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华夏大地上出现很晚。如果从最早的教会学校算起,是创建于1879年的上海圣约瀚书院,1892年开设大学课程,1905年升格为圣约瀚大学。如果只算官方办学,那就是盛宣怀分别在1895年和1896年创办的北洋公学和南阳公学,然后才是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这些都是在民国之前了。到民国鼎革的49年,总共只有50多年历史。大学生人数也很少,在49年前,算上专门学校的学生,大学毕业生也就十多万人。
大学的历史短、规模小,早期甚至没有专门的学界。当然,那时候已经有文坛,许多文人作家可以到大学中任教。专任教师有些直接延聘洋人。因此也就很少所谓学界小说,民国之前的干脆没有见到。因此早期华夏大学有个的小说实际上只能从民国时代开始。
早期与大学有关的小说有两部,老舍的《赵子曰》(1927)和陈白尘的《漩涡》(1928),都是篇幅不大的长篇小说,而且大学生生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赵子曰》写大学生赵子曰在读大学期间的成长,现在看仍然比较有意思。《漩涡》后面部分涉及几个大学生的感情纠缠,与其说反映校园生活,不如说暴露社会问题,现在真有些勉强卒读。
严格意义上的学界小说,只有钱锺书的《围城》,或者更确切地说,《围城》中的一部分。该书1946年2月至翌年1月在《文艺复兴》上连载,1947年5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单行本。应该说,作者有写中国大学小说的自觉。早在1933年,钱锺书就发现中国学界小说的空白,A novel of Chinese college life at first-hand knowledge still remain to be written. 事实上,《围城》对学界的洞见和对人性的体认,就是与成熟的欧美学界小说相比,也毫不逊色。钱锺书的渊博学问和冷静旁观,使得汉语学界小说有个出乎预料的高起点。可惜,并没有后续力作,几成绝响。我曾经再三阅读《围城》,当然没有到韦编三绝的程度。也读过英译本。该小说还拍成电视连续剧,男主角是陈道明,但我没有看过。
学界小说的近亲,校园小说,也有汉语开山之作,那就是鹿桥的《未央歌》(1959)。出版较晚,其实在1945年就完成了。作者鹿桥听过钱锺书的课,是学生辈。《未央歌》单纯唯美,抒发少年情怀,渲染玫瑰色彩,都堪称校园小说典范。不仅在民国时期为绝响,现在也少后续。该书出版后,在台湾非常流行,但引入大陆比较晚。当然,我个人读时不是很喜欢,勉强终卷。
共和国时代的一些小说也涉及民国期间的大学。早些如杨沫《青春之歌》(1958)(她后来扩展成“青春三部曲”,又写了《芳菲之歌》(1992)和《英华之歌》(1995),第三部与大学没有关系)。晚些如张扬《第二次握手》(1979)和宗璞小说系列“野葫芦引”的前三部,《南渡记》(1988)《东藏记》(2000)和《西征记》(2009)。其中《东藏记》与大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最像学界小说。或许还有其他,我现在不知道。
《青春之歌》当年在大陆极度流行,可能超过《未央歌》在台湾的流行程度,还拍成电影,女主角是谢芳。“青春三部曲”的后两部都少有人问津。杨沫的小说我年轻时看就不喜欢。就像我在说王蒙《青春万岁》时所谓,“我大概更倾向于‘狷者’,对小说中所讴歌的‘狂者’自然有些无动于衷。”事实上,年轻时不仅无动于衷,还有些不以为然。所以,《青春之歌》后面就不说了吧。
顺便一提,杨沫前夫张中行(《青春之歌》中“余永泽”的原型)的自传《流年碎影》很好看,但不是小说。民国大学的情况可以在许多书信日记或自传中反映,例如鲁迅的书信和日记、《胡适的日记》、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何兆武《上学记》、许渊冲《流水年华》等。随便说些尚有些印象的。
《第二次握手》当时看还好看,现在多少还有些印象。该书曾作为禁书很流行,但无疑也算不上好小说。其中渤海大学的校园生活,不仅占小说比例不大,而且感觉作者臆断的成分很大。作者并没有在民国期间读过大学。所以后面也不谈了。
过去已经谈过《围城》《未央歌》和《南渡记》。民国校园的的小说还准备谈《赵子曰》《漩涡》和《东藏记》。《西征记》中学生走出了校园,我也没有看过,暂时就不打算说了。
作为比较,国外在50年代之前与大学有关的小说也很少,我自己基本没有读过,当然也知道些。个别读过,但当时没有注意到其中讲了大学中的事情。研究学界小说的专著《学院大厦》就称学界小说正式出现在50年代,应该是以The Masters (1951)为标志。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