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德国的踩踏

已有 6381 次阅读 2010-7-25 05:58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踩踏, 人群管理, 群体恐慌

说说德国的踩踏

 

724日晚5时,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工业城市Duisburg,参加“爱之行”游行兼音乐会的140万歌迷在地下通道口发生踩踏, 19人死亡,342人受伤。

根据新闻的描述,这种恐慌是由于大规模人群(140万人)在运动中发生的扰流效应造成的。从环境上来说,隧道是一种半封闭的空间。绝望的人不会恐慌,安全的人不会恐慌,只有半明半暗,逃生出路单一的空间,容易发生恐慌。199072日,沙特发生隧道踩踏,性质与之类似,但救助延误,导致1426人死亡。通常发生踩踏的地方,由于照明不足,人们 不知自身的安全程度如何,总想着到别处寻找安全,于是引发踩踏,在求生的过程中死亡。发生群体恐慌的特征是,损失是逃生过程造成的,而直接的危险不存在或很小。群体恐慌的结果是,在逃生的过程中发生踩死,淹死,摔死,中毒等不必要的损失。就此而论,舞王大火也是一次群体恐慌。

通常地下通道发生踩踏的环境,很正常,看不出明显的设计过失,如1999年5月30日发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Niamiha踩踏,因为暴雨突袭,避雨的人群中地下通道发生踩踏(53人死亡),而原先的设计是正常的,危险是不存在的,这是典型的群体恐慌。

其次,警察的人群管理有失误,当时在通往广场的500600长宽阔的隧道内放入了过量的人群。警察意识到失误之后,开始用广播喇叭控制人群,但这一举动客观上刺激了隧道内的人群,人群感到焦虑,被不明原因所触发。如同点火原因一样,踩踏的发生原因非常渺小,如摔倒,系鞋带,碰撞等,但被人群所传递,放大,当事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必须依赖外力来干涉救助。

第三,人群成分不明。通常人群组成复杂对避免灾害有好处,因为人群组成复杂,人人采取的行动不一样,往往会缓解恐慌。而有组织的人群,大家采取相同的行动,更容易引发拥挤和踩踏。按照笔者收集的群体灾难数据库,上一次德国音乐会踩踏发生在1973412日慕尼黑,舞会散场时,青少年在门口踩踏,死亡6人,而逃生容量极其巨大,建筑设计本身没有毛病。

第四,踩踏发生之后的救助很关键。救助及时,就没有伤亡。警察没有意识到登高所用的梯子的不足(硬件准备不足),19人中有14人都是在恐慌的作用下,失足摔伤致死。恐慌,意味着人们不是死于直接危害(这里不存在),而是死于逃生的过程。

第五,据德国人自己的说法,德语中的“踩踏”一词专门用来指兽群踩踏,而人群踩踏一般都用“Massenpanik”,这一点和英国不同。英国佬认为群体恐慌(使用了严格的定义,类似于医学上的生理恐慌)很少发生,所以群体灾难都是有个别原因,如挤压,踩踏,碰撞等。也就是说,英语更强调踩踏的具体原因,而德语更强调挤压踩踏的非正常原因。

第六,群体活动,即使有灾难发生,也不得不继续举行,这是人群的推动和耗散能量的需要。我们的人群管理水平,是否也配得上某些官员的对国际宣传效果”渴望的雄心呢?

 

有道是,海量人群易混乱,管理不当触踩踏,照明不足人多恐,救助不力客有亡。

 

 

附录:

人民网725日电 德国杜伊斯堡举行的爱的游行音乐狂欢节活动24日不幸发生严重踩踏事故,至少造成15人丧生,还有数十人受伤。据悉,本次爱的游行活动吸引了大约140万人参加。在踩踏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决定,游行活动将继续举行,以免引起更多混乱。

  当地时间24日下午5时左右,在大量人群经过一条拥挤的地下通道前往演唱会场时,不知什么原因引起了本次踩踏事故。生还者介绍,事发前,由于音乐节白天活动接近尾声,很多观众匆匆赶往现场观看,而另一批民众则从活动场地回家,两股人流在隧道内汇合,并拥挤不动。

  目击者称,整个现场一片混乱,到处是惊慌失措的人群,大家疯狂涌向出口逃生,将小小的隧道挤的水泄不通,给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警方介绍,在遇难者中包括9名妇女。爱的游行1989年首次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之后成为该国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这项活动起初意在向人们展示和平,后来变成大型街头电子音乐狂欢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参加,该活动自2007年起迁移到西部工业城市鲁尔地区举行。

  一些环保人士和地方官员表示,游行制造的噪音和垃圾破坏了城市的环境,为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可是,这项狂欢活动每年都能为各行各业带来一亿美元以上的收入,以及即便通过金钱也买不到的国际宣传效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347075.html

上一篇:大连事故之再思
下一篇:古时夜宴需防火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陈儒军 梁建华 陈安 吕喆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