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要努力透视永恒的人类精神

已有 4051 次阅读 2010-8-28 11:05 |个人分类:校园内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某一日偶然看学生毕业论文的外文资料,是美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到人类心理发展时候,提到从新石器以来,人的心理构造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个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的观点却引起了我的联想,立刻意识到了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现实,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如果放置在自然的进化中,最多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人类历史演变中,属于科学技术的因素应该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属于精神和思想的因素,却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恒定状态。今天人们在精神领域中的思考,并没有超越孔子、老庄和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更多的我们只是在重复着先哲们早已思考过的那些问题,无论从思考的深度或者广度上,并没有高明多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本质特性早已被设定,“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对精神现象的每一次思考几乎都是从同一个起点上开始的。
好多年前听到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还成了流行歌曲。说的是有一个小和尚自小生长在深山中,从没有离开过寺庙,也不曾经历世俗人生,更不知女人为何物。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临行前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山下有一种叫做女人的老虎,千万碰不得。到得山下,熙熙攘攘的世俗社会,女人们花枝招展千娇百媚,小和尚看见直发呆,问老和尚这是什么。老和尚回答是老虎。小和尚竟然说,想要老虎。故事很简单,却说明了人性使然。联系到学生的论文,我便说营销广告在本质上其实就是对人性的一种把握,从人的欲望出发设计出人的需求信息。人虽然在千姿百态的社会里,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乔装打扮自己,但是人性却是千年不变的。  
也许这可以算是永恒的真理。至少在广告这个行当里,或者说至少在针对受众也就是具体的人的营销传播领域,研究也好具体实战也好,归根结底一句话,都是为了能够有效的达成效果,就是要求影响目标受众并发生促动作用,这就不能不涉及到人的心理,所以与此相关的复杂和简单都是基于对人的心理把握而言的。我们讲永恒的人类精神,其实就是说要从传播的本质着眼,略去那些障人眼目的浮华和繁芜,直指心脏,前面文章中曾引述了张五常的一些观点,也是想说明这个道理。当然,一切就象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小说扉页上所说的那样:“人心是一个海洋”,要想真正把握人的方寸之心,也是一个漫漫无涯的追求,所以我们才说最简单的往往最艰难。
故做深沉实际上是一种矫情和造作,不论是营销广告还是别的什么传播形态。说穿了它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用对手段和过程的炫耀遮挡了本质和目的。最为可笑的是,一些玄虚的表达,看上去不知所云,但是经过评论家的挖掘和解说,好象显得格外深刻,以至于芸芸众生被吓了一跳,原来如此深刻我等竟然不知。其实,在信息时代,大众的接受习惯已经被极度的简单化了,信息传播贵乎简洁明了,如果一个商业信息需要消费者增加思考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它增加了消费者的接受成本,在选择性信息接受中它就很可能被排除。那些一再被人们推崇的大师们之所以是大师,原因就在于他们比那些还没有露出狐狸尾巴的先锋们更能够把握永恒的人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356995.html

上一篇:兰陵美酒郁金香,不知何处是他乡
下一篇:央企和民企:垄断不能看作是光彩
收藏 IP: .*| 热度|

16 武夷山 孙学军 俞立平 钟炳 吉宗祥 苏红 吕乃基 陈湘明 李学宽 陈辉 李泳 刘晓瑭 柏舟 邱精文 刘庆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