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前后,几起较大的火灾引发一定程度的广泛议论,一时间似乎让人谈火色变,然而,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冷静分析,到底哪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又有哪些问题其实没必要渲染放大。
首先,要知道现阶段火灾扑救的“顶”在哪里,以重庆加州花园火灾为例,像这类由阳台使用明火直接引燃户外连续分布的可燃物,可以说现阶段几乎没有可靠的应对方法:事发突然毫无心理准备,起火场地周边环境局促,大型救援装备难以快速展开,作业回旋空间有限,后续救援车辆无法抵近,加之场面气氛紧张,都将影响到救援效率,私家车乱停放现象难以根治,这些都是无法立即改变的普遍现状。
但是反过来看:仅仅是外墙杂物陆续起火,尽管场面看似恐怖,实际对人员最终形成伤害的可能性,相比于建筑内部可燃物起火造成的伤害更小。据统计,近十年全国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死亡474人,分摊到每年来看,并不能说高层火灾的相关事故数据就很高,而其中由外墙首先起火并造成人员伤害的占比则更低。
再从事故起因来看,现如今的家庭除了厨房区域有明火,其它无论是室内还是阳台,也无论是高层或低矮建筑,都不会使用明火(除去施工作业),所以,该事件也可以看做是一起意外,只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与传统民间习俗之间产生的一次偶然冲突,相信通过此次深刻教训,类似的熏腊肉等随意行为自然会大为减少,“坏事”随之也就变成了“好事”,相似事故不容易再重复上演。
再次说到保温层的问题,保温效果与燃烧性能必然是一对矛盾体,倘若一昧地过于强调材料防火,又必将影响到众多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所以,相关防火问题并不能单纯从提高阻燃性能入手,而是要从四大学科(建筑科学、材料科学、消防科学及环保科学)的综合角度来权衡与决策。
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呈现为一定的概率,火灾也不例外,知道了现阶段技术的“顶”在哪里,则便于从管理角度予以严格控制并消除,知其“不可为”的同时也就知其“有可为”的部分,再看能否从技术角度、合理投入或日常管理予以完善。
一起火灾的发生既带有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哪些共性问题在现实中是有可能改进的,也有条件推进,则需要落地跟踪;哪些只是特殊情形,实际有无改善的必要与可能,也需要细细斟酌。火灾真正危险的部分也许并非来自这些肉眼所见的画面,毕竟近几起火灾中出现的伤亡才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不可只因为一起特殊的火灾,形成局部片面的认知,在舆论的焦点中草率盲目“下药”,反倒遮掩了火灾治理的“主攻”方向。
面对火灾没有绝对的安全,居住在高层建筑、使用易燃材料等所面临的风险未见得就更高,毕竟起火还需要点火源这一额外条件,如果高层+保温材料真的有那么可怕,那么也不会大面积推广使用,甚至会叫停。所谓安全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追求更安全,但并不等于遇见一次火灾就哗然一片,因为底线仍然是尽最大可能确保人员安全。
【业主回忆重庆加州花园火灾:穿睡衣直接逃生 但没网上那么恐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