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刘则渊教授的《格拉肖之蛇与大统一理论》(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661949)一文在敝地发表后,已有1300多次点击,本人与刘教授同样高兴。今天,刘教授乘胜进击,又奉上《格拉肖之蛇在中国》一文,请大家欣赏。欲读文中之图的,请点击链接:格拉肖之蛇在中国(刘则渊).docx)
格拉肖之蛇在中国
Glashow's Snake in China
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
蛇年谈格拉肖之蛇,借神话谈科学,寓意中国玉龙文化,也算过年的另一种乐趣,但意犹未尽,想进一步了解它何时传入中国,在中国有什么影响?
就完整的格拉肖之蛇图象而言,应当是格拉肖本人带到中国的。2005年11月11日,格拉肖应邀访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了题为“高能物理的未来”的演讲,引用了他在1982年创意和1991年《物理学的魅力》一书中的“格拉肖之蛇”图示,但图形有所不同。
对此,后来中国科普博览网以“物质世界的尺度和学科分野”为图题做了介绍(图1)。该图将宇宙尺度由小到大标注于蛇身内圈,并依次划分了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等学科。在谈到格拉肖之蛇的首尾相衔时,格拉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天体物理把粒子物理吞没,而是指在足够小和足够大的尺度下,两者具有统一的理论,即电、弱、强和引力相互作用“合四为一”。
图1. 物质世界的尺度和学科分野(2005)
http://www.kepu.net.cn/gb/perspective_2009/20090701/wen1.html
这次学术报告,使格拉肖之蛇的思想以及普里马克(Joel R. Primack)制作的格拉肖之蛇彩图迅速传播到中国物理学界,并开始应用于一些物理学著作、教材和中学课本中。例如,在一个《普通物理学》教学课件中,其绪论第一节物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一开头便引入“格拉肖之蛇”彩图来讲述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世界(图2)。
图2. 蛇吞尾图,形象地表示了物质空间尺寸的层次
http://221.2.225.117/jpkcpt/physics/xl1.aspx#
这幅图和委托武夷山教授在科学网博客发表的拙文《格拉肖之蛇与大统一理论》所引用的初中物理课本插图相近,亦未按时钟标注宇宙尺度。
拙文是在博文《物理世界的“蛇图腾”》基础上写成的,在推荐拙文的一些博主中有的看过和推荐过博文“蛇图腾”,武夷山教授是推荐者之一;有的没看过,不妨看看那篇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926&do=blog&id=661020
在科学网博客中,早在2009年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李泳就写过一篇博文《宇宙是一条没有尾巴的蛇》(http://bbs.sciencenet.cn/blog-279992-273716.html),不仅讲到“Uroboros”(Oroboros异称),而且着重介绍了格拉肖之蛇,做了极其详细的解说与发挥,颇值得一读。当时武夷山教授第一个做了推荐和评论。李泳的博文指出:“从宇宙演化的历史看,它不是一条蛇自己卷起来咬住了尾巴,而是嘴巴一开始就含着尾巴,然后才生出整个身体。”最后半句应略加修正为“然后由极度蜷缩的身体不断膨胀长大”。该文在格拉肖之蛇外圈的左右两侧分别加了向头尾结合部指向的线条(图3)。这两条线分别向尺度减小和增大的方向,亦是人类从宏观尘世间分别向微观与宇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但从物质世界的演化历程看,方向恰恰相反,应当是在宇宙大爆炸伊始同时分别由微观和宇观向宏观世界演进,达到产生人类的最高阶段(图4)。
图3. 格拉肖之蛇及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向和过程 图4. 格拉肖之蛇及物质世界演化方向和过程
有必要指出,维基百科关于“Oroboros”的条目,在各种文字中,中文是最详细的阐释之一。它被中文直接译为“衔尾蛇”或“咬尾蛇”。条目在涉及物理学中的衔尾蛇部分,叙述头尾交接象征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统一,既没有提到源自1982年的格拉肖之蛇,也没引用格拉肖的《物理学的魅力》(1991)一书,以及最早发挥“格拉肖之蛇”的普里马克著作(1983)。同时,认为衔尾蛇在远古中国就是红山文化蜷曲的玉龙。俄文维基百科“Уроборос”条目也是释义最详尽的一种。该条目在远古中国部分不仅把红山文化玉猪龙称为咬尾龙,而且还配有一张精美的商代咬尾龙(条目称为商代蜷曲蛇Свёрнутая змея эпохи Шан)玉器照片(图6之二),还以中国古代阴阳对立一体、生灭循环的宇宙观加以解释。这同一件商代玉龙照片和阴阳宇宙观,在俄罗斯有关神话和传说“龙”(Драконы)的“Уроборос”条目和有关中国玉器的介绍中均被引用,玉龙照片还上了俄文版《Уроборос》(Jesse Russell, Ronald Cohn. Amazon, Jan 1 2012)一书的封面。其中神话“龙”的“Уроборос”条目下还配置了一张象征古埃及沃洛波罗斯的图画(图6之五),据传此画成于1600年-1100年,但难以确定其来源地,因为不少地区都有类似的画作。在我们看来,这幅画明显是用晚近中国龙的形态描绘古埃及和古希腊传说中的沃洛波罗斯形象。它远离传说中的巨蛇形象,已经画蛇添足而成龙了。
图5. 商代咬尾龙与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的咬尾龙玉器比较
从左至右:凌家滩文化咬尾龙;商代咬尾龙;周代咬尾龙;汉代咬尾龙;龙形态的沃洛波罗斯画
经仔细查寻,方知这件玉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该馆陈列标牌说明为:蟠龙环,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将此件商代咬尾龙与凌家滩文化咬尾龙、周代咬尾龙(西周晚期虢国墓地发现)和汉代咬尾龙(亦收藏于上博,与庐江发现的西汉玉龙如出一辙)比较,不难看出商代咬尾龙的龙体形态和纹饰处于由蛇到龙的过渡阶段。其玉质温润,为半透明,雕琢精湛,龙体盘成圆环,首尾纹饰虽不像西周玉龙张口咬尾那么明显,但龙首嘴部与断尾相连,似已吞噬掉一截尾巴。这件蟠龙环受到俄罗斯学者的格外青睐,在于龙纹精细的圆环形态与传说中的沃洛波罗斯形象高度相似。
中国古代咬尾龙是千姿百态玉龙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其形态意蕴近似于沃洛波罗斯神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世界异域文化同源的典范,值得人们玩味一番,我国考古界不应当置之度外。
(2013-2-16于大连新新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