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具有高超的文化,但与北方辽、金和蒙(元)对峙而处于弱势;元代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得南宋之助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9年灭南宋;1368年元惠帝逃离元大都(北京),元朝为明朝所更替。
元代的尺度学界说法众多,似乎尚未确认。不过,尺总是有用的,倘若器物制作使用尺件,则控制部位的尺寸规整,长度的公因子就是寸长,并不需要文献记载的尺寸;据此可以判断元代初期尺长33.4 cm,后期(部分地域)社会用尺或增加至34.5 cm。
元代建筑使用鲁班尺31.0 c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79137.html
元朝的尺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5394.html
元朝行政于广阔的地域,如云南大理的“加封圣诏碑”立于公元1309年,适用元朝尺度33.4 cm 没有疑问,已在博文“元朝的尺度和元代的石碑”解说;在评论栏后又补充七座石碑的尺寸数据,其中五座适用元朝尺度,而两座似适用尺长34.0 cm 和34.5 cm。
敦煌出土《重修皇庆寺记》碑,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高94、宽50厘米[1],有说高92、宽51、厚20厘米[2];缺碑座。数据稍有差异,想来以尺长33.4 cm 设计:碑高二尺八寸(93.52 cm),宽一尺五寸(50.1 cm),厚六寸(20.04 cm)。
[1] 李永宁. 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二). 敦煌研究, 1982,(2):104-120
[2] 王慧慧,刘永增. 敦煌莫高窟皇庆寺碑原址考.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8,(1):43-54
[3] 李森.新见元代名臣张养浩碑考释.考古与文物,2016,(2):86-93
元代名臣张养浩碑刊刻于至正十四年(1354 年),石灰石质,圆首方形,高 166、宽 86、 厚 28 厘米[3],似适用尺长 34.5 cm:高四尺八寸(165.6 cm),宽二尺五寸(86.3 cm),厚八寸(27.6 cm)。碑阳《遂闲堂记》,篆书题目字径 7 厘米即二寸,基于碑宽测算前三个字及间距一尺三寸半,平均四寸半。
苏州“张士诚纪功碑” 元末江南地区富商沈万三所置。石碑仅一面有图画——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迎元使伯颜,有118人之众。碑高3.06、宽1.46、厚0.4米,似适用尺长达到 34.0 cm:碑高九尺整,宽四尺三寸(146.2 cm),厚一尺二寸(40.8 cm)。据称该碑另一面原有文字,1366 年朱元璋平张士诚后被抹去,厚度偏小8 mm 超过数据的误差限5 mm ,或与此相关。内部图案有准确的尺寸设计——器物精美而尺寸严谨,可以佐证尺长的判断,不再细说。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拍摄者。
总而言之,元朝尺度为33.4 cm,后期社会用尺随地域而变化,大致在33.4~34.5 cm。最后从“卢润祥选注. 元人小令选.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扫描张养浩散曲两首。这是1982年6月第二次印刷本——四十年已经过去了,8.5 个印张,价0.93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