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四的时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公号发表了我题为“写中国人视角下的‘世界自然之书’——以《斯瓦尔巴密码 段煦北极博物笔记》为例”的文章,该文原应中国科普作协《我们如何书写科学》一书(该书已于今年出版)的约稿,本着原征集单位优先的原则,待科普作协已将全文在互联网上无私刊登后,现在我也可以轻松放在自己的地界儿里“存档”了(科学网博客真是个好地方,我历来视这里为记录自我的“时间胶囊”)。
放在这里的,是未经编辑过的原稿,与博友和读者朋友们交流。
缘起,我们需要本中文极地手册
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孤悬在北冰洋深处的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接待和遇到我的,几乎都是外国人,以欧美发达国家的居多,他们中的少数人是来这边工作的,但大部分的,居然都是来这里旅行、探险的游客。我不禁感慨道,我们国家的游客什么时候也能到这里来看一看呢?此后又过去几年,而在这几年中,我遇到自己同胞的机会一年比一年多,至2015年初夏时,当我再次来到这个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街上、邮局、商店里,竟然每天都能遇到自己的同胞了!斯瓦尔巴群岛——这颗北极的明珠,已不仅仅是那些发达国家的“后花园”了,随着我国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越来越多的同胞选择将北极、南极这样的“极限目的地”作为自己“下一个要去的地方”,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基于此,问题也随之而来,来极地这样的地方旅行,自然不像普通的旅游点那样,让人随便看看风景、吃吃美食、了解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么简单,这里是常人难以到达、特色动植物丰富、特殊地貌风光多样、到处充满危险,同时环境又极其脆弱的地方,如果在出行之前没有做足功课,贸然前往,显然辜负了一次极其难得的“自然洗礼”,更重要的,对于自己的生命安全和极地脆弱的环境,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从北极回来的朋友都对我说“快写一写北极的风物吧,那里太美了,可看来看去,只知道很美,却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一路上,手头也没有一本指南类的资料可以查阅”。可是说写就写,谈何容易?在那段时间里,我还真到书店里去找过,结果发现,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南北极的书籍着实还真是不少,大致分为“探险笔记”“科普知识”和“极地攻略”三种。“探险笔记”大多以科学家或探险家写自己的故事为主,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的中译本居多;而“科普知识”多是些翻译或抄录自国外的文章,这些文字要么是大家都已熟知的通识知识,要么是些在普通的极地旅游活动中极难遇到的“纯科学问题”;而那些装帧精良的“极地攻略”固然有“一书在手,打遍天下”的气魄,但内容偏重于极地旅行的食宿行和野外生存,而我知道,朋友们想要的“指南”其实是本图文并茂的,囊括动物、植物、矿物、冰川地貌和历史人文遗迹的 “极地说明书”。随着出入极地的次数增多,手头积累的资料和图片也越来越厚,碰巧我在极地的研究课题还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有关,而以上罗列的知识似乎又是我的课题中所涉及的,因此觉得,的确是到了该把所知道的极地写出来的时候了。我想,写成这样的书,能为极地旅行者提供知识储备固然好,但如果还能让一时去不了极地的人足不出户也能遍览极地自然世界,岂不更好?于是,在写作风格上,我陷入思考:参照一般的地区“指南”类的知识参考书写,文字未免太过生硬,最好能像考察(观察)笔记那样,以作者视角带大家实地去看会好得多,但考察笔记又不方便人们现场查阅……最终,我决定用“指南”的结构罗列、归纳极地物种与景观类型,以第一人称视角的笔记叙述观察故事,在每个情节上都配以我在极地拍摄或绘制的实景照片、素描、彩画作为插图,以上问题即得到解决。
把解读极地“密码”的快乐传输到笔尖
就如书名一样,解读“极地密码”仿佛是我天生的使命。我生性怕冷,命运却鬼使神差地把我的工作地点被安排在了位于北纬74°到80°的斯瓦尔巴群岛上,这里虽地处北极圈深处,极地动植物及地貌景观却丰富多样。相比北极圈周围的其他地区,数这里的纬度高,其他北极地区从北纬 66°附近的北极圈开始,而该群岛,一下子就到了北纬 70 多度;相对其他寒冷干燥的北极地区,这里却享受着北大西洋暖流,虽地处高纬,但温度却高得多,夏季多数时间都能保持在0℃以上。群岛上一半以上的地区都是自然保护区,动物和植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体现得十分完美,夏季到处是花红草绿、鲸游熊跃、沙鸥翔集的美丽世界。大量候鸟不远万里,来此筑巢繁殖,继而使北极狐的种群繁盛。岛上有分布最北的驯鹿群,这里的驯鹿不怕人,很多个体可以近距离观察(但要求保持5米以上)。北极熊的分布密度很大,有统计报告称,至少有 3000 头北极熊生活在这个群岛及附近的浮冰上。整个群岛地表受冰川、气候、地质运动等多方面的影响,地貌类型丰富,现代冰川与古冰川遗迹俯拾皆是,真是研究极地科学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整日和这些美丽的生灵和令人震撼的地质景观在一起,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而让我为我所见过的每一种动物、每一种植物、每一种地貌景观作传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写作《斯瓦尔巴密码》的日子是令人兴奋而快活的,我努力把这些兴奋与快活自然而然地传输到笔尖,道理很简单,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完美体现,而我作为受益者,自然愿意为她放声歌唱,我在本书前言中如是说,“听说,有一种特殊的‘极地微生物’,它使你一旦进入北极地区,就会染上‘北极热’……这真一点不假。这是 30 多年前,苏联极地动物学家乌宾斯基说的。对于这段话,我曾一直抱以不屑。但万万没想到,双脚踏上‘北极土地’的一瞬间,我就知道,我已狂热地爱上了这里而不能自拔!没有人催促,每天十几个小时趴在苔原上观察记录、采样分析、辅导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极度亢奋之中”。
在以往的科研教学与科普活动中,我认为,要想向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教授好科学知识,“讲故事”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把自己的工作热情、科研兴趣融入这些“有意思”的故事当中,自然能感染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乎书中便有了“致命邂逅巧化解:野外遇见北极熊该怎么办”、“来自北极的美味酸菜:山蓼”、“荒野中的信任:岩雷鸟”、“与大胡子水手相遇:格陵兰海豹、环斑海豹、髯海豹”、“北极植物与人类的后天:仙女木”……这些情节曲折、时空跨度大、自身感受与遐想丰富的章节。北冰洋在大部分时间里所表现的气象状态都是“阴云密布”和“晦暗寒冷”的,但书中的物种照与地貌奇观景象大多选取那些在少有的“春和景明”、“阳光普照”天气下拍摄的图片,这样不仅能够把当地动植物最美好、最活泼的精神和生命状态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在情绪上给读者以积极、昂扬、快乐的调动,令全书色调丰富化,让读者对本就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产生兴趣,同时不回避客观,将其阴霾的一面配合文字作集中表述。
正确引导读者和游客,保护地球环境
群岛上有众多值得一看且别处难得一见的珍稀物种、地貌奇观,自然是吸引全球游客和探险家们最充分的理由。此外,这里的全地形车、雪橇犬只、雪地摩托、游艇、皮划艇等各种类型的极地交通工具琳琅满目;还有整条街的户外装备用品店,可满足极地旅客的各种着装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环北极地区,极地邮轮运营商们,大都喜欢以朗伊尔城作为所运营线路的起点或者终点。经营北极点探险的人,也喜欢把这里当作大本营。随着我国游客越来越多地把目光从故宫、长城、黄山、“新马泰”、马尔代夫、欧洲……移向更加遥远的极地,如朗伊尔城这样身处极地,同时又担负极地“桥头堡”和“接待站”任务的地方势必要热闹起来,这对极地的环境压力是空前巨大的。回避和漠视都是不理智的态度。如何理性地看待极地旅游,如何正确地运作极地旅游,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把控好对极地的开发,既满足游客对极地景观生态的观赏需求,又不破坏其环境的原始性……这些都是摆在极地自然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课题。无疑,让更多的极地旅游者在出发前做足“功课”,正确了解极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状态,理解保护极地对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在极地这个地球上难得的“环境大课堂”接受洗礼,再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我们目前所能做和必须做的事情,这也是我撰写本书的现实意义之一。鉴于此,本书所展示的物种和地貌类型以邮轮航线中普通游客可以遇见的作为优先、详细介绍的内容,并且在介绍过知识性内容后,特别要强调其保护的意义和方法,例如针对不同物种对人的适应程度,介绍与观察对象所保持的距离;在遇到路间生长的植物群落应如何躲避与跨越。极地地区的历史人文遗迹由于风化作用严重,很难与周围自然地貌环境相区别,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早期人类遗迹的类型、鉴别方法,如何保护……例如不要移动地上的石块、木材、鲸鱼尸骨;不能随意在地上做叠石、符号刻画等。在以往出版的极地书中,往往只介绍西方人如何如何保护极地,而本书则尽可能多地介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及游客在极地如何保护那里的环境,并注意收集那些足够能说服他人的图片配在书中。这部分内容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极地旅游探险攻略和注意事项”中表述最多。
创作属于中国人的“世界自然之书”
这本“北极自然之书”的写作对于我后来描述个人所经历的所有自然保护地都具有重要的开拓和借鉴意义。有了本书的成书经验,索性趁热打铁,把地球的另一端——南极洲的科考经历以相似的体例和语言风格写就出来,形成与之相配的“姊妹书”,她就是《冰洲上的游戏 段煦南极博物笔记》。由于我在南极洲科考开始的年份比北极还要早,且涉及到东、西两个半球的南极洲,对整个大洲及南大洋的理解比较完整,极地生物和典型地貌景观的资料收集也比较丰富,因此撰写一部南极洲的“地方博物志”与“自然观察指南”就成为该书的写作目标,与上一本描述北极斯瓦尔巴群岛这样一个相对局限的地方相比,市面上关于整个南极洲的中文科普读物要多得多,如何能完成目标并在这一众读物中有自己的特色呢?我同样借鉴了写《斯瓦尔巴密码》的做法,力图在物种和景观类型上收录齐全,本着“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埋头写好自己的南极故事,并做好文末的“彩蛋”。《斯瓦尔巴密码》的“彩蛋”是在书封内夹了一张仿古的硬牛皮纸质地的斯瓦尔巴群岛博物地图,凡书中涉及的地点,均在图上标出,同时图上画满了该地区所特有的动物、植物、地貌风光和历史建筑遗存,既可以在极地邮轮上对照自己所处的位置“按图索骥”,又可以贴在自家墙上欣赏北极,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欢迎。《冰洲上的游戏》同样需要这样的“彩蛋”!于是就有了书后的手绘 “南极海鸟图谱”和“南极海兽图谱”博物画集。博物画(也叫科学画、标本画)的绘制是博物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与前人(博物画起源自西方大航海时代,由随船画家或博物学者以油画、水彩、素描等技法绘制)不同,我的博物画源自早年掌握的双钩晕染中国工笔画,既要求形象、比例上能够保证描绘对象的准确,又要符合我们民族古朴、生动的文化和审美情趣。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将来我的书能够译成其他文字走向世界,那图录上的这一抹“中国风”必然会为它增光添彩。该书于2021年9月出版,至今各大销售平台上的“好评率”仍为100%。两本“姊妹书”被我国极地探险向导群体广泛传播,如今已入驻多国极地邮轮图书馆,为中文旅行者服务。读者除对其内容进行肯定外,纷纷称其“有非常好看的插图”。次年,《冰洲上的游戏》获得了海峡两岸评选的“第十一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创作类佳作奖”(《斯瓦尔巴密码》曾获得第十届该奖项),两本“姊妹书”接连获得该奖项,这在该奖的评选史上应该也是少有的。
随着中国学者“走出去”的经历越来越多,书店里相似题材图书品类已不再被那些19世纪末-20世纪的西方 “探险记”所充斥,我们国家的孩子捧着欧美人撰写的“世界自然之书”,仰望“别的国家人”探索自然世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很快,我在市面上见到了诸如《东非野生动物手册》、《婆罗洲异虫志》、《科学家带你走世界 马达加斯加探秘》……这类由中国科学家撰写的更多“世界自然之书”。这对我国的孩子们建立属于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弥足珍贵。现在,我正把我十几年来在地球各个自然带、各大洋上考察过的岛屿资料都收集在一起,准备出版我的第三本“博物笔记”——一本献给孩子们的,有关于世界岛屿的“自然之书”。我想,只要我走得动,就这么在地球上一直走下去,把那些有探索价值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保护地和特殊地貌景观丰富的地区多走上几遍,把我的“博物笔记”写成厚厚的一摞,为我千千万万的孩子们贡献更多、质量更高的精神食粮。(博物地理 段煦/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