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篇博文以三座石碑的尺寸佐证两年前所说,“元朝尺度为33.4 cm,后期社会用尺随地域而变化,大致在33.4~34.5 cm”,证据当然还有许多,不必细说。不过,昨日在网上见到“反例”,需要略作解说。
元代建筑使用鲁班尺31.0 c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79137.html
元朝的尺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5394.html
2022年夏后干旱少雨,浙江省浦江县通济桥水库水位下降,年初游客发现元代大学士吴直方墓出露,报告前吴乡政府而得到修缮;坟记石刻被工匠筑于墓侧(上);五月发现文物价值而移入县文物局,媒体以“(元至正十六年)宋濂书丹石刻真迹” 广为报道。
“有元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坟记”,石刻长64、宽40、厚9.5 cm,似适用尺长32.0 cm:长二尺整,宽一尺二寸半,厚三寸欠1 mm;照片纵横尺寸与数据完全协调,可测算铭文界格为准确的一尺七寸、一尺一寸,与字格纵37、横24个正好一致(字均14.70和14.67 mm)。似乎不能说“石碑随料制作,五个尺寸规整只是巧合”。石碑上下空白为一寸七分半和一寸二分半, “1/4 寸和3/4 寸”符合用尺常识。又,实际字格并不精确等大。
专家称刻石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距今667年,但铭文没有明确表述。铭文是“孤子志道泣血谨记,戚家生金□宋濂书丹,翰林……黄溍篆盖”。《宋濂文集·卷六》“元故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行状”,落款“至正丙申八月将士佐郎新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宋濂述”。吴直方该年即至正十六年七月庚寅卒,八月庚申入葬,享年八十有二。文集中还有至正十七、十八年的文章,故而其时仍使用元朝正朔,想来也会使用元朝尺度33.4 cm,尺长稍有偏离(大)也能理解,但现在石刻准确适用偏小的明朝尺度32.0 cm。请注意,铭文标题用语“有元……”,而宋濂所作行状用语“元故……”,其含义或许略有不同;又,新闻报道未提及盖石。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1328—1398)攻入集庆路并更名为应天府(今南京),八年后称吴王;又四年,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同年秋攻占大都而元灭。宋濂(1310~1381年)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此前在浙江青浦。
现在的问题是,苏州在至正十九年如“张士诚纪功碑”仍使用尺长34.0 cm,至正十六年浙江青浦怎会弃用元朝尺度呢?
或有两种可能:民间石工并不使用元朝尺度,32.0 cm 为南宋之后自然演变的尺长,后为明朝确定为尺度;或者“坟记”并未入墓,为后来刻石——铭文有八月十二日庚申葬后吴山。笔者对此尚没有主张。
注: “张氏先茔碑”:刻于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大理石质,龟肤螭首,通高5.63、宽1.35、厚0.37米,依元朝尺度 33.4 cm计算,四尺(133.6 cm)和一尺一寸(36.7 cm)。实际测量或许能够确定所用尺件的准确长度(想来略大于33.4 cm)。碑身正面楷书39行,约2500字;背面阴刻蒙古畏兀儿文字约3000字,为正面汉文的译文;右侧阴刻楷书“大都西南房山县独树村石经山铭石”15个汉字,即在今北京附近刻成运至蒙古草原[1]。
有网文说“此碑通高5.8、宽1.37、厚0.4米”,或许宽厚是螭首的数据,仍适用元朝尺度33.4 cm:四尺一寸(136.94 cm)、一尺二寸(40.08 cm)。1935年日本学者测量数据是碑高约1丈6寸,宽约4尺4寸,碑身与螭首、龟趺合起来通高接近两丈(1丈9尺7寸)[2],所用尺长不明(1寸为3 cm左右而数据精度偏低),且通高与前述数据不能协调。
由于不能接触实物,文献或网文中数据的精度乃至准确性都不能知道,因而对石刻适用尺长的研究只能作为参考。
[1] 王大方.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元代“张氏先茔碑”与“住童先德碑”.文物, 1999,(7):64-70
[2] 田村实造(戴岳曦译). 乌丹城附近的元代碑刻调查. 赤峰学院学报,2011,(12):5-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