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日本科技发展初期的路径 精选

已有 5545 次阅读 2009-9-20 07:33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日本科技发展初期的路径

武夷山

 

日本科技政策研究会编著的《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史》(邱华盛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是本很好的书。下面摘引一些内容,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6页:

江户时期有“所有现金销售不得有谎价”的新商法的公布。

博主:商业环境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11页:

1862年幕府派遣15名留学生前往荷兰。(博主:中国最早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是1872年,只比日本晚十年,可是,直到今天,我们的留学效果似乎要差得多,值得深思。)长州藩1863年派5名留学生去英国,萨摩藩1865年向英国派19人,1867年又向美国派留学生。大部分留学生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新政府中,作为与技术有关的各种措施的策划人发挥了积极作用。

 

13页:

明治政府在各个领域都雇佣了外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铁路技术从英国引进,医学从德国引进,农学分别从英国、德国和美国引进。1872年(博主:请注意,比留学生“走出去”晚十年就开始“请进来”了。),总共雇佣了369名外国人。18741875年雇佣外国科技人员数达到最高峰。付给这些外国人的工资是日本政府高官工资的310倍(博主:如果中国这么做,会不会抗议声不断?),因此当时造成了较大的财政压力。据说,尽管这些外国人后来回去了,但引进项目在技术上没发生过困难。(博主:说明消化吸收做得好。)

 

1920页:

一战期间,日本建立了理化学研究所。截至1945年,该所人员发表日文论文2004篇,西文1164篇。国内申请专利800个,国外约200个。战后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汤川秀树和朝永振一郎,其研究工作都是在该所打下的基础。

博主:中科院可以统计一下,直到今天,中科院各所,尤其是基础研究导向的研究所中,有多少家的国外论文发表量占国内外发表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应用研究导向的研究所中,有多少家的国外专利占国内外专利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这样,我们的自我估计也许才比较准确一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56683.html

上一篇:从纽扣电池的发明推广看独立发明者与企业的关系
下一篇:从一位女强人说起
收藏 IP: .*| 热度|

32 傅蕴德 李侠 赵星 杨学祥 刘耀 郑融 艾云灿 陈儒军 刘进平 蒋永华 俞立平 王永晖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周春雷 陈国文 李宁 马丽丹 吉宗祥 吕喆 吕乃基 柳东阳 刘玉仙 苏金燕 贺天伟 陈湘明 李学宽 贾伟 马光文 刘晓瑭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