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zhang1 农村小伙的回顾与展望

博文

1.18 美国教育的不平等——减负的他山之石 精选

已有 162074 次阅读 2018-5-12 23:23 |个人分类:教育2|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市场化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与税收,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家长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不要以为把孩子丢给学校的老师就完事了。减负以后,放学早了,作业少了,可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参与到校外的教育市场,是否21世纪的中国可以通过减负,打破一起吃大锅饭的刻板,完成一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改革呢?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一流大学,而且这些名牌大学很多都是私立大学,拥有最多的外国留学生,是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的佼佼者。我们可否借鉴一下教育平等的经验与教训呢。

有一些教育专家与家长认为美国的教育和科研最好(之前的文章我已经指出这个错误),而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的(东部常春藤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不是常春藤但是也很著名的麻省理工,西部加州的斯坦福、加州理工等等),所以我们中国也需要引入更多市场化的教育。他们觉得私立大学不会因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刻板规定,可以因地制宜,可以收取更多的学费,募集到更多校友捐款,招聘更好的教授,提供更多的奖学金给贫困学生,鼓励更多的积极性,不论是学生教授都会因为更多的经济的激励,而取得更好的科研或者教育程度。他们殷切地希望中国也能照搬这些成功法则,要更多私立的大学中学教育,更好的民办教育,这样中国的教育才会更加百花齐放。这些教育专家和家长通常还喜欢批评中国的高考制度,把学生都培养成应试的机器,应该采用美国的大学申请制度,通过申请文书,面试,还有各种社会活动的素养,综合起来决定录取什么样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是更加培养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式。笔者可以做一个猜测:持有这些看法的人肯定很有钱,才会觉得这种录取方式对于他们的子女是最好的。

1给出了美国9所顶尖名校的大学生,家庭出身的大致分布。家庭收入分成按照人口分成五等分(quintile,最后顶尖的五分之一又细分出来。0-20%指家庭收入在美国底层1/5的人口,暂时称之为贫困家庭;20-40%则是家庭收入在美国底部排名1/5-2/5的低收入家庭;40%-60%也是占了美国1/5的人口,称之为工薪家庭;60%-80%的收入较高,高收入家庭;80%-100%占了美国人口收入顶尖的1/5。这最后的五等分的顶尖的一组分成80%-99%的,称之为富裕家庭和,以及99%-100%是最高1%的人口,这里称为有资产的家庭。具体的不同组别的称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在收入群体的相对位置。数据是从拉杰·切提(Raj Chetty[1]的发表的科研论文中抽取,主要选取了中国人比较耳熟能详的9所大学,数据是切提与合作者根据公开数据经过统计和经济学模型处理后的估计值(estimate)。 拉杰·切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201838岁便评上了美国科学院院士(Member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他的研究主要着重于机会平等,教育流动性以及一些不平等的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其他大学的数据以及这篇论文的整体思想。

equality of opportunity.png

1. 美国顶尖名校的家庭出身,按照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分成了6组。横轴中一种颜色的长度代表了对应的家庭的孩子在所有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数据来源[2],是切提与合作者根据公开数据经过统计和经济学模型处理后的估计值(estimate)。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在五所常春藤大学中,有资产的1%家庭的学生占比超过了10%,接近20%,这是怎样一种教育的优势和放大性。富裕的20%的人口的占比超过了65%,其余80%非富裕的家庭则只占了少于35%。可以说如果家庭条件不够优厚那么就基本上上不了好的大学了。另外四所大学密歇根(公立),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还有伯克利(公立),1%有资产的家庭略少,但也大约在5%-10%的区间,竞争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这9所大学之中,伯克利应该算是最出彩的了,在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做得比较平等,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百分比最高,但是80%的非富裕家庭也只占到了录取学生的50%不到。这一方面与伯克利历史上作为自由主义的一个阵营[3],更加追求平等有关,另一方面作为公立学校,2017-2018学年,加州州内学生的学费只要1.4万美元[4],相比哈佛的4.6万美元[5]便宜太多,所以贫困家庭的学生占比才会可以比较高。一些教育专家喜欢讲名牌大学奖学金金额很高(4.6万美元),我觉得可以同意,但是这与受到资助学生人数多寡并没有关系,请读者可以多一些警醒。

我们再来观察一些美国人的收入,美国2014年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大约为5.5万美元[4]。注意这是中位数,不是中国统计局喜欢公布的平均数。这5.5万美元交掉税以后估摸还剩下4.5万美元的净收入,不吃不喝工作一年,可以支付一个孩子一年的大学学费,这还没有考虑孩子的食宿与日常开销(大约1.5万美元以上,伯克利与哈佛差不多给出了相似的基本支出[4,5])。所以我们也大概可以明白这教育不平等的第一个原因了。

形成这种招生不平等的原因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在于常春藤学校比较优势的学科在于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与理科,工科相对而言比较弱,所以非富裕家庭的孩子读常春藤会有未来找工作不便利的地方。而相对而言,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伯克利的工科与计算机学科都较强,所以非富裕家庭的占比略高,也有一部分选择的原因。但是找工作的便利程度做出的选择,其实归根结底,也是经济的问题。

这种招生时的不平等是如何造成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美国中学的减负是一个原因,中学3:30样子就开始放学了,大家自由活动。SAT之类的大学入学考试,对于中国学生来看数学难度很低,强调阅读与语言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区分度并不高,那么大学选拔的时候就会更加侧重其他的“增长与潜力”,“个性与性格”“多元化”,“兴趣与社会活动”等比较难以定义的特质。而这些特质的培养很难有一个准则,所以就需要更多借助资本的力量,去寻找一些课后活动,培养领导力这些只有富人比较容易支持的志愿活动,或者雇佣更好的老师,进行课后的答疑与解释,参加更加高级的课程(advanced placement),花钱雇佣好的音乐艺术的老师培养兴趣。最终成就了这样一种入学的不平等。

笔者在前文之中,很注意使用了不平等(inequality)这个词,而不是不公平(unfair)这个词。不平等只是统计方面分布的不均匀或者有差距,而公平问题的探讨,跟一个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相关。所以一些教育专家可以驳斥说,美国更多富裕家庭孩子去读名牌大学的确不平等,但是资本主义的本义就是资源多收入多,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何罪之有?这只是类似于市场分配,有竞争力的人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优胜劣汰,这只是不平等,但也没有不公平。这个错误的观点在于,这些教育专家误以为“私立大学”就是“私营企业”,但是实际上,这些私立学校的科研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美国的税收收入,所以根本不是“私营企业”类似性质的靠自己收入自给自足的独立。

1列出了本文提到的9所大学的研发支出,以及研发收入的联邦政府和州与地区政府的资助额度。数据来源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页面(2016年数据)[7]。比较这个数据发现这些大学的政府性收入都超过了50%的比例,特例就是伯克利大学比例为49.9%。对于这个伯克利,笔者只有一个大写的服字,拿国家最少的钱,为国家招收最多的贫困生,为平等出力最多。

学校

研发支出

(千美元)

联邦政府投入

(千美元)

州与地区政府投入

(千美元)

政府投入

普林斯顿

305147

162003

584

53.3%

耶鲁

881765

503221

1754

57.3%

哈佛

1077253

558611

2591

52.1%

斯坦福

1066269

694693

34556

68.4%

哥伦比亚

837312

600457

6555

72.5%

密歇根

1436448

786749

3428

55.0%

麻省理工

946159

503858

1212

53.4%

伯克利

774255

341807

44255

49.9%

加州理工

371060

265206

1362

71.8%

1九所大学的研发支出和政府性来源的收入,数据来源[7]

英国的最著名的两所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都是公立大学。而关于牛津大学到底是私立还是公立这句维基百科的话应该表达了我想说的意思。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a "public university" in the sense that it receives some public money from the government, but it is a "private university"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entirely self-governing and, in theory, could choose to become entirely private by rejecting public funds.[8] 类似的,笔者想要强调这些美国大学被称为“私立大学”的含义在于政府不干预学校的具体运营,可以看做“非公立大学”,但绝不是自给自足“私营大学”。

日本最好的大学七大,都是公立大学。德国的大学免学费,基本好大学都是公立大学,教授的收入类似公务员按照不同级别有比较固定的基准薪资。瑞士的最好的两所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都是公立的(名字联邦就说明了)。新加坡最顶尖两所大学也是公立大学。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以色列理工(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也都是公立大学。所以不要盲目以为只有私立大学才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些发达国家的大学都有几百年历史的传承与大师的积累,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才四十年的历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要才刚起航,看看别人的领先程度,就开始打退堂鼓了,盲目想要建设自己的私立大学,盲目推行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不追求由金钱所决定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那么这样子市场调节出的富人进好大学,在我们看来便是不公平,便是需要极力去改变的。

经济问题产生的教育不公平是最需要关注的,公平与平等的教育机会对于是决定未来更加公平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一环。我们可以从资本主义的美国的教育资源的极大不平等得到警示。教育产业化的目的是把教育产业做大做强,科学的手段达到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

如果非要喊出一声呐喊的话:我想说“我不富裕、我可以不穿名牌服饰;我不富裕、我可以不去高档餐馆;我不富裕、我可以不住大房子;我不富裕、我可以不开汽车;我不富裕、但你不可以剥夺我通过努力去上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的权利”,美国的为一部分人称道的“精英教育”却是只去教育精英家庭,而不是培养平民成为未来的精英。作为中国未来的青少年,我们将会更加公平地培养他们成才,我们要培养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2018年5月12日最后修改。


引用文献:

[1] Raj Chetty, http://www.rajchetty.com 拉杰·切提的个人主页,2018511日最后访问。

[2] Chetty, Friedman, Saez, Turner, and Yagan, Mobility Report Cards: The Role of Colleges i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17), data from the table of Baseline Longitudinal Estimates by College and Child's Cohort. 切提,弗里德曼,萨艾斯和亚甘, 移动性报告书:大学在代际流动性中的作用,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论文(研究手稿), 数据来自以学校和孩子的同期组群的基线纵向估测的表格。

[3] Wikiped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California,_Berkeley 2018511日最后访问。

[4]伯克利2017-2018年学费 https://financialaid.berkeley.edu/cost-attendance-2017-182018511日最后访问。

[5]哈佛大学2017-2018年学费,

 https://college.harvard.edu/financial-aid/how-aid-works/cost-attendance2018511日最后访问。

[6] Wikipedia, Household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美国家庭收入的维基百科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usehold_income_in_the_United_States , 2018511日最后访问。

[7]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网页,大学的研发投入,基金的来源与分类。 Total R&D expenditures, by source of funds and R&D field: 2016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1131&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1312&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2178&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2325&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2707&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1305&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2155&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1426&id=h2 

https://ncsesdata.nsf.gov/profiles/site?method=report&fice=2627&id=h2 

2018511日最后访问。

[8]牛津大学的维基百科页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Oxford2018511日最后访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16575-1113681.html

上一篇:1.17 鸡肋般的寒暑假作业可以如何改良
下一篇:1.19 衡量教育改革成效的困难,如何利用一带一路解决
收藏 IP: 165.225.34.*| 热度|

26 蒋永华 徐令予 徐耀 范会勇 安海龙 李维纲 钱增强 张亚黎 吕建华 刘建祥 王毅翔 刘乐乐 史晓雷 刘新建 强涛 郭景涛 柳文山 朱勇 迟延崑 孙露 叶建军 张骥 秦逸人 王安良 白龙亮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