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推荐好文] 《刘益东: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关于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建议与思考》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怀疑:
刘益东老师不是“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而是“得罪人学院的院长”!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e239c2b15ec03ff37287bc
一、推荐好文
《国家治理》周刊2022年2月上刊出的“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关于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建议与思考”一文,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专家刘益东老师的新作。
http://www.rmlt.com.cn/2022/0218/640099.s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66565
摘录一些如下:
以计量统计为主的世界大学、机构和学科排名,掩盖了我国科技前沿水平的真实状态和较大差距。计量统计只能反映科技和学科的平均水平,不能有效反映前沿水平,而科技竞争力却是由前沿水平决定的。在“唯论文”“唯顶刊论文”的导向下,量化评估更不靠谱。
“中才大用”的危害比浪费科研经费还要糟糕。对于内卷化的科研体系,经费增加再多也无法扭转原始创新明显偏少的局面,
人才成长、学术进步需要的是公平竞争和宽松环境,人才可以分级,但是人才“帽子”不应分级。只给一流人才(其原创突破就是自己的学术招牌且可接受监督)以荣衔,这样既表彰杰出成就和人物,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与环境。
标准错位:把二流人才标准误作为一流人才标准
一流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代表作,代表作是原创突破性成果的才是一流人才。但是在长期以来“四唯”“五唯”的导向下,一流人才标准成了“数数”(统计论文数量及刊物等级、基金、头衔等)、以顶刊论文数量论英雄,而潜心专研、以做出突破和原创为己任的一流人才往往不符合这些条件,
低标准的结果并不是好坏都过关,而是逆向淘汰,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的,搞项目评审、专家投票,往往把颠覆性技术“投”没了。“防御性嫉贤妒能”在“中材大用”和“唯帽子”群体里比较普遍,“中材大用”者是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巨大人事障碍。
在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给予稳定经费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营造静心笃志的基础研究环境。
一流学者是因做出原创突破而居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前沿学者,一流学者和二流学者的区别不是程度上的,不是95分和70分的区别,而是方向和层次上的区别,是有解与无解、想得到与想不到的区别。
其余请看原文!
二、科学创新,社会的责任
理查德·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J. Roberts)是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声称决策者更愿意将钱分配给他们知道会取得成果的研究,因为他们“主要是希望再次当选(拿到资助)”,而不是资助那些“对国家好的”研究。
国家有责任资助那些“对国家好的”研究。
国家有责任 to funding what’s “good for the country”。
Enago英论阁,2020-01-08,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国家要保障最“具有创造知识可能性”的项目得到发展机会。
三、历史的类比
由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亲自操刀(?求出处),1911年5月1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根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Sherman Antitrust Act》,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Jersey”判定为“不合理”的托拉斯,命令解散38家分支机构。美国政府一手将这家标标准准的托拉斯企业肢解成了34家小公司。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不过只)是美国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家族控股的一家私人公司。私人的啊!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ohn-D-Rockefeller
https://cdn.britannica.com/58/38458-050-10ED7A08/John-D-Rockefeller-1884.jpg
尽管1907年7月洛克菲勒声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380614022890052&wfr=spider&for=pc
我给美国人带来了光明、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我带来了繁荣。你们说这是垄断,我说这是企业的自由行为。
推荐阅读:
[1] 刘益东. 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关于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建议与思考[J]. 2022年2月上.
http://www.rmlt.com.cn/2022/0218/640099.s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66565
[2] Lingfei Wu, Dashun Wang, James A. Evans. 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Nature, 2019, 566(7744): 378-382. 13 February 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
“那些科学领域中的不知名的独立学者或小团队,却在科学和技术的最前沿的天际线上在拓荒和耕作。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上,往往更重视真正的难题和最尖端性问题,因此,他们才真正承担了科学前沿区的最大的风险性,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工作,才维持了科学的后驱力,维持了科学的生命力。但是,他们却往往得不到舆论的关注,没有记者的注意,无法被聚光灯照射,在资金上也往往更困难。这就是该论文所揭示的当今科学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态真相。”
“作者分析了2004到2014十年间的研究论文,发现当小团队在获得主要政府机构基金资助的时候,其产出的颠覆性与大团队无异!无论团队大小,当其研究获得资助时,产出的论文颠覆性都在垫底的三分之一!”
http://mini.eastday.com/a/190214075334335.html
相关链接:
[1] 2021-11-12,[推荐好文] 《专家观点 “一把剑主义”:一流人才的新标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2117.html
[2] 2022-02-24,[推荐好文] 《李侠:激励机制与评价问题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6852.html
[3] 2022-03-22,[推荐好文] 《刘立:“点将配兵”与重大突破: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要素的配置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30586.html
[3] 2021-08-29,[讨论] 牛顿:让做不出原始创新者去评议他人的原始创新,结果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1927.html
[5] 2021-10-15,[旧闻] 2014年 SCIENCE 杂志:“同行评议根本不能预测研究的成果。这令人非常不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8100.html
[6] 2020-07-21,[讨论] 住监狱是否能做出更好的科技成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2966.html
[7] 2022-01-23,[恸哭] 科技原创:早已不属于年轻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2295.html
[8] 2021-12-16,[复习] 国家要保障最“具有创造知识可能性”的项目得到发展机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6852.html
[9] 2019-12-02,[随笔]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