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白居易眼中的杭州哪里最佳 精选

已有 7306 次阅读 2010-6-16 18:23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白居易是做过杭州市长的人,诗人欣逢胜境,自然是大大的好事。所以杭州的好处他都有体会,割舍不得杭州便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即使离开之后也还是每每回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的杭州诗词,写孤山梅花、写春江初潮、写山寺桂子、写白堤绿荫,广为流播几乎妇孺皆知。那么在老白眼里,到底哪里是杭州的最佳境呢?我以为就是先前文章中间讲到的灵隐冷泉亭(《夜色里散步不妨去灵隐》)。何以见得?看他写的一篇《冷泉亭记》就可以知道。大凡美景,仅仅愉悦于声色耳目,其实不足为奇,只有景与心合乃成佳境。如此也可以理解,绍兴兰亭那么不起眼的一条小溪,怎么就会成就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千古佳话,实在只能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几个字才可以解释的。所以时下人说起行游,常说“不在去哪里玩,而在和什么人玩。”好风景必得有好心境,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白居易说冷泉亭好,也是有这个味道的。
    名胜记述,不同一般文字,最忌表面平直,而于白居易这样意欲以其文传诸后世者,则更是如此。所以其《冷泉亭记》在写法上,就很注意通过曲笔回环、游目四极的方法,恰到好处的体现景观的特征。文章开宗明言:“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由东南而余杭(杭州古称),由余杭而灵隐,由灵隐而冷泉。(这就是我断言白居易认为冷泉亭乃杭州最佳处的理由。他这种文章写法,到了宋代欧阳修作《醉翁亭记》也用过,后人多叹赏欧公,其实欧阳公是在模仿白乐天。)采用了层层限制和步步递进,最后拈出冷泉亭为杭州乃至整个东南山水之甲。这样写实在是因为东南形胜,人皆尽知,如若平直道出,必将索然无味;如欲开门见山,则不免有一种突兀之感,反而不易表现冷泉亭的独特之处。所以如此写来,倒有点像是入境观景,渐进渐佳,曲径通幽,及至于豁然而现者,便是要述写的对象。“亭在山下水中央”云云,直接描写景观。然虽为直写,其间也隐有起伏。“高不倍寻,广不累丈”,冷泉亭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然作者命意并不在此,故紧接着写“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诚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样,冷泉亭虽小,而处灵隐寺之侧,飞来峰之下,汇奇幽于一体,集精巧于其间,借景成境,揽物毕至,蔚蔚然自成奇观。这从整体上构成了景观的统一性,既由全部视野中可以看到完整的独立性,又从景亭的延接中看到了局部的无限性。作者写亭至此,虽然运笔无多,却已勾尽冷泉亭之形貌。文章若是仅仅描画景亭,在此住笔似乎也未尝不可。然而作者却不这样,因为眼下所勾画的冷泉亭,还停留在单纯的景,而任何美景想要给人以深长的体味,还必须上升到境,并从境中感受到情和趣。
    所以文章从“春之日”以下,作者便把自身介入其中。人与景的交融,遂使单纯的景中注入了一种生命意识。“草薰薰木欣欣”是冷泉亭沐浴春风时节的感觉,而感觉与外物的一致,也正是生命情调的沟通。文章至此,所述之景就渐渐由单纯的显现过渡到了境的生成。“境”是物态在更高层次上更为深刻的表现,从中可以体会到情的存在,而这种情既是人情,又是物情,抑或是两情相一。“春之日”是这样,而“夏之夜泉汀汀风泠泠”也是这样。物态自然成声,可以使人闻之怡然,而渐次融入自然,从而使景不止流于观赏,还含有一种与人心潜通之中的性情陶冶。实际上任何好的景观,都必然具备这一因素,惟其如此,游赏者才可能进一步从景观中感受到“趣”!这种趣一方面来自于景观的自然生成,一方面又是人心的着意寻觅。如冷泉亭“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这是景的自然生成,它构成了“趣”的基础。至于“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这都是人心的着意寻觅,“趣”即在其间。白居易写作此文时已五十余岁,官场多年,尤其是在长安目睹了朝中的勾心斗角,自然在无法兼济天下之时谋求能够独善其身,可他又不能完全退入归隐,所以心中最渴求的便是任职杭州这样,既可以在任上做些实际事情,又可以借山水之乐娱其心怀。因而在冷泉亭中,他所觅得的“趣”便是一种清静悠闲,逸适自然。冷泉亭洁澈柔滑,明净如鉴,世俗尘垢,于此荡然不存。
    文贵自然,述景之作以自然为摹写对象,似乎更应具自然之特质。《冷泉亭记》在写法上运笔迂回,机巧流动。观其文,如历其景,如入其境,悠悠然于清幽之中升起一片明净惬爽之意,或使人陶然忘我,或使人心向往之,这实在是好的述景文字的魅力,当然也应是好的景致所须创造出的魅力。
附:白居易《冷泉亭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汀汀,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爰洁彻,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咳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琐最后作比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336016.html

上一篇:有个对子求助大家下联
下一篇:礼乐崩溃,如何重构信仰和道德价值
收藏 IP: .*| 热度|

17 武夷山 黎在珣 孟津 陈龙珠 陈绥阳 王安邦 钟炳 熊李虎 陈湘明 侯成亚 鲍海飞 李泳 唐常杰 柏舟 刘广明 黄锦芳 biofans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