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夏天北京的天气闷热难熬,“桑那天”接连不断,搞得人心情烦乱,肠胃也颇感不适,可能是湿热所致。老父健在时,只要打个电话问个药方,这种湿热造成的肠胃不适二三服药就可以解决了。可他老人家已仙逝近三周年了,到哪儿去找他开药方呢!妻子提醒我,三年前老人家仙逝前不是口授过两张治肠胃病的药方,去年清明节女儿回乡为她爷爷扫墓时,还让她带着药方回乡抓了20服药带回北京呢。于是我找到这些剩下的药,也找到那两张由老父口授的药方,连服了两服药,肠胃的状况大为好转。于是,一家人都说,这些药方真得好好珍藏,它们可真是来自天堂的药方啊!
我家是祖传的中医世家,到我父亲这一代是第八代。我家祖传的是妇科,我还看到过历代传下来的手写的《妇科验方》呢;而我的外祖父则是当地有名的儿科医生,父亲与母亲结婚后,也曾随从外祖父学过医,外祖父也曾毫不保留把儿科的验方和行医经验传给他。于是,从父亲19岁开始行医起,先有家传的妇科验方,后又有外祖父传给他的儿科经验,医生似乎做得相当不错,在当地成为一个名医。但他似乎不满足于妇科和儿科的家传和外传,他不仅钻研时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而且把精力集中在肠胃病的研究治疗方面,成为一位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颇有治疗经验的专家。从我懂事时起,就常看到他在研读《陈修园文集》。陈修园是清代福建的一位名医,也是一位儒医,是科举不第而改学医的,长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他的文集中,不少是这方面经验的总结。我在家乡上小学那些年,常看到父亲白天出门行医,晚上便在油灯下展读《陈修园文集》,对照白天治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于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脾胃疾病方面,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经验,也有相应的一些验方。小时候,我和两个弟弟,有病没病每到月底都要吃几服清胃的中药,对肠胃进行“大扫除”,健脾开胃。后来外出求学工作,每一次回家,他都要主动给我开方抓药,甚至亲自煎药,让我对胃进行“大扫除”,健脾开胃。于是,几十年来,我的脾胃一向很好。只是十年前,由于被戴上“糖尿病”的帽子,长期口服各种降糖药,大大伤了脾胃。对于这一点,父亲一直不放心,时常提醒我注意。
2002年初,由于家乡天气出奇的冷,气温居然降至3℃左右,在那没有取暖设备的亚热带地区,年迈的父亲抵御不了这种严寒,使用电热毯时得了前列腺炎,久治不愈,导致肺心病发作。那年的五月底,我在浙江天台参加《人民日报》文艺部与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公司联合举办的“新游记征文”的颁奖会,就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赶回家乡探望他。那一次经抢救,加上看到我回去精神好,很快就转危为安了。七月初,我应邀到广东东莞桥头镇参加一次作品研讨会,便绕道回到家乡探视病中的父亲。这一次,他虽然由于看到我的回来精神为之一振,身体稍好,在我到家的第三天上午,居然精神相当好,想为我把脉开方。可能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时日已不多,对我的肠胃又放心不下,于是强打起精神要为我诊病开方。记得那天他靠在被垛上,在为我的双手把完脉后,即命我拿来纸和笔,由他口授了两个处方:
其一
黄芪20g 党参20g 白术12g (泉州)神曲12g 砂仁4g 山楂15g 大枣2粒 茯苓15g 炙草12g 姜三片 水一碗八分
煎八分
其二
党参20g 茯苓15g 白术12g 陈皮8g 川朴8g (阳春)砂仁4g 炒内金7g 炙草12g 水一碗八分 煎八分
最近找到的这两张处方,都由我记在两张不大的纸片上,纸已发黄,处方下注明是2002年7月7日。记得口授完处方后,父亲已觉得很累,嘱我到街上的“乾济大药堂”各抓五服带回京不时服用,然后就靠在被垛上休息了。
时间已过去三年多了,但当年父亲在病中靠在被垛上口授处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没齿难忘。最近,找到这两张已发黄的处方,服用了用这处方抓来的药,更让我对已经到天堂去的父亲思念不已。
先父何建榜,生于辛亥年二月(即1911年1月),卒于壬午年八月十二日(即2002年9月18日),享年92岁。福建省云霄县中医师,行医73年。(新民晚报2007-01-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