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2000年间,《科学时报》开展了一次“留给下个世纪的图书”征文。于是我投了以下短文。
独一无二的《管锥编》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0年4月17日)
武夷山
作为身处 21 世纪即将来临时代的中国人,要推荐“留给下世纪的图书”,如果不来一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的很难。
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如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当然仍会留给下世纪。随着中国的复兴,这些经典将在世界上发生更大的影响。在外国书籍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必然要传世,大英百科全书的光盘版要载入史册的。不过,要推荐当代中国人的传世之作,难免令人搔首踟蹰了。
若论发行量和影响力,首推《毛泽东选集》四卷。但要论起最最中国的东西,恐怕非钱鍾书的《管锥编》莫属。
钱鍾书先生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一个异才。世界上也许会再出现一个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擘,但几乎不再可能有第二个像钱先生这样真正学贯中西的大脑了。
因此,无数岁月之后,《管锥编》就会像是一个灭绝物种的珍稀化石,而且全世界只找到这么一块。钱先生是怎么记忆的?怎么进行信息加工的?怎么进行信息检索的?都是永恒的谜。世界上会有不少智商同钱先生不相上下的天才,但只有钱先生的家学渊源、留洋经历和他遭逢的历史际遇才会造就出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空前绝后、最最中国的学者。钱先生没有轰轰烈烈地改变历史,但他留下了《管锥编》,中国人的《管锥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8 1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