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礼乐崩溃,如何重构信仰和道德价值 精选

已有 8491 次阅读 2010-6-19 10:12 |个人分类:校园内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个题目太大太崇高几乎不是我所能论述的问题,但这却是我经常想到的一个问题。“礼乐崩溃”,这是不经意间涌出来的一个描述现状的词,一切都基于个体的感受,以及对环境的审视和反思。至少在我们自己有限的阅历中,没有什么时期比这个时期的中国人缺少信仰和精神支柱,缺少道德和理想追求。
    似乎有人提出一个说法:中国从1949年到2009年,前30年的关键词是“政治”,后30年是“经济”,今后30年可能是“信仰”。但是如何重构道德价值和理想精神,却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找出礼乐崩溃的原因?也许和这60年发展轨迹有点关系,早先的“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性中的自我,后来的“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张扬了人性自私的丑恶,这些都没有能够使人的精神层面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说是有政治的、经济的、制度层面的。
    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什么时期比现在更加令人焦虑和不安,而这不安往往不是来自于更高层次上生命本体与人生价值的思考,而是来自于现实的生存的压力。不说整个社会也不说不了解的官场,只说大学里。某一日和几个青年教师谈到学术和科研,我说其实你们都不需要过多考虑生存的问题。你们老公有了老婆有了房子有了孩子有了甚至车子也有了,工资不高但足以生活,地位不高但看上去也还光鲜,应该有更多的精力和思考去研究学术。从一般逻辑上看,大致也不需要为今后子女生活教育什么的花费更多了,为什么还会这么不安这么惶恐未来?为什么还要去想多倒腾房子,倒腾了又有什么用?我也是青年教师过来的,也是这个年纪时候住在筒子楼里,三口之家14平方房子,要养孩子要备课要看书要写作,想到一大帮青年教师在盥洗室里洗碗洗菜,在走廊上一字排开在烧饭,在公共淋浴间边冲澡边共鸣很好的唱歌,大家为了某一篇文章某一本著作某一个学者津津乐道。那时候也有明显的生活压力,但是更多的是乐观的向往和学术追求,条件差但是不安和压力却没有现在这么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理想层面的丰盈弥补了物质层面的或缺,人的精神在整体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现在比那时候强多了,但是压力和不安也大了很多,我总觉得是制度的缺陷导致了这种不安和压力,人在制度中被异化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深切感受到现在确实是很不一样,人作为主体无法得到自我平衡,制度的设计已经使你很难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护一种均衡,人的自我价值和道德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又一次“被”丧失。没有办法你不得不工于眼前的利益追求,你不得不以畸形的方式来体现自我,你不得不通过经济追求来保证未来的安全,至少是建立一种安全感。突然想到富贵和权力阶层可以通过金钱和权力操作命运,知识阶层或者是中产阶层还可以安身立命,或者至少能够找到诉求的方式,而那些社会下层的,当他们无望于生存甚至连诉求也无处时候,激烈的行为很可能就出现了,连续跳楼或者是屠杀孩子也许都是一种变态的激烈诉求,因为不如此不足以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到底该怎样才能重构信仰和道德价值呢?我不知道答案所以只能提出问题,说到底确实渴望一种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心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336830.html

上一篇:白居易眼中的杭州哪里最佳
下一篇:一个品牌知名与美誉的悖论
收藏 IP: .*| 热度|

33 周可真 李侠 刘俊明 武夷山 李小文 黎在珣 陈龙珠 阎建民 梁进 王安邦 陈安 钟炳 陈国文 杨正瓴 吕喆 吕乃基 赵宇 杨芳 苗元华 蔣勁松 陈湘明 李学宽 孙根厚 贾伟 侯成亚 聂广 柏舟 丛远新 张肖飞 黄锦芳 罗汉江 刘庆丰 lmingy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