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江的博客 Hanjiang Lu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hj701 研究兴趣: 物联网、智慧海洋、人工智能、多智能体及强化学习、无人集群协同智能

博文

如何正确看待LLM大模型? 精选

已有 4688 次阅读 2024-7-18 08:04 |个人分类:观点建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如何正确看待LLM大模型?

     技术总在进步,探索永无终止。LLM大模型有无终局?凡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不是真的无,是变为另外的技术形式。技术突破难,但技术总在被突破,或者在突破的路上。

     这注定计算机及信息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地球上集聚吸引着越来越多聪明的大脑,总在不停地的“折腾”---相信未来的技术会越来越好。往回想一下,什么技术突破容易?从电子管的0和1的计算机,到能够通过网线发送电子邮件的新奇,到今天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信息将地球压缩地更小。

     而今天的LLM也不过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一个醒目的路标而已,未来技术探索之峰是没有固定标尺的科研人的珠穆朗玛之峰。

    LLM的终局在哪儿? 就似当年的计算机、互联网慢慢渗透到生活、生产、服务和社会中,直到没有人再对它感到惊奇。并且,迟早,也是必然的,会被未来更加新颖的技术所包容、融合,甚至升级替代。这是技术追求发展的必然,也是技术本身的宿命---不断迭代、发展、螺旋上升-不要忘了,AI也曾经经历过几次寒冬,虽说少数科学家的坚持是偶然,也是必然-但也佐证了:科研和技术突破是艰难的、缓慢的--至少有喘息的机会。

     LLM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目前比较好的、前沿的技术进步与突破。自然的,下一个更好的出现之前,LLM的不足,恰恰让科研工作者有事可做,总有一些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地方,哪怕是修修补补。当然,那些下一匹的黑马,也许正在并行着,无非如当年辛顿的坚持冷门一样,在黑暗中坚持数十年的摸索和探险,直到尽头出现光。

      但新技术的发展之快,已经令普通科研工作者应接不暇。新技术也如变革的力量,冲击原有的科研赛道,大量掌握新技术的研究内容,正快速冲刷着原有的研究地标。就计算机领域而言,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到深度学习、数据驱动的学习,到今天的大模型,几乎席卷着所有的Track。虽然工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学习到新工具是万万不能的。

     由此,LLM大模型也仅仅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一块技术的里程碑,并不存在所谓的终局,而科研工作者通过创新、应用计算技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探索,永无终止,永远在路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666-1442722.html

上一篇:机器人“萝卜快跑”上路,未来智慧交通将重塑
下一篇:《 科研项目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ppt
收藏 IP: 39.65.52.*| 热度|

9 郑永军 贾玉玺 刘进平 崔锦华 宁利中 李学宽 杨正瓴 张鹏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