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通过阅读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历史和现实,一直是我的愿望。从当学生算起,已经在大学中37年,自然也想多阅读关于大学的小说,来理解大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职业方面。也就是说,大学本身,既是官场,也是职场,还是情场,但我比较关注职场的侧面。从职场角度,记了些阅读札记,有所谓“大学小说丛谈”这个系列。到现在已经有近40篇。基本上写到98年,但顺序不严格,也有些98年后的书。
当时准备大体上按年代顺序,但后来发现收集完备很不容易。例如,49年前的小说,只说了钱钟书的《围城》(1946)和鹿桥的《未央歌》(1945)。更早的与大学有关的长篇小说还有老舍的《赵子曰》(1927)和陈白尘的《漩涡》(1928)。中短篇小说就更多了,出自名家之手的就有废名《李教授》(1828)、沈从文《八骏图》(1935)、叶绍钧《英文教授》(1936)、汪曾祺《老鲁》(1945)等。不同时期的中短篇很多。因此我准备把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分开。其实,在英文意义上,小说novel就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叫novelette或novella,短篇只是short story。
描述大学职场侧面的小说称为学界小说,这个名称已经比较流行,比我所谓大学小说更规范。所以重新开始的系列为“学界小说丛谈”。因为过去也收集些校园小说,丛谈中也会包括一些,虽然那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界小说。就不特别仔细地区分了。大体上,校园小说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主要是男欢女爱或个人成长,属于青春小说或成长小说;严格意义上的学界小说以学者特别是大学教师为主要人物,场景是学术界主要是大学,属于职场小说。
大陆的学界小说,或者更确切的是也包括校园小说的大学小说,大体上分民国时的大学(1912-1949)、“十七年”的大学(1949-1966)、停止招生和“工农兵大学生”时代的大学(1966-1977)、政治经济转轨中的大学(1977-1996)和学科建设中的大学(1996-)。最后两个阶段,是我自己多少有些随意的划分。不同阶段,长篇小说的体量差别很大。前三个阶段,小说应该都是个位数。后面两个阶段,小说数激增,我知道的就有七、八十种。还有些我不知道的,特别是校园小说,过去没有特别留意。
与先前的“大学小说丛谈”系列不同,新的“学界小说丛谈”系列尽可能按照小说反映的时代排列,而不仅是小说出版的年代。这个差别可能很大。例如,杨绛的《洗澡(1988)》就要放在扎拉嘎胡的《红路(1959)》和程树榛的《大学时代(1980)》之间了,因为三者发生的时代依次是1951-1952,1947-1948和1953-1956年。又例如,王金昌《工农兵大学生》(2014)就要与王新纪、陶正、田曾翔《魂兮归来(上下)》(1980)和李泊《起步》(1983)等放在一起,都是写工农兵学生。这要以小说的收集相对完备为前提,我觉得至少对早期(就是前述的前3个时段)的长篇小说而言,现在或多或少具备了这个前提。
学界小说包括境内也包括境外,但境外小说看的比较少,书也比较少,英文和译本估计都不到20本,目前还在陆续收集中。读英文毕竟比较慢,即使是重读。所以可能要等以后更闲些再说了。
或许以后另外有个“学界中短篇小说丛谈”。那个系列不准备严格按时间顺序了,太困难,不现实。随时读了随时记。但在附录链接中,不按博文贴出顺序排列,按小说发表时间为顺序。聊为补救。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