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科学能少点“空谈”和“花哨”吗? 精选

已有 8946 次阅读 2015-4-12 07:21 |个人分类:生活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杂志

最近几年来,我每月都能定期收到Nature和Science及其子刊的新刊出版Alert,但每每打开目录一看,总是发觉没有多少值得仔细阅读的“干货”,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泛泛而谈。原来我从事的是植物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顶尖”杂志鲜有发表我感兴趣的文章还情有可原,但我现在做的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大热门——代谢性疾病,为何还是会感到它们发表的文章乏善可陈、了无兴趣呢?

翻开这些杂志,许多话题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既“新”且“热”,像肿瘤这样的热门,不知发表了多少文章,但它们所写的形式虽然“高大上”,但内容却让人“莫名其妙”,因为作者总是兜兜转转地谈肿瘤与基因的关系,却不能让人留下一个整体印象。今天张三写这个基因,明天李四又写那个基因,最后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天天都有的唠叨。最近我专门看了Nature出的一套专辑——Tumor Heterogeneity,洋洋洒洒几十页,但就是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岂非咄咄怪事?

我于是就想到一个问题,全世界这么多人在进行疾病攻关,为什么现在还是有那么多疑难杂症没能攻克?难道它们的致病机理真的那么高深莫测吗?难道科学家真的如此无能吗?比如,类风湿病研究了几十年,至今都找不到病因。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国外有关类风湿病的专业杂志不下几十种。为什么这么多杂志多年以来发表了数以万计的论文,却都找不到类风湿病的病因呢?

我进入类风湿病的研究领域才有几年时间,也没花多大力气就发现非关节异位感染产生的高水平一氧化氮及其造成的代谢性缺氧就是类风湿病的主要肇因。这并不是我有多高明,而是我直面事实,不兜圈子,不管做一氧化氮实验是“高雅”还是“低俗”。但是,我估计没有多少“顶尖”杂志认可如此“俗不可耐”的一氧化氮检测指标,部分科研工作者也会觉得测一氧化氮让他们很丢脸!事实上,测一氧化氮含量和血氧饱和度比任何一项基因测试都来得直接、简单、实用。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如此海量的生物医学杂志以及“顶尖”期刊的医学版成年累月都在写些什么东西呢?撇开“权威人士”光动脑耍笔杆子不做实验写的综述不说,很多实验研究论文都热衷于堆砌“花花绿绿”的共聚焦显微镜照片和“斑斑点点”的凝胶电泳杂交图谱,近年来更是清一色的基因测序、数字芯片等,既烧钱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令人困惑的是,越是说不清楚的东西,大家越是喋喋不休,但就是绕圈子不说透!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你天天有实验做,我年年有课题经费拿!

回过头来看,这些发表的东西究竟有多少应用价值?每个研究都用得着测那些有其名无其实的指标吗?有些指标是否就是“花哨”地装潢门面?我认为正是如此,这就是让如今很多文章“注水”的关键所在,这种“中看不中用”的做派,顶尖”杂志是始作俑者,杂志编辑则是有力推手!如此下去,不仅像帕金森病、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永远找不到病因,而且人们还将持续就“肥胖是不是病”这样鸡毛蒜皮的话题吵下去!

除了上述学术期刊的“误导”外,片面追求创新也是一大误区。没有杂志及其编辑对“旧闻”感兴趣,科研工作者也总是挤向“热点”,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的。比如,宏基因组时髦就去赶,表观遗传学热门就去追,基因和蛋白质还没有弄清楚,反而让小分子RNA的研究抢占了分子生物学的“半壁江山”!请问这正常吗?

另外,以“发文章”作为科研评价的唯一标准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垃圾”期刊和“空谈”论文。反正现在流行电子刊,杂志不用花钱印刷,而且作者付费发表已成趋势,杂志发表文章的成本越来越低,不赚白不赚,赚了就白赚。如何遏制某些杂志拼命收钱出刊和部分作者疯狂炮制发文这样的恶性循环?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倡导不强制、凭兴趣发表论文。

就像科学网这样,你有兴趣写,就给你提供发表空间,你写得好,就精选你的文章,从不强制,也不刻意安排,这样不是很好嘛!另外,我们的科研评价机制,也应该从“重论文”改为“轻发表”,这里的“轻发表”是指不强求高影响因子,而是看发表后学术界的评价和影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81729.html

上一篇:纪念“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假说
下一篇:健康原来如此简单
收藏 IP: 219.130.236.*| 热度|

84 曹秀芹 吴飞鹏 赵建民 陈小润 李颖业 郑永军 杨正瓴 范毅方 徐晓 田云川 谭清 赵斌 王兴云 刘延彬 张德元 何广平 汪晓军 赵锐 姬扬 侯沉 朱豫才 张文增 徐长庆 张文军 董侠 信丹华 喻海良 张拥军 叶周恒 曹雁冰 王洪吉 武夷山 焦飞 孔梅 周洲 刘伟 孙长庆 陈理 茹永新 黄凯 范志强 王国强 李宇斌 林中鹿 王鸣远 庄世宇 徐耀 赵美娣 梁洪泽 李卓亭 陈惊海 祝国光 李泳 刘亚磊 袁海涛 刘全生 杨顺楷 白龙亮 李土荣 何学锋 徐绍辉 姚伟 翟自洋 张云 enet37 xuexiyanjiu wgq3867 zhouguanghui shenlu ypxin eat yjxia loyalSciencefan watercold wangqinling lingling101 yunmu biofans crossing tuner xubaiduo tm66jjbj ddsers britannia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