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推荐好文] 《刘立:“点将配兵”与重大突破: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要素的配置模式》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一、推荐好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01-02公布的““点将配兵”与重大突破: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要素的配置模式”一文(作者:贾宝余、应验、刘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http://www.bulletin.cas.cn/publish_article/2022/1/20220112.htm
摘录一些如下:
在明确“卡脖子”痛点、关键核心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和资源的知悉情况,可以将科技攻关型创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分为“揭榜挂帅”“赛马”“点将配兵”等 3 种不同模式(表 1)。
“点将配兵”模式的特点是在项目、资源均相对明确的条件下,由知人善任的高层科技领导人在众多科技人才中,选择“将才”来发挥领军作用,并为“将才”配备或由其自主遴选一定数量的科技队伍和科技资源开展重大任务攻关,努力在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点将配兵”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打破既有的人才和资源的条块约束,在对科学家一贯的创新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基础上,以最精准、最快速的选拔机制确定科技领军人才,减少无序竞争带来的人才消耗和资源浪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才要有胸怀和眼光,更要有公心和诚意。
与兴趣导向的化简式科学不同,战略目标导向下的构造式科学呈现出 3 个特征:目标-任务-项目的构造;人才-团队-组织的构造;资源-条件-保障的构造。其中,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是完成上述 3 个方面“构造”的关键。积极引入“点将配兵”模式,将有助于打造一大批能够胜任上述“构造”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其余请看原文!
二、科学创新,社会的责任
理查德·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J. Roberts)是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声称决策者更愿意将钱分配给他们知道会取得成果的研究,因为他们“主要是希望再次当选(拿到资助)”,而不是资助那些“对国家好的”研究。
国家有责任资助那些“对国家好的”研究。
国家有责任 to funding what’s “good for the country”。
Enago英论阁,2020-01-08,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国家要保障最“具有创造知识可能性”的项目得到发展机会。
三、历史的类比
由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亲自操刀(?求出处),1911年5月1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根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Sherman Antitrust Act》,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Jersey”判定为“不合理”的托拉斯,命令解散38家分支机构。美国政府一手将这家标标准准的托拉斯企业肢解成了34家小公司。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不过只)是美国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家族控股的一家私人公司。私人的啊!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ohn-D-Rockefeller
https://cdn.britannica.com/58/38458-050-10ED7A08/John-D-Rockefeller-1884.jpg
尽管1907年7月洛克菲勒声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380614022890052&wfr=spider&for=pc
我给美国人带来了光明、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我带来了繁荣。你们说这是垄断,我说这是企业的自由行为。
推荐阅读:
[1] 贾宝余, 应验, 刘立. “点将配兵”与重大突破: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要素的配置模式[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1): 88-100.
JIA Baoyu, YING Yan, LIU Li. Pick up Generals and Deploy Soldiers & Major Breakthrough: Allocation Mode for Innovation Resources in National Strategic S&T Areas [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37(1): 88-100.
http://www.bulletin.cas.cn/publish_article/2022/1/20220112.htm
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6513015
相关链接:
[1] 2022-02-24,[推荐好文] 《李侠:激励机制与评价问题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6852.html
[2] 2021-11-12,[推荐好文] 《专家观点 “一把剑主义”:一流人才的新标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2117.html
[3] 2021-08-29,[讨论] 牛顿:让做不出原始创新者去评议他人的原始创新,结果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192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