义

武夷山 编译

 

John Gardner(约翰. 加德纳,1912-2002)是美国的一名杰出心理学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加大伯克利分校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卫生、教育与福利部长(1965-1968年期间)。他去世后,Jossey-Bass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了他的一部文集,书名是Living, Leading, and the American Dream(生活、引领和美国梦)。该书主编 Francesca Gardner约翰. 加德纳的女儿。

下面摘译该书的一点点内容。

 

  在评价别人是否理性时必须心怀同情。或许,生活扔给他们的问题超出其解决能力。这种情况时常发生。或许,他们被成年生活中不断增强的隐秘的怨恨和委屈所压倒。那些怨恨委屈有时候生长得如此茂盛,就像纠缠的藤蔓把当事人缠得无法动弹。或许,某件事给他们的信心或自尊造成了重大伤害。你见过这样的人——他们感到自己被悄悄击败了,也许表现得有点刻薄和愤世嫉俗,或者只是无来由地萎靡不振。也有可能,他们过得非常舒服,冒险精神不再向他们呼唤。

……

我们给自己建造监狱,而且自己看守自己……不过很显然,我们的父母和广义的社会也对建造囚禁我们的监狱做出了贡献,是他们为我们指定了固定角色和自我形象,这些东西长期以来把我们变成囚徒。个体的自我更新意图不得不与过去之幽灵打交道——关于早期挫折的回忆,童年淘气与叛逆之遗存,积累起来的委屈和怨恨(委屈怨恨的原因都想不起来了)。有时候,人们带着近乎快乐的东西去抓紧那些幽灵——但它们对成长的阻滞作用是无可避免的。

……

你会逐渐认识到,多数人既没有支持你也没有反对你,他们只考虑自己。你逐渐了解到,不管你多么努力地取悦别人,世界上总有人不会喜欢你,认识到这一点,起初给你带来困扰,后来其实却让你宽心。

……

人生是无止境的展开,如果你愿意的话,人生也是无止境的自我发现过程,是我们自身的潜力和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之间的不可预测的、无止境的对话。人生目的就是在最能体现人之为人的诸般维度上成长与发展。

……

你发展到极致的自身潜力是你和人生挑战之间的互作用的产物——人生挑战是不断出现的,且不断变化的。紧急状况有时使人们完成英雄壮举,那是他们自己都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做到的。人生境遇将你的潜力拔了出来。因此至少要偶尔让自己去接触生疏的挑战。

……

加德纳在书中写道,曾有一位做父亲的告诉他,自己21岁的女儿死于车祸。伤心欲绝的父亲在女儿的手包里发现一页打印出来的文字,出自加德纳不久前在那女孩所在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那篇打印出来的文字是:

意义不是你撞见的东西,如同谜语的答案或寻宝的奖品。意义是你建构到人生里的东西。你建构意义所用的配料,是你的过往,是你的情感与忠诚,是传递到你身上的人类体验,是你自己的才华和认识,是你信仰的东西,是你热爱的人和物,是你愿意为之付出牺牲的价值观念。配料都在此了。只有你能把它们组合成一个独特的模式,那将是你的人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36019.html

上一篇:论文评审意见一则(2013)
下一篇:《情报学报》2014年的一则撤稿声明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36 郑永军 王涛 周忠浩 何青 周健 刘进平 宁利中 刘全慧 许培扬 籍利平 刘凤朝 崔锦华 尤明庆 柳林涛 李程 王从彦 张林 吕建华 晏成和 杨正瓴 史晓雷 曹俊兴 陈怡 王安良 张晓良 钟炳 黄永义 谌群芳 段含明 曾纪晴 王启云 张忆文 杨学祥 白龙亮 王光辉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