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山屯闲话 视频曝光:员工持续4分钟灭火未成功,用嘴吹火……
发生在灌装车间的这起火灾教训极为深刻,为此不得不与汽修店、厨房的两起火灾联系起来,从燃烧物质、起火原因、火势发展及处置过程来逐一分析。
1.因燃烧物质均为可燃液体,一旦意外失火,蔓延速度极快,所以应预先划定作业区域,与相邻可燃物保持足够距离(厨房长期用火环境相对特殊),如此,即便失火,一方面可赢得更多的反应时间,同时也不至于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而导致忙中出错(之所以在使用甲醇燃料的厨房设立围堰,也是同样的道理)。
2.前两起案例中,使用塑料桶倾倒可燃液体,完全可预见静电产生引发火灾,结合第1条对作业场地的要求,类似的错误不应该重复再犯,作业过程图省事、图方便、走捷径的做法真的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
3.从第一例视频中看到,当事人曾两度用桶盖去覆盖,但效果并不明显,也许是口径偏小,桶盖反而坠入桶中。其实对于固定容器盛装的液体火灾而言,火势并不会立刻蔓延扩大,此时锅盖就是最好的灭火神器。灭油锅火时,鉴于油锅特有的形状,一般只要锅盖盖上去,都能做到严丝合缝,将空气隔绝,除非是满满一锅油。而对于塑料桶这样的圆柱体结构,应当预备覆盖面积明显更大的桶盖,哪怕找到一块平整的硬质板材,前提是面积足够大,动作还要快。正所谓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用力扇风的做法不仅徒劳无功,只会适得其反。
4.即便做不到第3条,只要能将塑料桶(点火源)从该区域迅速移走,情况也可能迅速好转:起火区域位于一楼,视频左上方看似一个出口,如果能找到一双帆布手套或破布,将塑料桶拖离出口,情况也许好得多(在此尚不确定出口外的具体环境),其操作过程及原理类似于从厨房拎出一只正在喷火的液化气罐。反过来看,起火油锅不便于移动,故此法对油锅不可行。
5.不幸的是,当事人竟然也在此起火灾中丧生,由于对视频的后续发展不了解,也许是上楼去通知其余人员疏散反倒被困,当塑料容器被烧融,可燃液体外溢,局面开始明显失控。总之,进攻不利的同时,也失去了报警逃生的机会,火灾中留给人们选择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故一套手动报警装置在关键时刻显得必不可少。
同类型的火灾扩大事故只应该出现一次,所有相关的培训需要跟上,对作业区域的安全距离设定、对静电起火的警醒意识、提前准备锅盖甚至于手套这样的小物件、尽可能将点火源从作业区域移除的意识、能够实现快速全员预警的设施......所有这些“防线”均未有效设立,火灾因此长驱直入。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希望能针对同类型的行业与场所,通过视频回放、事故宣讲、隐患彻查、培训演练、硬件设施准备到位,悲剧不会再重现。
形形色色的液体火灾,万变不离其中,应优先采取通用简捷的应对方式,即便有再好的灭火技术与手段,也不希望实际当中有机会用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