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遇《物理世界奇遇记》(1999)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发表于《科学时报》1999年11月8日)
70 年代读中学时,我买了一本名为《物理世界奇遇记》的科普译作,作者是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乔治·盖莫夫,译者是暴永宁(博主今注:写稿时我发生了记忆错误,其实译者应为吴伯泽先生),出版社记不清了,好像是科学出版社(博主今注:正是科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了这部科普名著)。
正处于幻想年龄的我,在此书中又接触了许许多多令人遐思无限的奇妙事物:宇宙诞生之前的“宇宙蛋”,不可思议的麦克斯韦妖,可怕无比的黑洞……另外,译者的文笔我也非常喜欢,他译出的打油诗有打油诗的滑稽,咏叹调有咏叹调的端庄。
当时,对于多数中学生毕业后的唯一出路是下乡插队(后来我确实下乡了),不敢有其他奢望。但我读此书时胡思乱想道:如果我以后也能翻译这样的书,那该多么幸福愉快啊!
粉碎“四人帮”后,我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四年之后,又考入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读研究生。入所后才发现,原来我心仪已久的暴永宁(他还翻译了科普著作《从零一到无穷大》)也是该所的研究生,长我两届。我不禁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牵着我,从《物理世界奇遇记》走向了中情所。
从 1985 年毕业留所至今,十四年于弹指一挥间过去了。《物理世界奇遇记》在我心中播下的热爱科普、热爱翻译的种子,逐渐萌芽生长。80年代,我翻译了“科学美国人丛书”中的《知觉之谜》(科普著作)和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司马贺的《人工科学》(学术著作),还参与翻译了另外4本富含科普内容的作品。90年代,我又参与翻译和校译了7本科技著作,包括对于我国科普工作很有借鉴意义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另外,我还主持了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委托的跟踪各国科普工作动向的课题,该课题部分成果集结于《国外科普面面观》一书于1999年1月出版。
回首往事,我觉得,在那文化园地一片凋敝的岁月中,我偶尔买到这本对我发生了特殊影响的《物理世界奇遇记》,也算是一种奇遇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