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国家应该主办奥数教育

已有 4649 次阅读 2018-5-10 12:08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应该主办奥数教育

 

王永晖


这是当年批判奥数的时候,国家禁止公立学校承办奥数培训的时候,中国数学界的领袖人物,没有顶住的地方,当时不应该附和,而是应该以攻为守,申请国家来主办高级别的奥数教育,譬如中国数学会承办。


奥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拿IMO国际奥数奖牌,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数学家,以及跟数学相关度特别大的科学领域中的科学家。同时也要注意促进教育界的良好生态,数学是一个金字塔,不光有塔尖,还有塔基和塔身。


为此,我们需要使用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跟当前社会上的商业性奥数培训,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也就是说,在


精英教育的思维与创造力流程:(探索+决策+展示+检查优化)×协作 


这五大环节中,我们绝不能偷工省料,漏掉了,探索和决策,这两个最重要的学习环节;绝不能像商业性培训机构那样,只是为了提高成绩,在灌输式教育下,在“山寨式”学习法下,表面上看快一点,其实毁了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之路。


王毅翔:为什么中国长期在科学领域少有重大建树 -关于钱学森之问 的回答    「东方倾向于“山寨”和死记硬背,西方倾向于批判思维,创新地解决问题。。。如果环境发生迅速改变,“山寨”一个现有的行为可能适应不了正在改变的环境。此时需要通过个体学习来针对环境改变匹配自适应行为。个体学习的效率要低于群体学习,因为不断地试错会占用时间、精力和更加高度的智慧。」


奥数培训机构,采用的正是例题演示,习题复习的方法,山寨式操作,见效快,适合中国民俗传统。但是其跟数学家/科学家们注重探索、决策的工作习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的一些奥数奖牌获得者,成为不了数学家/科学家,甚至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就开始学不上去,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博士,则是人生中最后一个国家法定学位,博士阶段,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跟以前的学习阶段完全不同,不以考试为目的,而是要写出博士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所强调的探索和决策能力,等等,不能够等到了博士阶段再练,而要从小就练。


协作能力也是。


国内人口基数大,万里挑一的孩子,可以让我们有特别惊讶的学习表现,按这个比例,北京市现在每个年级有6个。但是,如果他们不是从小练习某种能力/习惯,等长大了再练,将来一样还是会输于其他正常发展的同龄优秀者。


高智商孩子,往往性格上有些特殊,比较自由,如果忽视社会协作能力的锻炼,甚至再加上点偏科严重,相当于走钢丝,一旦成为不了大师级科学家/数学家,混得往往比普通人还要差。因为,只有学术界才对高智商人士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而且也往往更针对那些大师级科学家/数学家。


中国的国情就是如此,就像随地吐痰一样,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在我们这儿是常见社会现象。 所以,我们不应该指望民众自我进化,而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进演化,让孩子们从小就享受到创造力思维的全部五大环节,而不是偷工减料。


因此,本文建议,国家主持和支持,公立机构/公益机构承办精英级的奥数教育,强化自我约束,必须实现探索式教学,否则取消授权,停止其承办资格。这一点还是好操作的,只要找那些有公益心,愿意出山做点事的数学家就成,正如俄罗斯,法国,美国这些国家的数学家们那样,他们的传统已经持续将近百年了。


相应的自我约束机制的想法,也见于下面博文:


思无涯:国家在精英教育方面可采取的政策支撑点 


相应的国家主办的想法,见于这篇博文,感觉作者花了些功夫来写的

张鹰:美国教育的不平等——减负的他山之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1113285.html

上一篇:精英教育的思维与创造力流程:(探索+决策+展示+检查优化)×协作
下一篇:中国奥数天才的“坠落”,专家们怎么看?
收藏 IP: 106.39.61.*| 热度|

4 王毅翔 邝宏达 王嘉文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