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环保减排指标与数据造假 精选

已有 8817 次阅读 2013-12-3 08: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标准, 环保, 污水处理

从环保标准来看,我国的标准采用了国际上差不多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但众所周知,我国的环境虽然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在继续恶化。有些排放标准要求极高,要达到标准,必须付出极高的代价。有时也许为了某项指标达标,采取的方法与措施,而有可能导致其它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为了污水处理厂的磷达标排放,就要投加铝盐等化学药剂,有时还要加酸将偏碱性的水调到微酸,以提高磷的沉淀效率,同时,又产生大量的化学沉淀污泥。其实使用大量的化学品药剂,这些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吗?生成的化学沉淀污泥也增加了新的污染。以色列的污水,经处理后,绝大部分用于绿化回用,对氮磷的指标就没有严格的限制,还创造出利用污水的沟渠,通过曝气削减能消耗溶解氧有机污染物这种因地制宜,简单实用的廉价处理方法。美国的一些城镇的污水处理厂,不少采用管理简单,操作费用低,但处理效率也不是很高的生物滴滤池工艺,其出水的COD标准,总磷标准都比我们的标准宽松,但基本上每个小城镇都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其运行,从而消减了绝大部分的污染负荷。反观我国,采用了最严格的排放准备,乡镇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也不另外。最严格的标准就必然要求高投资,高运行费用,及高的运行管理水平,在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这些目标还是可以达到的,而对于乡镇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这些做法就显得不切合实际了,一些乡镇污水处理厂BOT的投资高得离谱,运行费用也高得惊人,薄弱的乡镇财政能支付得起这些污水处理厂将来的运行吗?

对于一些中小城市而言,为防止环境问题的“一票否决”,或达到规定要求的“减排指标”,各地的基层部门或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变通方法。

我不知道其它行业是不是也是这样,但环保行业我是了解的,有关环保行业的“潜规则”,只要在基层呆过,都能感受到。我连续写了二篇关于用反渗透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造假行为,《中国新闻周刊》也作了相关的报导,其实业内人士大家都知道用反渗透法处理高污染的垃圾渗滤液,若浓水不处理,就100%存在造假行为,但此种造假行为仍大行其道,还有公司就是因为这种造假行为而成为“上市公司”。

这里我要谈的是另一个广泛存在的“潜规则”,即为了达到废水处理的减排目标,人为调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越小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的进水浓度有可能越低,这种造假行为就越普遍。

广东省由于降雨较多,且天气热,居民的生活用水量较大,再加上清污分流做得不佳,一些乡镇的污水,其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值都小于150mg/L,不少城镇的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就只有100-120 mg/L。这些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能处理污水进水COD300mg/L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虽然进水浓度偏低,处理设施也能将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脱除,但由于进水浓度太低,就难以达到向上一级政府承诺的减排目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只有造假了。上报数据造假,污水处理厂的台账如何处理呢?我了解了几个污水处理厂,数据造假的方法有许多种,有采用进水的COD100mg/L填表,如测出的COD110,填到表上就变成了210mg/L;另外有人造假就是在计算的公式加倍,如实际测出的COD值应是110,给出的计算结果就变成了220mg/L。经这样的“数据处理”,减排量就增大了一倍。

若只是做数据游戏,也只是为满足上报的减排目标而做的游戏,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只做数据游戏就不够了,还要搞点“真动作”而付出更大的代价。在上级部门来工厂的进水口取样前,往往要在污水的进水口投加大量的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如酒精废水,有时,就直接投加大量面粉,以真正地提高进水的COD值。据说有些工厂,每年为了应付这种水样的抽样检测,为增加进水的COD值,以达到减排目标,都要花数万,数十万元来做这个假!

其实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阶段,就因这些不真实的数据,而选用了不合适的处理工艺,目前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理工艺,都可以处理COD高达500mg/L的污水。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除广州深圳大城市外,一些中小城市污水的浓度大部分时间COD值都不到150mg/L。但由于存在普遍的造假行为,以至于统计的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都按200-300mg/L计算。与业内人士交流,发现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人,都喜欢这种造假。领导官员喜欢这种造假的数据,因为有政绩;采用BOTBT等方式的承建商喜欢这些调高的假数据,可以骗取更多的工程款;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采用这些假数据,有更好的业绩,可以拿更多的减排补助。这些因素是这种造假行为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我国政府一直提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在执行一些相关政策时,有些官员就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搞一刀切的长官意志。我国人口密度大,污染负荷重,采取相对严格的标准应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但良好的愿望必须与现实相结合。对于国内的中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不是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时候,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廉价的处理方法,以大规模地削减污染负荷。针对普遍存在的低浓度污水,若选用高效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工艺,投资与运行费用也会大大节省,这样可以提高乡镇污水的处理率,从而总体上减少污染负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746618.html

上一篇:最终还是出大祸了
下一篇:“中国型雾霾”,我们能做什么?
收藏 IP: 116.56.130.*| 热度|

63 周少祥 陈楷翰 郑小康 赵建民 许培扬 黄盛珠 陈冬生 赵美娣 褚昭明 张德元 文克玲 胡方云 李健 蒋大和 吕洪波 罗士元 熊栋梁 曹须 孙小银 徐军 段庆伟 梁进 孔梅 陈孔发 汪可涛 牛钢 李小芬 周洲 韦玉程 鲍海飞 康维钧 喻海良 夏铁成 武夷山 陆巍 吴浩宇 陈永金 李伟钢 余洪波 朱建裕 李宇斌 李永丹 肖小敏 彭年华 刘忠波 肖振亚 赖波 潘勃 徐晓 欧阳峰 郭训文 肖锦 wgq3867 tuner opq44 zzy513 neilchau muguiying lbjman yunmu sunxiaofei sxpcat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