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回忆] 我们的科技类代表性观点(或论文)(3):高原创部分

已有 3944 次阅读 2022-6-5 15:05 |个人分类:痛苦的人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回忆] 我们的科技类代表性观点(或论文)(3):高原创部分

                   

   下面向老师们汇报的,基本上属于“高原创”部分。

   尽管科技成果的客观价值是确定的,或随时间客观变化;但人的主观判断是复杂的。“早发表,晚评价。”“努力在我评价在人。”——华罗庚

   “而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过时间的淘洗,问题就看得清楚了;昔日曾获高奖的项目,今天看来,有些尚保留其价值,有些已有明日黄花之感。‘岁寒,然后而知松柏之后凋也,信然。”——冯端

                                                                           

一、“P vs NP”,属于数学与计算机,1993-今

   已经完成。

   共计 1+3 个证明:一个直接的证明;三个“弱”证明。

   答案:对于 NTM, P = NP; 对于 DTM, P ≠ NP; 不指明 NTM 或 DTM, 则“P对NP”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

   早期情况可见《[请教] P对NP:请郝克刚教授等专家指教(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50859.html

                  

   正式出版物或资料:

[1] 杨正瓴. 从NP结构到超级计算机分类理论 [R]. 天津大学百年校庆研究生院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一等奖论文),和天津大学百年校庆自动化系学术报告会,1995年10月.

[2]  杨正瓴. 人脑有多复杂?[J]. 百科知识, 1997, 7(总第216期): 39-40.

[3]  杨正瓴. 人脑复杂性的估计及其哲学意义[M],《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1999,第1卷p296。卢继传 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ISBN 7 – 5017 – 4100 – X/G. 374,(第2编,哲学,第4章,自然辩证法).

[4]  杨正瓴,林孔元. 人类智能模拟的“第2类数学(智能数学)”方法的哲学研究 [J]. 哲学研究, 1999, (4): 44-50.

http://www.cqvip.com/QK/80454X/199904/1002190349.html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XYJ199904005.htm

[5]  杨正瓴. 密码学与非确定型图灵机 [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 3(6): 558-562.

[6]  杨正瓴. 第二类计算机构想 [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 6(4): 368-374.

doi:10.3969/j.issn.1673-5692.2011.04.009

http://www.cqvip.com/QK/87495A/201104/39096952.html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JPL201104010.htm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zkxjspl201104009

[7]  YANG Zhengling (杨正瓴). A non-canonical example to support that P is not equal to NP [J].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1, 17(6): 446-449.

https://doi.org/10.1007/s12209-011-1593-5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209-011-1593-5

  

   在共计4种证明中,“概率化”证明还没有发表。另外3种已经正式发表。

   该研究应该属于“没问题”状态。从2011年第二轮发表,现在又反思 10年以上了:还是觉得没有错误

   从 1993年发现第一种证明,转眼快 30年了。应该没什么毛病了吧?

           

   现在希望“概率化”证明能够尽快投稿,但是没有安宁的时间用于写作。

                                     

二、反思磁场的基本性质,属于物理学,1988-今

   部分完成。

   1996年在天津大学有次大会报告;2008年南开大学有个大会发言。

   该思路看上去的确有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些近期的陆续思考在:

《[请教]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描述“层流”的误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1155.html

《[讨论] 电磁波会传递机械力或电磁力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38778.html

《[请教] 磁力线本身带有记号(ID)吗?电场里的电场线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7583.html

                    

   正式出版物:

[1] 杨正瓴. 超光速之谜:何日才能揭开?[J]. 百科知识, 1999, (12): 31-32.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BKZS199912014.htm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l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IwNDE1Eg5RSzE5OTkwMTM2NTgzNhoIaDRtajlkMzU%3D

[2] 杨正瓴, 等. 印象派绘画与狭义相对论物理学比较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4): 315-319.

doi:10.3969/j.issn.1008-4339.2001.04.009

http://www.cqvip.com/QK/81472X/200104/5743610.html

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TDXS200104008.htm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l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IwNDE1Ehd0aWFuamR4eGItc2hreDIwMDEwNDAwORoIejJueDV4bm8%3D

  

   远景是统一场的探索。

   这方面的思考,受到过《华罗庚. 从单位圆谈起[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77.》和《Chaitin 定理》的直接启发。再次致谢!

  采用著名物理学家费米 Enrico Fermi 的说法:

  正在猜想磁场等的“清晰的物理图像 a clear physical picture of the process that you are calculating”。实际上,是构造一些判定实验的方案,以期通过物理实验充分了解磁场等的基本性质。物理学,归根到底是实验科学。

   至于“精确的自洽的数学形式 a precise and self-consistent mathematical formalism”,那恐怕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缺少的是物理判定实验,而不是理论。

   定律:(名词)对客观规律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大量具体事实归纳而成的结论。

         

  曾经,在丁肇中实验的某一领域,专家们给出了200余种理论。有人问他哪个是对的,该怎么办?他回答:“不怎么办,继续做实验。”他说,“经验,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专家,更没有意义。”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802.shtm

           

爱因斯坦 6-3=6 假照片.jpeg

一张合成的爱因斯坦照片,不是真的。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33-06-10 在the Herbert Spencer lecture at Oxford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 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里说: “Pure logical thinking cannot yield us any knowledge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ll knowledge of reality starts from experience and ends in it. Propositions arrived at purely by logical means are completely empty as regards reality. Because Galileo saw this, and particularly because he drummed it into the scientific world, he is the father of physics —— indeed of modern science altogether. 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就现实而言,纯粹通过逻辑手段得出的主张是完全空白的。由于伽利略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因为他将其强力引入了科学界,因此他是物理学的父亲 —— 完全代表了现代科学。

爱因斯坦 在黑板上写字 11.jpg

这张爱因斯坦照片,是真的。

                                                                

三、修改 SI 安培定义,属于物理学,2008-2012

   已经完成。

   2019-05-20(国际计量日)开始执行的 SI 基本单位“安培”新定义,基本上和我 2012-04-12 建议的“第二方案”一致。

   从学术上看,价值请您评定。

   2008-11-12 在南开大学大会发言里,提出了两个观点:(1)建议修改SI安培定义;(2)发展狭义相对论,进一步确认“光速极限”的客观性。

   详见《[优先权?] 中国人首先提出 SI 基本单位“安培”新定义?》 。白纸黑字,天地良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53168.html

《[严肃内容] 2019年 SI 的新“安培定义”:我当初一些考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53079.html

              

   参考出处:

[1] 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提出新的安培定义,实际上是上面“反思磁场的基本性质”的一个具体结果。

                           

四、Zenas 公理,属于科学学,2012

   实质上已经完成。还差一个完美的表述。

   Zenas 公理,是哲学里新生事物成长一般规律在科技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2022年1月,被刘跃老师(沈阳师范大学)作为参考文献出现在 SCI 数据库里。

   详见《[留念] Zenas 公理(Zenas axiom):10年之后进入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1718.html

《Zenas公理:几点必要的解释或补充(草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5985.html

               

   “被”正式出版:

[1] Ying Liu, Yue Liu, and Michael G B Drew.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quarter-wavelength model-part 2: verification and extension [J]. Physica Scripta, 2022, 97(1): Article Number: 015806.

DOI: 10.1088/1402-4896/ac1eb1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402-4896/ac1eb1

刘跃教授(沈阳师范大学).jpg

刘跃教授(沈阳师范大学)

再次感谢并祝福刘跃老师和有关其他老师们!

             

   其实,Zenas 公理的一般化,有可能是十分重要的。

              

   1964年3月,一位真正的大专家说:“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这差不多就是Zenas 公理的一个很好的表述?比俺早了 48年。

                                                

五、素数分布与黎曼猜想,属于数学,2018

   研究的问题。

   意外发现:素数分布,可能与一个工程问题有联系。

   只打算将来研究素数分布;不打算考虑黎曼猜想了。

   详见《《[猜想] 素数分布,应该是个简单问题》的补充说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4462.html

《[猜想] 素数分布,应该是个简单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4328.html

            

   痛感: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我们人类永远是渺小和无知的!

   长期以来,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大约在 2016 年已经耗干了。

   从2020年1月开始,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了:累傻了,没有安静的时间用于深思熟虑。地球之大,竟然容不下一张安宁的书桌。

新浪悠嘻猴(泪奔).gif

哭小孩   素材来自:End Times (Jill Greenberg).jpg

哭小孩,素材来自:End Times (Jill Greenberg)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总不远虑,就会成为近视眼。

                          

   真傻年事已高、身患数十种疾病。行将就木,“被”挫骨扬灰了。哪里有安乐死?安乐死贵不贵?安乐死要花多少钱?

   我的理想:

   不久之后,趁着日常生活还能自理,俺找个地方“安乐死”。一次交费后,遗体直接掉,骨盒也不要,啥都不要,直接把骨灰到田野里或大海里去。把骨灰撒到一个没有标记的地方,不要建墓碑,也不要葬礼。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肯定有遗漏的,肯定有各种错误的!感谢您们指正!感谢您们的批评!!

             

参考资料:

[1] Freeman Dyson. A meeting with Enrico Fermi [J]. Nature, 2004, 427(6972): 297-297.

DOI: https://doi.org/10.1038/427297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27297a

[2] 科学网,邱晨辉 ,中国青年报,2014-10-21,丁肇中:一生最重要选择就是只做一件事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802.shtm

相关链接:

[1] 2022-03-23,[推荐好文] 《刘益东: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关于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建议与思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30711.html

[2] 2022-02-24,[推荐好文] 《李侠:激励机制与评价问题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6852.html

[3] 2022-03-22,[推荐好文] 《刘立:“点将配兵”与重大突破: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要素的配置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30586.html

[4] 2021-10-15,[旧闻] 2014年 SCIENCE 杂志:“同行评议根本不能预测研究的成果。这令人非常不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8100.html

[5] 2022-01-23,[恸哭] 科技原创:早已不属于年轻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2295.html

[6] 2021-12-15,[复习] 原创三大杀手:同行评议、短期考核、没有时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6730.html

[7] 2015-05-22,The kernel of "P vs NP Problem": Axiom of power set!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92400.html

[8] 2014-10-12,三个想法(安培定义、引力磁、电荷-能量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35087.html

[9] 2014-11-28,[建议] 安培力定律(Ampère's force law)与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的高精度现代检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47051.html

[10] 2020-07-22,羡慕居里夫妇当初的科研条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3092.html

[11] 2020-08-13,傻正式发表过的“文化”类部分稿件的目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6209.html

[12] 2022-06-03,[回忆] 我们的科技类代表性观点(或论文)(1):“常规”研究的部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1405.html

[13] 2022-06-04,[回忆] 我们的科技类代表性观点(或论文)(2):部分完成或价值待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153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 附录:阿诺德的几句话 ————

阿诺德 Vladimir Igorevich Arnold 1937  2010 小.jpg

Nasce il Centro Arnold-Regge

http://matematica.unibocconi.it/news/nasce-il-centro-arnold-regge

上面的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有关人员!

                                         

   下面是从《An Interview with Vladimir Arnol'd [J], NOTICES OF THE AMS, 1997》摘录出来的两段阿诺德Vladimir Igorevich Arnold, влади́мир и́горевич арно́льд, 1937-06-12 ~ 2010-06-03)观点:

   The Russian attitude toward knowledg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lways conforms to the old traditions of the Russian intelligentsiya. This word does not exist in other languages, since no other country has a similar caste of scholars, medical doctors, artists, teachers, etc., who find more reward from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than from personal or monetary gains.

   One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the Russian mathematical tradition is the tendency to regard all of mathematics as one living organism. In the West it is quite possible to be an expert in mathematics modulo 5, knowing nothing about mathematics modulo 7. One's breadth is regarded as negative in the West to the same extent as one's narrowness is regarded as unacceptable in Russia.

           

   网上的一个汉译:

   俄罗斯人对知识、科学和数学的态度一直保持着俄语“Intelligentsiya”的古老传统。这个词是其他语言中没有的,因为没有其他国家有一个类似的由学者、医生、艺术家、教师等组成的阶层,他们永远把为社会作贡献为先,个人名利在后。

   俄罗斯数学传统的另一特点是倾向于全面地把数学看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西方学界有可能一个人只是数学上某一方面的专家,而对相邻分支一无所知。一个学者涉猎较广在西方学界被看成一大缺点,而恰恰在俄罗斯一个学者研究领域太窄被看成同样程度的不足。

                                         

———— 附录:普朗克的几句话 ————

   1933年2月17日,普朗克在柏林为德国工程师协会所做演讲中说: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从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王媛. 为一段流浪的名人名言找到故乡[J]. 图书馆建设, 2019, (2): 158-162. 发布日期: 2019-03-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1672.html

上一篇:[回忆] 我们的科技类代表性观点(或论文)(2):部分完成或价值待定
下一篇:1999《哲学研究》一文观点的“一句话”概括
收藏 IP: 111.33.237.*| 热度|

17 孙颉 郑永军 王涛 尤明庆 檀成龙 程少堂 李宏翰 范振英 宁利中 杨学祥 胡泽春 谢力 雒运强 许培扬 朱晓刚 晏成和 黄河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