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之外的兴趣有没有用
武夷山
(发表于《大众科技报》2009年6月18日)
也许有人会问:发展科学之外的兴趣有什么用处呢?也许你会写诗,会画画,也懂音乐,那就自我欣赏好了。假如把用在那些方面的精力和才能都用到科学方面,不是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吗?现在探讨一个问题:是不是这些科学之外的兴趣都没有用处呢?不是的。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先说说蒸汽船。自瓦特对蒸汽机做了改进之后,它在英国首先被用于煤矿和铁路。后来,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又把它用作船的动力。富尔顿早年曾经到英国伦敦学过美术,师从英国画家本杰明·韦斯特。学习油画期间所获得的艺术训练,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录细节的能力。因为写生和素描都要求观察细节。他后来注意到蒸汽机,对它的先进技术特性和构造观察得非常细致,这对他日后发明用于作为船舶动力的蒸汽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基础研究可能暂时没有实用价值,但它可以为其他的研究打下基础,另外可能在未来获得应用。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呢?我们从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来看,并不一定都是这样,他们的研究不一定都关乎国计民生,他们可能完全是出于好奇心,或兴趣,甚至就是为了好玩才从事科学研究的。但这样的研究未必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下面就举两个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完全可以说是为了好玩的例子。
多年以前,有一个叫魏斯曼的心理学家想研究一下人们能不能判别说谎,就找到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著名评论员罗宾·戴来做他的研究合作伙伴。他向罗宾·戴提了一些问题并给录了下来。他先问罗宾·戴:你最喜欢的故事片是哪一部啊?罗宾·戴说他最喜欢《热情似火》,这是罗宾·戴的真实回答。第二次提同样一个问题再重拍一遍录像,罗宾·戴则回答说他最喜欢的故事片是《飘》。这回他是说谎了,其实他并不喜欢《飘》。
然后,BBC把这两段采访录像播了出来,让观众们猜哪一次讲的是真话。结果有大约3万人打电话给魏斯曼,跟他说他们的猜测,猜对猜错的大约各一半。换句话说,你掷个硬币来猜也跟这个结果差不多;你找一帮从来没有看过这个录像的人猜,大约也是一半对一半这种很随机的结果。
非常有意思的是,作为对照,魏斯曼在播出这段录像的当天,也把采访的录音在广播电台播出,并且将采访的录音文字稿在《每日电讯报》刊登。魏斯曼也要求听众和报纸的读者猜,并打电话告诉他答案。结果,听众猜对的人占73%,读者猜对的人占64%,都比电视观众猜对的比例要高。魏斯曼的结论是:说话者的体态语言,如他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对于判断一个人是否说真话好像帮助不大,语言的内容才是比较可靠的判断依据。这是魏斯曼做了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可能有点儿搞笑的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
我个人对魏斯曼的结论不是很同意,我认为还有其他相关因素没被考虑进去。一般来说,喜欢看电视人的平均文化素质和平均受教育程度,比喜欢读报或喜欢听广播的人,要低一些。这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普遍的: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可能通过其他的渠道了解一些信息。根据他们过去对罗宾·戴的了解,他们猜测,他更可能喜欢《热情似火》。
我有不少美国朋友基本上不看电视。比如我的一个美国好朋友,他自己不看电视,但在他女儿房间里放了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的。而他女儿由于受父母的影响,也基本不看电视。这种情况很多。所以,我个人猜测(当然我也没有兴趣和精力跟魏斯曼这个人讨论),我说的这个因素更重要一些。罗宾·戴在2000年去世。魏斯曼为什么要找他来做研究的合作伙伴呢?因为他是名人,找他来做合作伙伴,收看的人就多。这样的话,调查的对象也就多了。
举第二个例子:1988年,德国心理学家弗里茨·史特拉克做了一个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更像是胡闹的一个实验。他让两批受试者来判断,哪些漫画你觉得比较可笑。漫画是一样的,他让第一组人用牙齿咬着铅笔,但是铅笔不许接触嘴唇,一咬东西嘴巴就咧开了,就好像笑了。第二组人用嘴唇含着铅笔,牙齿不碰,用嘴唇含着,这样一含,眉毛搭拉下来了,看起来就不是一个痛快、高兴的表情。
面对同样的画,第一组用牙齿咬着铅笔的人,认为漫画可乐的比例比较高,而用嘴唇咬着铅笔、表情不是很高兴的人,认为漫画可乐的比例比较低。史特拉克认为,人似笑的这种状态,已经影响了受试者的心理感知。所以,虽然是同样的画,但是这组人觉得可笑的多,那组人觉得可笑的少。
我后来才发现,用咬一个东西来模仿笑的表情,不光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前些天看到报道说,我们正在培训奥运礼仪小姐,走路姿势也得非常规矩,微笑的度也得规范,嘴别咧得太大了,也别咧得太小了。训练奥运礼仪小姐的时候,就让每个人用嘴巴咬一根筷子,这跟魏斯曼的做法是一样的。
再说说魏斯曼所做的分析吧。为什么嘴巴咧了之后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呢?从语言方面来说,西方人,尤其是英语国家的人认为,[K]这个音对于喜剧很重要。比如英语当中喜剧这个词 “comedy”,就有这个音。为什么呢?因为发这个音的时候,嘴巴是咧开的。所以,创作英语喜剧的人都知道,创作时怎么样多用含有这个音的词。
有些科学家,可能跟我们原先的一种定型的看法不一致。其实,科学家这个群体是很丰富、很立体的,不都是严肃的、落落寡欢的;不都是除了科学研究,对其他事物就不感兴趣的人;也不都是文笔艰涩,除了公式别的都不会的人。他们当中有些人的文字水平也非常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