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学习英语的操作方法,兼评薛涌和张五常的相关书籍

已有 11015 次阅读 2011-1-12 22:10 |个人分类:大学数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英语, 家教, 幼教, 薛涌, 英孚

学习英语的操作方法,兼评薛涌和张五常的相关书籍

王永晖

参考书目:

薛涌,天才是训练出来的,江苏文艺出版社。

张五常,吾意独怜才, 中信出版社。

       
正文:

       自己的英语,其实未达上乘,甚至中乘也不是,之所以写这个题目,一是,自己的英语成绩,跟相同成绩的同龄人相比,花的时间较少,其中原因自然是方法所致,而不是我比他们聪明多少。

        语言能力,是要花时间练的,自己因为其他学业,没花那么多时间,自然未达最优,但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方法大致是对的,本文的题目也点指于操作方法,道理只有通过方法才能显示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一代又比一代强,如果把这些方法告诉学生,乃至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我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前行,反过来,对我们也会是一个推动力。

       大学教师,在获得终身职位(教授)之后,除了求知求新/超越自我的习惯动力之外,前进的动力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生,学生日新月异的进步,作为老师总不好意思原地踏步吧。反言之,你是不是一个好的大学生、研究生,就看你能给自己的老师以多大的学术压力,以此观之,这是一个学校吸引教师的最大力源之一。

       言归正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被我们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也被群众在教育上的真实反应所证明,这里就不用说了。

      学习英语这么多年来,传统的讲法“听说读写”,看来仍是颠扑不破的英语学习之路,是最自然的学习顺序,所以,本文亦按照这种顺序来组织。

      先从孩子说起,中国孩子到国外上学,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语言静默期”,过了这一段“静默期”后,英语就刷刷地往外冒,这段时期,实际上就是“听”的阶段,在“听”的阶段就应该好好地听,不要催熟孩子,让他过早地进入下一阶段,说、读甚至是写。

      可惜,中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正是如此。

       有很多家长,买了英语光盘,让孩子在学前阶段就看,其实就是自己制造出一个“英语静默期”,让孩子在上学前准备,孩子上学之后,实际上相当于已经经过了听的阶段了。

       比如我自己,就买了洪恩的儿童英语歌唱光盘,让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就开始看,歌曲的形式,很容易吸引孩子,结果是我们想不到的,孩子全靠自学,四岁多的时候,就会唱其中将近20首歌曲,当然现在好多歌曲不听,可能又忘了,但那种全汁全味的英语口音却留下了,让我们庆幸当初的做法。

      其实,洪恩的那套儿童英语歌唱光盘,制作还是相当简陋的,主要表现在,唱歌的教师,(只)是一位外国女老师,并且她唱歌的时候,未采用华德福以及国外很多幼儿园那种身体动作和歌词内容相联系的做法,其实如果跟身体动作相联系,跟场景相联系,孩子猜也都能把歌词的意思猜出来了。

      我们在孩子听洪恩光盘的时候,采取了两个非常严格的规则,就是:
 
      A1. 不许大人“教”孩子英语,
      A2.  不许孩子“学成”之后,在家庭朋友聚会时表演。

当时的考虑是,我们口音都不准,而且容易夹杂中文,这样很容易就让孩子在英语原音、我们的夹生英语口音和中文,这三者之间跳来跳去,小孩子哪能应付那么多(大人也不行),只能无所适从。强调第二条不仅有上述原因,“教育表演化”会异化孩子的学习兴趣,“伤仲永”那些类型的文章,说的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同样使用了洪恩英语歌谣的家长们,如果孩子在英语学习上没见到多大进步,可以检查一下,是否遵守了我这两条规则。

       这些规则,另外还充分保证了孩子享受“语言静默期”,大人不教孩子,相当于不逼着孩子把英语“说”出来,让他充分地“听”,“听”够了,他自己想“说”的时候,才说,才自然地进入“说”的阶段。

      西方国家外语教学中有一类说法和做法,不要过早地教孩子“外语”,到9岁的时候,甚至11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也能学的很好。我一位长期合作者,德国朋友就是如此,他是个语言天才,9个月就将汉语学到可以流畅骂人的程度,十几年过去了,至今仍然热爱汉语,经常早上起来之后练习朗诵,精益求精。

       但是,我考虑中国孩子,还是要让他尽早接触英语的。首先,西方国家都是拼音文字,差别没有中国语文那么大;其次,这种差别如果集中在“口音(accent)”上来看,会更大,而“口音(accent)”的养成,看来最好还是在幼儿时期,这已经被无数家长的实验所证实。我那位德国朋友,虽然在语言学习上是天才,11岁才开始学外语,他在美国呆过10年,英语交流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别人听来,还是有明显的“老外”腔调,更加证明,西方的这种教育认识(9岁或11岁才开始学英语),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应用于中国,中文和英语之间的口音差别,会将这种教育认识的缺陷放大,听说不过关,是会影响读写的。

       张五常的著作中,讲述了其女儿是个语言天才(口音方面),会轻松学会各种地方的方言语调,大概就跟张五常丰富的游学经历有关,女儿在小孩子的时候,因此听过各种语调。

      薛涌的著作中,亦有相关讲述,言道,他们那个时代的外语院校,喜欢招江浙一带的考生,原因是,这些学生,在学校用普通话,在家用方言(认为江浙的腔调接近英语)。在这种多元化语音环境长大的孩子,往往将来学英语会容易一些。

       其实,不仅是江浙,很多地方省份的老师都认识到,一个孩子如果普通话说不好,英语也说不好。薛涌就很遗憾,觉得自己英语学不快跟生长在北京,只有单一的普通话环境有关。我到北京教书之后也发现,北京的孩子,对口音的适应性太差,海淀区各大院校中有不少南方省份来的老师,他们说的南方普通话,北京当地学生们都感觉有时候难以听懂,而对于我来讲,从小在普通话(各地改良型的,因为我们那个厂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陕西话、江西话的环境中长大,觉得那些老师的南方普通话,简直太容易听懂了。
 
       所以,鉴于这种认识,我们中国人,还是要尽早地让孩子接触外语环境的,歌曲、动画片,乃至英语科普片都是非常好的材料。注意严格坚守我倡议的那种规则,不要害怕因此得罪家里的长辈(跟他们解释好其中的道理即可)。不要因为某些大人的“爱显摆”(显摆自己,显摆自己的孩子),而误了孩子的前程。

      我唯一一次破了这个规矩,让孩子进行英语表演,是请自己名下的一位研究生开洋荤吃西餐之后,当时带着孩子一起,吃饱喝足之后,孩子在院内露天的一块巨大石头上自行表演英语儿歌,一首接一首,十几首之后,冬天风太大,我们硬把孩子拉下来。这个研究生感觉很震撼,我当时是希望,能以此督促这个研究生采纳我所建议的这些个英语学习方法。毕竟是自己名下的研究生,得负点指导之责。


       孩子是这样,但是像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大人,就没有这种好福气了。我们是很难恢复到那种幼小原初的状态了,除非一条,修禅习定,或者国外人士所说的催眠术,让自己人为地返还原初的状态(或曰不同程度的催眠态),然后重新踏在上述孩子学习之路。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修禅习定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弄巧成拙亦是很大的可能,当年气功大潮的时候,投入其中的大学生们,最终“下场”比较好的,应该不多。

       撇去略显神秘的禅定或催眠术,剩下来的就是多听多接触了。我当年学英语时,有个教训,时常跟自己的学生讲起。我当时靠着方法正确,经常是将英语学到70多分的程度,就不再往下用功了,也许,这对于其他课程和内容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英语听力的练习却是远远不够将来的应用。

       我现在的认识是,英语听力,不仅仅是要练到“满分”的程度,甚至要练到“本能”的程度,什么意思呢,拿汉语来比较吧,当我们一群人在房子里的时候,其他人在说话,我在做事,比如在计算机上打字,即使根本不使用集中注意力,我还是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的。但是,英语听力则不然,按我现在的水平,如果我不集中注意力,可能就听不懂屋子里的英语内容了。

       不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随意也能听懂,就是我说的“本能”,英语听力,大概要接近这个程度,才仿佛够用,才给后继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想想看,有些基本的语句,如 Thank you,Bye Bye 之类,我们其实都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只是更高一个级别的,大多数人尚未达到。

       薛涌的书籍,在中卷第三章,其实谈到了我所说的“本能”这个概念,他用的是“自动处理”、“自动化”这个名词,可能源于他引述的现代心理学术语,只不过,在接着的下卷,他给出的英语学习方法中,他没有将这个名词,理论联系于实际,应用于具体的操作,他没有明确,在英语学习上,“自动处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说”的道理亦是如此,中小学提倡晨诵,但是因为课程进度的原因,一两天最多五天念一篇课文,然后接着念下一篇。

      其实,把一篇念好就成了,把一篇念得跟英语母语口音相仿,再念下一篇,一个学期,顶多练好两三篇就行,而这两三篇主要还是为了害怕学生枯燥所设。

      “听说”阶段,强调语言环境,什么是语言环境呢,真正能出国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我们明白了语言环境的背后道理,用于教学,即使身在国内,也许仍然能有不差的进步。

       我现在有个猜想,所谓语言环境的一个很大因素是:同一句话,由不同的母语人士来说出,虽然都是母语,但是在细微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这种细微差异,反而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将这句话的语言感觉(语感)稳定下来。

       还是返观国内教学,不管是《新概念》还是教育部正式课本,其配套的录音,往往就一两个人来念,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无法形成母语口音上的细微差异,从而不容易让学生将这种语感稳定化下来。

       我自小就听上述正版录音带学英语的,我总是怀疑那些录音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念的,只是出国之后,在旅游的时候听到旅游景点的配套录音机服务之后,方确认,那确实是外国人念的,很标准,不过过于标准,反而无法让学生的大脑形成稳定的感觉。

      这仅是猜想,但我觉得有理,所以提出来。以此观之,新概念和正式课本之类,其配套录音,应该多元化,应该由很多位母语人士(甚至发音比较好的非母语人士)来念,语气不同,语速不同,多元化语音方能支持稳定的语感,这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说起网站,目前国内至今没有一个顶级的英语学习网站,不具有联系国外师资和国内生源的功能。我最近方悟到,其原因可能不在于技术,不在于从业者的意识,而在于政治。在当前政治环境下,若一个网站引入国外英语资源,甚至直接在国外师资和国内生源上架接桥梁,在政治上是很避讳的,很容易受到封杀,除非这个网站,是由某个高干子弟做的,有巨大的后台支撑。

      有太多的英语学习资源,因为这种政治原因而被封杀。如 Youtube,现在上面有很多英语演讲,高清的长达1小时的亦是多见,这还只是 C to P (contents to Person 内容到人),就已经被完全封杀了。如果再做到 P to P (Person to Person 人到人),那就更了不得,很容易被封掉了。

      其实,很多演讲都是科普的,无关于政治,但是要封就是封整个网站,所以大家都不能看。造成的现实是,中国官方和群众的英语学习热情都很高,评职称要考英语,考学要考英语,求职要考英语,群众不用鼓动,不用教育,不用像美国那样发总统倡议信,群众就自觉地、自己花钱学英语。这样好的人民,到哪里去找。

       但是,英语环境却一直以来呈封杀状态,想象有一天解禁,现在中国人没解禁,都把英语学到这个程度,解禁之后,不知道要学的有多好。

       语言环境的道理,我猜想大概如此,让孩子听到多元化的英语母语口音,是其中的关键。以此观之,在“听”的阶段,“语言静默期”的阶段,是没有必要给孩子请英语家教或上英语培训班的,只要给他们提供英语歌曲光盘,动画片甚至科普片,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而且,会便宜很多。我们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花大价钱送他去英孚上课,四岁的时候曾经去美国Stanford大学的幼儿园呆过2月,发现英孚的钱基本上是白花了,什么效果都没有,倒还不如跟着洪恩光盘学的那几首英语儿歌实在。

       我现在觉得,先让孩子看英语光盘,歌曲、动画甚至科普,等孩子渡过“听”的静默期之后,到了“说”的阶段,成天想说英语的时候,再去上合适的少儿英语培训会比较合适。主要是合格的老师,他们应该能够:

       B1. 跟孩子用地道的英语交流;
       B2. 能够纠正学生的发音。

传统的英语老师,有多少能达到这个标准呢?所以,中国家长们喜欢追逐外教,情由可解,但是,懂得幼儿教育规律(能把孩子煽呼起来)和语言规律(B2)的外教也并不好找。

       如果实在不好办,就还是多看光盘吧,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少花钱多办事也是可能的。

       那么,“说”的“自动处理”境界是什么,薛涌的书中同样未提及。其实,他书中已经引述了“深练”(或可曰“精炼”)的方法,他只是没有指向“说”这一环节的“深练”、“精炼”是什么。按本文的理解,应该是:

        C1. 将一篇文章反复练习,不仅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而且口音要达到(接近)母语原版的程度,此阶段可请外教帮助纠正,逐句修改(其实亦是薛涌书中所引述的“深练”道理)。最终达致,在中国人面前说英语,也能保持住英语的地道口音。

        C2. 内心中的语言,也化作英语,也有口音要体会和注意。比如有些人提到,自己做梦的时候也用英语。需要注意练习自己在汉语和英语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不要夹生。

       C1的反复练习法,为李阳Crazy英语学习方法所提倡,受益的中国年轻人应该已经很多了。我曾经组织了一次英语对讲制Seminar,先是请我在美国访学时的房东老太太讲一个小时(她在中国当过十几年大学外教),然后是4个本科生每人讲15分钟小段。最后,请她们吃饭的时候,才发现,中国学生中英语口语最好的,其实是我早前的一位学生(当时研究生了,也参加了饭局),这位学生就是初中的时候,按李阳的方法猛练过一阵。他当时的表现让我很讶异,因为我知道他平时专注于数学,没怎么学英语的。

       李阳英语很热,新东方,包括学而思都在美国上市了,这都说明,校外教育培训的需求和必然,起码在英语教学上,公立学校是很难满足本文中建议的各点的,那只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来做。它们的问题也有,商业化气味过浓,必然会影响学术水准,我们可以轻易地想到,未来的Nobel奖文学得主,不会是这些机构培训出来的,真正的奥赛金牌得主,也不会是这些商业化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这是后话,我已经写了一篇幻灯片格式的文档,将在以后发布。
       
       回到本文,现在有不少中国学者在国外呆过很多年,在外国人面前能说较为地道的英语口音,但是一面对自己人--中国人,说起英语来,反而不顺溜、不地道了,这也是英语口语未达到“本能”,或曰“自动化”的程度。

        不少中国的海外家庭,采取了这样一个正确做法,在家只说中文,父母不将自己的Chinglish传给孩子。如果父母想深造英语口语,还是应该找专业人士指教,不要去跟自己的孩子练,免得误了他们的前程(至于中文,家长们当然可以跟孩子多交流了)。

       “听说”之后,就到了“读写”阶段,读写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背单词”,反过来讲,如果没到“读写”阶段,就不应该强调孩子“背单词”,而是将其融在孩子的自然“听说”之中。

      刚刚进入“读”的阶段,其实也不应该过于强调背单词,只要孩子愿意读书,就往下读下去,不要中途停下来查“生词”,以后再查也完全来得及。

       “读写”阶段,张五常和薛涌的建议,都是针对成年人的,估计对于孩子亦可成立,这方面在操作程序上应无太大不同,最多是在内容的取舍上。

       张五常和薛涌的建议的共同点是,都倡议通过阅读来背单词,张五常阐释背后的道理更为深刻。言之,英文和中文有很大不同,要点是,在英语方面,“懂得一个字的解法与懂得怎样用一个字,是两回事”,所以,背单词,要靠阅读,通过上下文,“学英文本身的意会”。

       进一步,背单词要靠背句子,这也是为张五常所倡议的,因为薛涌缺少张五常那种深刻认识,所以他的方法中缺少这一条。

       张五常因为有倡议背句子的因素,所以他建议的阅读材料取自经典著作,要花苦功夫去读,去摘那些名句来背。薛涌建议的阅读材料,则为Times这些通俗杂志,未提及摘句,也抹去了多次重复筛选的过程,看来是他真地没有意识到这一层,而不是忘写了。

       按张五常的方法,这样背单词下来,就能“学一个字怎样用,懂得用一定懂得解,但懂得解通常不懂得用”,如他自言,这确实是中国人学英文的关键了,尤其是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

       阅读尤其是写作能力,是白领阶层的基本功,这方面怎样用功,都不为过,张五常在赞赏自己女儿时,就兼提到,大致意思是,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

       背句子,也是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人的认识是先整体后局部,在语言学习上确实可以如此,应该如此。

        与之相反的一个方法,我发现不少中国学生竟然在用,他们背单词的时候, 是从字母分解来背的,比如restaurant,就这么背,念r-e-s-t-a-u-r-a-n-t----restaurant,念完每个字母之后,再合起来念这个单词。以为“从局部到整体”,就可以把单词记得很牢。

      我也是当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有一批人在这么做,难怪我当时那么多同学,在英语上花那么多时间,成绩还是不如我呢,估计就是被这种方法害的。

      把单词分成字母来背,明显自信心不足吗。实际上,背句子,不见得比单独背单词,甚至分解字母来背更难,就是因为其既符合了格式塔心理学,又符合了张五常对于英语学习难度的认识。

     总结张五常的英语背单词方法,结合我自己在心理认识方面的探索,提出一个修改版:

     D1. 在(经典的或自己喜爱)阅读材料中摘句子,句子中含有要背的生词,最好把句子一块儿背下来,在初记之时,别管太多的拼写正确率,在“量多”和“质准”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D2. 利用九宫格组织成单词卡片库,在一张纸上画出九宫格,每一个宫的四个角上分别写四个生词,一张九宫卡片,就能包含36个生词,每个生词对应一个句子,形成一张纸条,一个宫对应4张纸条,叠在一起形成一组,共有9组,可以分别夹在卡片的三个边上(上边夹第一行的三个宫组,下边夹第三行的三个宫组,右边夹第二行的三个宫组,左边一般都是装订孔不能用,当然,如果有计算机的话,会更方便,形成文件做个超级链接就成)。

     D3. 总共集成25张(或30张)九宫卡片,这样就是英语900句(或1080句)了,重复一轮之后(如张五常和薛涌建议的那种集中训练,则可以每天做56张,正好一周5天工作日),再要背的生句生词,就从旧有的卡片宫位里替换,觉得哪个特别熟不用背了,或者,觉得句子不是那么优异,就替换掉。我在“大学数学与中学不同之处”那篇文章中(我的新浪博客里,此博尚未转),将之称为“忆筛”,做学问,不就是筛来筛去吗。

       薛涌的建议方法,缺少了这个句子的“忆筛”过程,他是靠文本重复出现的频率,靠自然筛选而操作生词的。

       背单词只是一个手段,在“读”阶段的深练目标,也即“本能”,应该是:

       E1.  自己体力疲劳之时,也爱阅读的材料,往往是母语和轻松读物,如果英语能练到这个程度,可就不同凡响了。

       E2. 能对阅读材料,忽有所悟,这是需要长期的智识积累的,能直觉地看出文章中的言外之义,是母语本能的显现。

        薛涌在书中讨论天才的成长时,指出其中会存在努力局限和动机局限,但如何突破这种局限,却所言甚泛。其实道理就在他的材料之中,只不过他未能串起来,只能落于常人所理解的名词程度,泛泛地强调“兴趣”的重要性。

        其实,超越努力和动机局限,在动词性操作方法上,亦是两条:

        F1.  不仅要练习知识,而且要将其精华练为“本能”,有了“本能”,即使疲劳之时,亦将聊天、阅读当作消遣。

        F2.  意志,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志向上。张五常有相同的认识,言道,集中注意力才有兴趣,几个字,比几万篇心理学文章都强。

       薛涌的书,在智商理论方面着墨甚多,但是说了大半天,只是将已有的心理学结果做了一个科普介绍,如我前面所言,第一不能理论具体地联系于他自己后面的实际建议,比如,未说出,在英语方面的“自动处理”的内涵,“深练”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内涵,其实,作为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的人,完全应该有所感悟,给那些理论提供更为具体的实际内涵。

      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商业原因,为了出书,写的太快,很难把所有的概念和因素,融会贯通,串在一起。另一方面,薛涌作为北大中文本科、耶鲁历史学博士,很是批判过国内大学的文科教育方法,并认为在国外才真正学到了做学问的方法。

      我是认同他这个观点的,所以将第二个原因,归于薛涌的文科知识结构,从而很难在这个深入的教育领域,有所创见,相比于他的第一本书“一岁就上常青藤”(强调交流和常青藤的Seminar教育方法在幼小教育中的作用),这本书更像是汇编出来的应景之作。

      比如,汇编了这么多的智商研究之说,薛涌也言道,根据业界共识,那些智商测验题是不准外泄的,否则被测试者拿到,很容易针对性练习,提高智商测验分数。

       这一方面说明,智商是可变的,这个认识较浅,不说也罢。更深入的是,我们会想到,那些智商测验题,是否有更加真实的价值,为什么不能外泄,如果有益于人类智商的进步。

      这只能说明,那些智商测验题,只是“杂技奇巧”,即使外泄,孩子们练习之后,最多也只能在纸面成绩上提高,而无助于他们的真实智力、真实表现。

       这样的智商测验研究方向,可谓是误入歧途,只能用于“测试”,而不具有深入使用的价值。但进一步想想,一个不具有深入使用价值的项目,作为“测试”工具,又能有多大价值、多大真实性呢?

       所以,薛涌的文章避过这个问题,只能使他的这本书成为一个大杂烩。

       我们在本文中使用的 D 方法,九宫格方法形成英语九百句,其实即源于自己长期以来对智力的观察,九宫格36宫位的记忆,本身就是一种基本智力,但我们不是把它变成奇技淫巧,而是变成可以重复性使用的工具(这里面的道道可能很多,甚至可能跟易经64卦36对卦序有关,就不详述了,只是提一点,中国人特别喜欢提36势,72变,108将,在心理学上应该是有道理的)。

      最后,再说到“写”,“写作”是最后也是最难的程序,就更应该注重兴趣的因素,让孩子去写自己感兴趣的真实材料。

     传统的命题作文和周记,其实都与此有碍。

      比如今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就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放下其他事情。因为我知道,等这个灵机过了之后,我再写,在思想和语言的组织上,都会大打折扣。

      教师和家长们,要注重和爱护孩子们的这种“心血来潮”、“灵机闪现”,不能以常规性心态和事物,来打掉了孩子的这种兴趣。

      比如,有一次我跟孩子坐地铁,孩子对地铁站柱子上张贴的一张规则非常感兴趣,让我来念,在大人看来,地铁注意事项是多么乏味的东西,但我还是秉承“大人要听孩子的话”的原则(见那篇“同理心的因和果”),念了。

      念的过程中,有个大点的孩子,也很好奇过来听,但是,她妈妈很着急,等地铁来的时候,多次尝试终于把她拉走,上了地铁。我想来,这位妈妈应该并无急事、大事,这么好的孩子爱学习的机会,她就给打掉了,真是,孩子想学的时候,不让孩子学,孩子不想学的时候,估计就得逼着孩子学了。

       想想一些中国父母,很多时候都是这个道理,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结识异性朋友,发展对异性的认知的时候,这些父母忧心忡忡,横加干涉孩子们本来可能很是纯洁的友谊,到了孩子快三十了,还没找到对象,又再次忧心忡忡,真是,人家练习恋爱时,不让练,人家不想爱的时候,又逼着爱,整个一个矛盾啊。

       在学习方面,很多家长们的表现,如那位地铁站偶遇的家长,何尝又不是如此。这些家长们,遭遇教育失败之后,怪社会,怪学校,甚至,怪孩子,其实,最该怪的是他们自己。




附注1:网上偶然看到一篇“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找不到原帖地址,先放一个在这里,知道原帖地址和作者的请告诉我。

作者分析的很有道理,有些提法跟我这里所讲的类似。我以后可以再找时间整理一下。

还有:一位网友建议的参考资料:韩国的郑赞容写的《千万别学英语》

附注2: 豆瓣讨论贴  幼龄儿童家庭如何组班学习英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403844.html

上一篇:我的外公
下一篇:推荐译文:为西方母亲的内疚、矛盾和偏见辩护
收藏 IP: 89.134.194.*| 热度|

6 王春艳 韦永梅 张海权 柳东阳 刘广明 forevergo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