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与陈筝博友的简短讨论 精选

已有 5504 次阅读 2013-2-15 12:08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与陈筝博友的简短讨论

武夷山

 

    (按:今天与陈筝博主(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2764)讨论了几个问题,也许还有点意义,故将三个问答集中为一篇博文。)

  

陈: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科学研究者遵守的共同原则大体如下。。。
科学精神比科学结果本身 对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

“20
世纪主要成就几乎都出现在头60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武老师是怎么理解的?

 

博主回复(2013-2-15 11:29):我猜测,这是时间维上的聚集现象。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已经成为常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中国古人已经懂得时间维的聚集。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哲几乎生活在同期,绝非偶然。20世纪前期恰好也是科学家兴的时代。

 

陈:武老师这个说法 和以前我看见的有个欧洲研究技术知识发展史的学者的发现 有相似的地方 他认为 技术知识有两个阶段 一个是基础科学在广泛的纵向发展 一个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交叉 出现技术突飞猛进

那武老师对于 时间维积累 下一次技术突飞猛进会在什么时候 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

 

博主回复(2013-2-15 11:56):没有具体的时间预测,我只想说,若教育系统不将全面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还包括科技)的理念灌输给众人并被大家接受,则科技总体发展无望,更别谈突飞猛进了。随便举两个例子。在医学上,遇到新病就研究新药,成本必然飙升到全球不可接受的地步,只有类似中药这样用原有药材的重新搭配(开新方)对付新病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高能物理学上,最大的加速器是以地球赤道为加速器的回旋路径,对撞能量还不够怎么办?可见目前高能物理学的实验思路有问题,不可持续。我当丁肇中先生面提了这个问题,他认可我的观点。

 

陈筝 2013-2-15 11:19

博主:我对概念使用和理论论述在逻辑上必须是正确的,不可自相矛盾这一条有异议。不能过分强调逻辑,因为重大创新经常离不开直觉,而直觉很可能与逻辑有矛盾。

非常同意 我觉得最好的例子就是研究转座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Barbara McClintock的故事 她就是个直觉思维的典型
我们科学史的课 对比了 她的传记 和 DNA双螺旋发现者之一 James Watson的自传 来比较 实证主义(假说〉实验验证〉修改假说〉再验证) 这种科学的传统模式 和 直觉思考的区别

McClintock
的发现可是被科学界漠视了十年左右

 

博主回复(2013-2-15 11:26):被漠视的原因之一,也许是传统科学界被男性思维方式统治着,而她搞科研时也是典型的女性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互补才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61970.html

上一篇:格拉肖之蛇与大统一理论(代朋友发文)
下一篇:知青点寻访记
收藏 IP: 219.142.136.*| 热度|

39 蔣勁松 庄世宇 陈筝 陆俊茜 陈小润 王芳 钟炳 喻海良 俞立平 张南希 孙学军 王春艳 柏舟 曹聪 李伟钢 强涛 李学宽 钱磊 刘洋 杨华磊 滕立 韦玉程 廖晓琳 陈儒军 李本先 徐耀 卫军英 余昕 唐常杰 吕乃基 徐长庆 傅蕴德 唐凌峰 俞立 李天成 wgq3867 zhanghuatian fumingxu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