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I时代科技期刊应将“综述”改为专家评述
有人讲2024年是AI大模型暴发的一个时间节点,且不讲美国的ChatGPT,国产的AI大模型就有:对文本处理见长的Kimi,综合能力较好的豆包,视频能力漂亮的可灵,绘图能力较强的即梦,音乐能力好的天工,对PPT制作美的AiPPT等等。若使用Kimi或豆包,了解某个行业从网上已有的公共知识,形成类似于对某个研究领域,或某项技术“综述”一样的论文,它可以差不多即时(短短的几秒钟或几分钟),洋洋洒洒地将一篇引经据典的“综述”文章交给你,看到电脑写出的综述,有可能你会惊异于电脑功能的强大。
我们常讲,读大学就是掌握一个学习方法,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中,碰到新问题,可以利用在大学掌握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解决新问题。读研究生,就是要学会研究方法。在开展研究课题前,首先要查阅文献,要了解相关的研究领域,前人的研究成果。
四十年前我读研究生时,做课题首先要去图书馆,要按目录查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查美国化学文献(CA),要记小卡片,带上笔记本,有时,天天去图书馆,查文献,这个过程,少则1-2周,多则几个月。那时,能找到一篇好的综述,绝对是如获置宝,那时“综述”的价值很高。后来,网络及网络搜索技术的发展,要查阅科技文献,只要在电脑前用相应的关键词搜索,几秒钟的成果就能超过以前1个月的检索结果,查阅文献的效率极大地提高,综述的价值也就开始大幅下降了。
大部分研究生必须通过做某个课题然后完成学位论文。做课题的第一步仍是查阅文献,学位论文也有点“八股文”的味道,所有的学位论文,都有前言或绪论,对于理工科的研究生而言,前言也好,绪论也罢,其主要内容都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生要毕业,往往都要有相应的学术成果——论文发表。若论文发表多,更表示科研成果多,从而在评优,拿奖学金等方面获得优势。这样,若能将一开始就进行的论文查阅工作的总结“综述”发表了,就更早拥有了所谓的科研成果,故有些导师与研究生自己,主动将综述投给一些杂志社,希望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多家杂志社都请我审过稿,我也收到过不少“综述”的稿件。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讲座课程,要给研究生评分,也往往是让研究生写一篇相关的综述论文,再根据综述查阅文献的深度广度,所写内容,思考的深度,文采,格式等作出综合的评分。研究生写的综述,还是有其显著的特征,主要是罗列了不少文献,但几乎没有评论。近年来,在给期刊论文审“综述”性的稿件时,给编辑的留言我会写上,这应是研究生写的文献综述,我不赞成发表只通过检索,查一些相关文献,没有自己的研究与思考而写的综述。我希望发表的这类文章,既有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又对这些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与观察,能作出合理的评价,并能指出目前在这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将来要攻克的方向。若有这样的文章,我想,它已不是单纯的“综述”,而是有文献综述的专家评述。
现在各种AI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暴发,单纯的文献总结综述这样的文章,对这些大模型来讲太容易了,若学术期刊再将宝贵的版面留给这些“综述”也就太浪费了。当然,目前的AI大模型,还不可能达到一些细分领域“专家”的水平,由真正的专家,结合AI大模型写出的“专家评述”应仍有比较好的价值,发表这样的文章仍是需要的。
电脑的模拟计算,目前不能代替所有实验室的实验工作。实验过程,实验经验,实验结果AI可能还要花不少时间学习和解决。当然,AI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未来真的会是怎样,我猜,你猜,大家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