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专家观点:人因工程是吃饱了以后想吃好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能够将这门学问引入到消防技术行业领域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消防设施器具,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 固定灭火设施应尽量避免过多地采用刚性材料,以减轻视觉上的突兀感,提高环境的舒适度;管网内的灭火介质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一定程度上会使附近人员感到紧张和压抑;气体等灭火介质也存在一定概率的安全风险。
2. 自动灭火系统漫长的等待维护期,极低的起火概率,常“备”但几乎无“用”的矛盾使得相关系列工作的日常开展缺乏内在的驱动力,然而一旦起火,形势又会立刻变得岌岌可危,这便陷入一个“窘境”;随机的误报警令人不胜其烦,不但易造成生物钟紊乱,也影响到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一定概率的误报警、误启动也可能导致局面混乱、水渍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3. 手持式灭火器具不宜做得过于笨重,应便于抓握,且适合弱势群体的使用,即使在夜间及陌生环境下,也要易于快速识别、大量获取与搬运;轻巧的设计、简单的操作才可充分合理利用体能,并发挥出更高的初期灭火效率。
4. 适合所有人操作习惯的灭火方式可同时提升单兵与集体作战能力,在简洁操作模式的基础上,能够自发快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组织关系,并省去一切无谓的协调与沟通,避免时间浪费。
5. 紧急状态下人员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变化,需要尽量削减器具使用过程中的准备环节,以降低出错的可能性,并充分考虑到复杂环境所带来的的不利影响,然而最可靠的防差错措施就是:产品本身并不需要考虑防差错措施。
6. 灭火方式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决定着现场人员主动参与灭火的动机与持续性,灭火方式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看似保险,实则不保险,实际操作起来反倒取舍不定,左顾右盼,严重影响到灭火效率,甚至半途而废。
7. 如果针对某一器具的使用操作技能需要通过不断地演练才能得以巩固和强化,那么在很大比例上,这样的器具是“靠”不住的,因为已经预见到这种情形可能会发生,将来一定会发生,尤其是在慌乱的心理状态下以及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所以,唯有那种不需要演练也能驾轻就熟的器具才能真正“派”得上用场。
在消防技术体系内,仅有“人—设施(器具)”的组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火场环境进行深度反复的融合,这是一个颇为漫长的检验过程,相当比例的消防新产品之所以只是“昙花一现”,就是因为无法通过“环境”阶段的考验。这就好比一个新手,刚刚取得驾照,独立操控车辆没问题,但要想安全上路,还需假以时日。开车倒是可以随时上路练习,实习周期也可随之缩短,而真实的火灾却是很多年都“等”不来一回。
简单来说,正因为灭火几乎没有真正“练手”的机会,所以,要想一次性做到“人—设施(器具)—环境”中的火势发展受控,后果符合预期,更多的则要依赖于“人—机”组合本身,从最大程度上摆脱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限制”与“困扰”。在每一处存在火灾风险的场所,“人—机”组合的效率性、灵活性、持续性、安全性、契合度以及舒适性都要随时接受各类严峻的考验,一旦“考验”未通过,就意味着不可承受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人适机”主要是为了确保效能发挥,“机宜人”则是为了更好地操控设施,二者根本目标一致,然而出于工艺水平、客观条件等的限制以及经济成本的考量,实际应用过程中未免存在些许的矛盾,就“人”自身而言,受到生理心理多方面的客观限制,视扑救行动介入时间点的不同,对火灾的控制能力确实有限,然而最终完全可能通过对设施或技术进行优化,使两者相互间更为“融洽”,达到更高层面的协调统一。
无论手动还是自动,所有灭火设施的“运行”始终都离不开人的“操控”,都需要“人—机”系统内部率先良性互动,现存的某些问题更容易就此找到答案。如果不能够充分借助人因工程学理论去全方位地深入分析、理解、评估并升级消防设施,那么该技术领域的能力和水平仍然是低效的,不够安全的,体验度不佳的,甚至是粗放的。
当然,还有一个最基础的前提条件当属产品技术经济性,如果用户连“用”都不肯用,讨论上述话题则成为多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