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疫时记事:道阻且长

已有 3321 次阅读 2020-3-28 22: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疫情, 随感, 记事

境外疫情仍在恶化。输入性病例也有增长态势。特别是上海连续数日输入病例超过十六。本土输入相关病例也开始出现。边检越来越严格,但也没有显著改进,当然发病本身也有滞后。虽然好转的大势定性上不可逆转,但定量上确实减速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疫情趋于结束到真正结束,也许只是万里长征最后一步,但这是个非线性的世界,行百里者半九十。更何况,现在越来越多的意见认为在疫苗出现前不会完全结束,而是呈现震荡势态。控制严格了,疫情就缓解甚至消失;控制放松了,疫情又反弹。这样就需要持久保持警惕的心态,犹如头上悬着达利摩克斯之剑。

 

本周注意到的科学工作有几个,无症状感染者,治疗药物,病毒体外存活时间。最主要的就是无症状者是否可能传染,可能与人们切身相关,甚至与更宏观的决策相关。财新网有篇文章谈这个问题,《争议新冠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不并入确诊统计》。Nature上也有篇报道,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但支撑的证据只有两篇论文,其中一篇还是未经过同行评议的预印本。相关的有袁国勇院士团队的论文,新冠患者在发病初期病毒载量就达到峰值,发表于《柳叶刀》子刊,但我没有看原文。学术讨论,尽可以千秋万载进行下去。现实中,本周情况似乎就有变化,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无症状感染缘何成防疫新焦点?》。更要随时注意必要的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分餐,洗手。离我们较远的是传闻治疗疟疾的药和一种抗生素同用,对新冠有很好的治愈。这也没有经过双盲实验的验证。主要的好处就是都是现成的药,安全性至少没有问题。我觉得不可尽信,但家里不妨也准备这两种药。但家庭医生所没有必要,而且据说国内外所用治疗疟疾的药也有差异。还有一个是我过去想知道的,病毒离开人体存活时间。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CDC消息,在钻石公主号上人员清空17天后,仍然能在多个表面找到新冠病毒。也就是说,在某些条件下,病毒体外存活时间超过17天。

 

欧美的疫情似乎很严重。发病人数和病死人数都很多。至于是不是到了数字反映的程度,也不太好说。各国统计口径有差别,其实不具有可比性。例如病例数要考虑是否计入无症状者,病死数要考虑对病亡者是否检验。所以疫情真正的严重性,需要《年度死亡率事后评估》,以剔除统计口径的差别。虽然目前美国确诊病例最多,我相信美国会以非常低的死亡率增加而率先结束。她的民间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华府是否干了蠢事几乎无关大局。例如,纽约告急,征召医务人员支援,远远超过需要数目的自愿者报名,而且有航空公司免费送全国各地的人去纽约。正是美国社会的现实,揭示了复杂系统中“自发秩序”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马克思所谓“自由人的联合体”愈发不可战胜。外国的政要纷纷中招,这让我理解了过去看西方历史,打仗时动辄就有国王被对手俘虏了,需要交赎金放人。西方的传统不仅包括希腊罗马的理性科学艺术工程等和希伯来的信仰热情慈善等,还有日耳曼的部落民主传统。在日耳曼传统下,上战场打仗的部落武士平等议事,部落首领无非是最勇敢而冲在最前面的武士,因此也特别危险。

 

周日把常看的一些与美国疫情有关的博客汇编一下。有人喜欢转非实名的用“我朋友看到”开头的文字,我通常不点开,以免浪费时间。这就好像做研究,我们小人物只能势利些。NatureScience离我们行当比较远,至少也要看JAM, JVA, JSV, MSSP, NODY之类的主流期刊。“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沉溺于大量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不是明智之举。看新闻除了主流媒体外,个人博文我有三点判据,实名或者有信誉作者,有品位有口碑的平台,作者的第一手资料。

 

除了解情况之外,最重要的,可能还是种客观开放的眼光,如一篇博文中所说,“在当今的世界中正确认识别人,正确定位自己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去推测世界,而是要用世界的眼光看清自己。”这其实是个methodology层面上的原则。我常跟学生说,不管我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多么重要多么高明,写论文时,重要的不是自己想说什么,而是读者读到了什么。在教学中,也是重要的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学生听到了或者理解成什么。

 

国内我觉得还安全。有人说二次爆发的危险高,如果是指单纯输入,我看未必。下周起限制国际航线到每个公司只能开通一条外国飞中国的航线,每周一班。飞浦东国内航空公司每周十九班,国外一班。据说能减少客流九成,估计由每日一万降成每周六千。另外停止了大部分外籍的入境,这个人数也许不是很大。过去记事中曾判断,境外输入不会持续,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具体什么措施当时不知道。随着入境人数的减少,集中隔离也成为可能。最新的措施是所有入境者都需要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验。之前上海只是疫情严重的国家才隔离,而且包括居家隔离。那时许多市民呼吁集中隔离所有入境旅客,但当时每天一万多人入境,似乎做不到都集中隔离。以这种力度限制航班,即使没有进一步的管控入境措施,两周后输入病例也会显著下降。

 

周一上海宣布将在翌日由一级响应降为二级响应。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也不知道。至少可以理解为,离疫情结束又近了一步。各种渠道的消息,防止输入的压力很大。前述国家政策出台后,估计两周后会显著好转。周日收到市出入境管理局的短信提醒,如无紧急必要,推迟或取消出境旅行。确实没有这种旅行的计划。周四收到民政局短信,建议清明不要现场祭扫。原来也没有祭扫计划。周一在电梯口看到小区贴的告示,让居民不要为境外居家隔离惊慌,警署、小区和物业在隔离户门上安装了磁条,只要开门就会在工作人员手机上通知。从北京那个社区感染的例子看,有隔离者小区内似乎是最危险之处,尤其是电梯中。在电梯里我还是继续戴口罩并用自制的按键神器。二级响应后,电梯门口各种通知告示都不见了,不知道是否为巧合。养老院仍在封闭中,当初开始写疫时记事,就是因为养老院封闭。去缴费也隔着大铁门。有少量杂费多数本质上是养老院代购些日常用品,需要现金支付。因为疫情,上个月没有收,这次两个月结账。费用的绝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转账,正常进行。因为输入病例比较多,传闻有些地方已经把上海视为疫区,抵达需要隔离,不知道是否可信。我还是尽量避免离沪。深圳则是全市均为低风险区,公共场所开放,快递外卖可以进小区,但要排查有境外旅行史者以防输入。

 

随着疫情缓解,各种工作多起来,似乎超过疫情之前了。受疫情影响的主要是会议。周二哈深询问能否参加月底的项目预审会,副校长主持,当时说校长可能出席。如前所分析,目前的疫情还是不要冒险,倒下在黎明之时,因此不参加了。后来主办者与时俱进,让一部分人网络参会,我就从命了。周三做个项目基层初审,过去这种评审通常要答辩,疫情时期,看本子网上投票,一切从简了。我觉得是否答辩其实对结果没有影响。周四下午学院有个网络会议,我正好约了养老院去缴费,后来会议推迟了两小时。安装并且试用了一种新的网络会议软件。网络会议的好处,推迟也不涉及吃饭的问题。周五下午折腾两个多小时装了哈深会议需要的另外一种会议软件,然后试用。这个软件的好处是同时显示会场和PPT,但遗憾的是PPT显示有问题,始终调不出来。后来决定先发给我们下载看。已经陆续用过三个会议软件了。周六收到会议通知,校长并不参加,近四成参会者用网络方式,“吾道不孤”。也有不能网上进行的事情。需要几张肖像照和工作照,我翻出了存档家底,人家可能觉得不合格。仍要找时间拍照。现在没有学生,办公室还是疫情前去过,不知道工作照怎么拍,反正我听安排就是。下周去办公室,在基层党组织支持下,已经申请到了入校许可。那将是有疫情后首次到办公室。

 

深圳那边开放了已经在境内教师的返校申请。课堂教学至少还要两周,而且我推测远不止两周,目前中小学开学时间还没有确定。周五突然通知希望在境内的教师不论是否有返校需要,都尽快返深。原因我尚不理解,是否与疫情有关在研判中。我觉得现在不是旅行的安全时机。从境外输入看,如前所述,入境人员全部隔离启动两周后,更为安全些;从境内流动看,现在湖北和武汉解封,还是避开初期的人潮涌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全排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保证。两周后乘飞机安全性提高了再考虑旅行,如有特殊情况两周还不够另说。

 

周日晚上出去散步。在徐家汇公园转了一圈。在银行ATM办理现金业务时发现,不仅存款取款分了机器,而且有些银行提供了纸巾,可以隔纸按键,但好像用触摸屏不行。周一晨走的去途到华山绿地转转,为此提前一刻离开家。正常八点开放,但稍早些也放人入园了。拍些照片,《华山绿地(重新开放)晴日》。归途去华山儿童公园转转,非常小,无甚可观。也拍些照片,《华山儿童公园(重新开放)晴日》。周二小朋友不开心不去幼儿园了,也就没有送接。晚上到徐家汇公园转两圈,顺便到面包店买面包,也到熟食店买熟食。周三晨走时忘记带手机,结果网络上每日一报忘记了,过去都是等红灯时办了,中午被提醒后才办。晚走时吃顿饭。周四早晚都没有走。中间冒雨走了半程,预报是中雨,其实有时候很大。去共进午餐,然后打车去养老院缴费送水果点心药品,顺便到超市买菜。周五晨走时毛毛细雨,归途从华山绿地走过;晚走时天晴了,也是从华山绿地穿过。绿地各个门都开放,也不用测体温了,大概这就是二级响应吧。周六下午微雨,散步时想到龙华观桃,但陵园还没有开放。归途到超市买菜。

 

《柳如是别传》已经看完第四章,《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或许是全书最让我感兴趣部分。总的感觉,至少开始时,柳如是并非很情愿与钱谦益结合。犹豫观望很长时间,也与其他人有交往。但决定出手,就一击而中。访钱所赠七律诗,堪称马屁文学的经典。夸钱的长处都是钱自以为胜于人处,比拟的先贤都是钱心中自许的。而且“遣词庄雅、用典适切”。才华名望地位之外,钱谦益确实珍惜善待柳如是,盖我闻室,建绛云楼,以正妻礼仪迎娶,入门后举家称夫人。“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生年百岁犹。”南明小朝廷时间太短,还来不及为柳如是讨到诰命夫人,梁红玉曾受封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这样才最后赢得美人芳心。日后相处和谐。太平时,钱谦益“每诗文成,举以示柳夫人,当得意处,夫人辄凝睇注视,赏咏终日。其于寸心得失之际,铢两不失毫发。”危难时,“恸哭临江无壮子,从行赴难有贤妻。”所谓“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随着《别传》的阅读,柳如是的形象也日渐鲜明,慧而刚,倩倩盼盼(这是山寨《影梅庵忆语》中说陈圆圆的“淡而韵,盈盈冉冉”)。想到张中行文章中,他有位诗友对柳如是的纤足有微词,张中行说“钱牧斋、陈寅老尚五体投地,何况吾辈乎?”古今欣赏趣味差别真大。稼轩词我相对熟悉些,“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也好纤足,所谓“帘底纤纤月”,所谓“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后两句倒是符合稳定性理论。有些跑题了。看过《别传》后,准备看看柳如是的诗文。这两周都没有看电视剧,没有什么可看的。

 

周三晚某人考试不及格,心情沮丧,破例吃顿晚饭压压惊提提神解解馋。那家中餐店,疫情以后就没有见到开过。这次去吃,人不多,可能只有嘴馋的人才冒着风险去。周四约女儿共进午餐。地点在妻子和女儿单位之间,我专程赶去。虽然最远,但最先到。吃饭就是那么积极。女儿戏精附体,加戏说冒着生命危险聚餐她好怕。这是疫情以来首次全家在外聚餐。两顿外吃都很开心。我们真是响应号召,要闷死病毒就为国宅家里,要提振餐饮业就为国下馆子,而且是分餐每人一锅。不管怎样,饭店堂吃对我们而言真是风险最大的活动,还是要慎之又慎。

 

女儿仍然是每周去办公室两天。让我羡慕的免费午餐,只在复工第一周有,随后就取消了。她胆子小,口罩一直戴着,在办公室都不摘。好在公司仍是上班就发只口罩,所以也够用。

 

 

疫时记事:森严壁垒

 

疫时记事:防患未然

 

疫时记事:研判猜测

 

疫时记事:关门闭户

 

疫时记事:琢磨病毒

 

疫时记事:病毒电影

 

疫时记事:闭目塞听

 

疫时记事:乱云飞渡

 

疫时记事:风平浪静

 

疫时记事:沧桑句工

 

疫时记事:积草屯粮

 

疫时记事:足不出户

 

疫时记事:坚壁清野

 

疫时记事:峰回路转

 

疫时记事:风月同天

 

疫时记事:步行倍增

 

疫时记事:一步之遥

 

疫时记事:小小寰球

 

疫时记事:天地不仁

 

疫时记事:零敲碎打

 

疫时记事:内外有别

 

疫时记事:网上张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225751.html

上一篇:华山绿地(重新开放)晴日
下一篇: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收藏 IP: 101.87.41.*| 热度|

1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