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王善勇博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373335.html)有感
王善勇博文摘抄
说科学是保守的并不是要制约科学的发展,而是指科学的发展是谨慎的,并不是人们主观上一厢情愿的结果,也不是说想创新就能创新,创新其实是被动的。为什么说创新是被动的呢?这是因为之所以有创新,是因为原有的理论被发现并不完美,解释不了新发现的一些现象,所以有必要被新的理论所修正。这里注意,所谓原有的理论不完美,并不是说原有的理论完全错了,只是因为适用条件变了。
我(王)近些年审过不少不同国家的基金proposal, 和数不清的论文。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一个成熟的科研工作者对待科学的态度大多是保守的,但这并不否定他们基金或论文本身的创新性。这什么意思呢?保守和创新的关系其实并不矛盾。看一个人的基金本子,所谓保守是指申请人对他/她的研究领域,具体的科学问题的背景非常熟悉,认识非常深刻。何为深刻?就是对各种理论的边界非常清楚。另一个保守的优点体现在申请人或作者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什么是逻辑?数学就是逻辑。你对旧理论的质疑只有建立在数学逻辑的基础上,才能站得稳,立得住。你下一步的创新才是有稳定基础的。这就是保守和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
冯兆东的评论
我完全同意王善勇教授的观点:学术是保守的。一个连前人的工作和别人的工作都不了解的人,谈不上创新的,因为他(她)自认为的创新很可能是建立在“自己无知”的基础上的。我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自认为的创新很可能是建立在‘自己无知’的基础上”的观点。
第一个例子:大约10年前,我客编一份杂志的专辑时,收到一份来自中亚哈国学者的投稿。这位国立大学地理与气象系的系主任的文章竟然只有四个参考文献,而且都是前苏联时期的俄文文献。自然啦,四个(文献)不是问题,俄文(文献)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篇文章对苏联解体后的文献全然不提(或不知)。这里需要追加的是:由于对新近文献的全然不知,那篇文章的水准也停留在前苏联时期的哈国(当时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科学状态。
第二个例子:大约20年前,一位1954年出生的土壤地理者出版了一本“土壤的碳酸钙沉积”的著作。他用自己的姓给这个理论冠了名。当我读他的著作时,我发现:这位1954年出生的土壤地理者竟然没有引用1954年发表的一篇涉及“土壤的碳酸钙沉积”的文章。需要强调的是:那篇文章所依据的资料要比那本著作的资料还要翔实,而且那篇文章的土壤学辩论要比那本著作的土壤学辩论来得更有力。
冯兆东对创新的”期望“
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不是通过”有组织的研究“就能实现的;创新也不是通过”过分夸张“的学术等级制度就能实现的;创新也不可能是通过”运动形式“的管理就能实现的;创新更不可能是通过”授予爵位“就能实现的。
那么,如何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呢?
(1)让有能力(基础好,悟性好)且愿意投入到科学事业的人们去占领科学主阵地吧:他们(她们)不仅有做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的自由,他们(她们)还有在学界不受行政干扰的”纯学术语言权“。
(2)尽可能彻底地和尽快地将学术界的”人格不平等问题“给解决了。
(3)彻底将官本位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从学术界清理出去。
(4)给予”天才型“的和”看似不太正常“的敬业和有潜力的科学家充分的包容(甚至刻意的支持)。总之,不要将”天才型“的和”看似不太正常“的敬业和有潜力的科学家给一层一层地(从幼儿园到大学)过滤掉。
我敢断言:那些在近代科学做出”颠覆性创新贡献“的西方科学家,如果他们(她们)是在我们的氛围里,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全部)都会被彻底地过滤掉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