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总是以为站在台上开讲的都是先知先觉者(老师),坐在台下聆听的都是后知后觉者(学生)。因此,凡遇到基金申请面对面辅导会,意欲申请者总是趋之若鹜。
到底这样的专家辅导对提高中标率有多大作用?没见到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不敢说完全没有作用,但我认为作用不大。在我看来,找一些基金委的专员或有经验的申请人谈谈如何写好标书(比如格式、写法等)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但是,让几个“专家”(也就是曾经的中标者)为一个单位的几十甚至几百名申请者从专业的角度把关,可能吗?甭说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光能听懂或看懂每个人的标书就不错了。
因此,基金委在选择通讯评委时,往往让被“选中”的评委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候选标书进行取舍,可以留下领域内(熟悉)的标书,而退回领域外(不熟悉)的标书。
这样做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申请人负责。相反,如果自己根本不懂或一知半解,却硬要揽在手里“瞎评”,那就很可能让一些好的、可能中标的“创意”胎死腹中了!
尽管面对面辅导会不至于误人子弟,但那跟“瞎评”、“乱评”没什么两样,因为不可能请到熟悉所有领域的专家,而且时间短、任务重,专家根本来不及细细琢磨。这就让我想起社会上一波又一波的“海选”。
任何专家都没有中标经验。中不中标主要取决于良好的创意、扎实的基础和可行的方案,但随机性、偶然性也很大。一个中过标的人可能再也中不了标,但他并不能肯定地回答关于中标与不中标的“经验”。有时,同一个本子一字不改,去年不中,当年却中了。
一个专家认为重要的,另一个专家不认可。之所以中标的偶然性很大,是因为每次的评审者不同。一个专家的意见不可能与另一个专家的意见相同,一个专家认可的创意,另一个专家却不以为然。还有一点,大同行往往看得很“粗”,评价要么高得离谱,要么低得惊人。小同行则看得“细”,除非有真材实料,否则很难逃过火眼金睛。
尽信专家,不如无专家。同样的道理,辅导专家不等于评审专家。可是,有人得到了辅导专家的好评,就以为自己的本子一定可以过关了。事实上,在未递交本子之前,任何时候都要不停地琢磨自己的本子,即使改一句话或者改一个字,也比赶场子听辅导而不是静下心来独立思考要强。
我的建议:要中标,不是多听,而是多想,想了再改,改了再想!切记:专家预审是标书“点子”的最大“泄密”渠道之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