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读书学习,首先要
我中学时读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的名著《怎么办》,相当震撼。其中的人物拉赫美托尔说:我读过的书,本本都是精华,所以不必读世上每一本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也说: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食量大的人更健康。同样,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饱读之士,而是读了有用之书的人。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得更绝: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太多人不慎选读物。尤其是现在,图书爆炸,特别是博文泛滥,绝大多数是粗制滥造,根本不值一读。其中不少毫无价值,还不如垃圾,——垃圾过去可能有价值,只不过现在不再有价值。
学:我们年轻人个个都爱上网。网上各种信息都有,要什么,有什么,又多又快。您每天上网吗?经常读博文吗?
李: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能老上网?平均也许每周只读几篇博文,其中多半是著名学者写的、其他人或文章推荐的。网上确实存有海量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问题是缺乏系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也都无法保证。要知道,掌握信息还不够,只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信息才是知识。杂乱信息最大的作用,只不过是有助于饭桌上的闲谈瞎侃。所以,在网上四处浏览,满足猎奇心理或其他庸俗的好奇心,极不可取。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既能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又会吞噬大量宝贵时间。它的功能强大,如果使用得当,真能事半功倍。但它又极具诱惑力,一旦节制不够,就会侵蚀生命。我的上网策略是,
上网前,要弄清上网的目的——为某个明确的目的而获取信息;在网上,要抵抗诱惑——不浏览关系不大而有吸引力的东西。我上网总是目的明确,获取有关信息,一旦完成,不逗留,不节外生枝看其他东西,更不四处浏览,消磨时间。
总之,慎选读物要下血本,宁精勿滥。都说“开卷有益”,其实,读价值寥寥的,即便不是浪费生命,至少不如读更有价值的。
学:那么,该如何选择呢?
李:前面说过,精读时,要尽量阅读经典和大师的论著,避免平庸之作;要尽量阅读原著,阅读教科书不利于原创性研究。对于新书、时髦书,更要慎重。它们未经时间的淘汰,往往空洞无物或充斥着时弊,值得一读的不多,精彩的更是罕见。我喜欢读“狂人”之作。狂人多狂言,“大话”连篇,惊世骇俗,其中不乏卓识独感、真知灼见,特别是对时弊的针砭,只不过可能说得极端、夸大、不平衡而已。如何选择精读读物,我再说几条。一是寻求外援,比如看书评、简介、概述等,寻求专家同事、亲朋同学的推荐。二是试读,先看序、前言、目录等,它们对于宏观把握,了解要旨特色最为便捷。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中说,“会看书的先看序。……要知道书的好坏,只需先看序。”然后浏览最感兴趣的一二部分。我还翻阅索引,看里面有多少感兴趣的检索词。三要选择难度合适的。不宜太难,更不可太易。好比饮酒,太烈太淡都不好。难度应该把握在花精力能够读懂大部分内容的。人们大都避难就易,因而收效甚微。我觉得,宁难勿易,但不可难到影响兴趣。杂乱晦涩者,可敬而远之;深奥不凡者,宜知难而上。后者如同向高明者请教,一本胜十本。以上是精读的读物。对泛读读物的要求应该放宽。
所以,不同的书籍要区别对待,古人有所谓“四别法”:目治之书,翻看浏览即可;口治之书,会背重要之处;心治之书,琢磨以求精奥;手治之书,摘抄提要钩玄。培根在《论学》中如出一辙: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
学:这些是指选择书籍,那么对于其他文献呢?
李:其他文献也类似。我想强调一点:不要每见一篇感兴趣的学术文章,就读一篇!读专业文献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积攒一些,然后上网搜索相关文献,有个十几二十篇后,一次性读完。这样,转眼变成半个“专家”。不要分散阅读,同一专题的文献过几个月才读一篇,那样效率太低。
学:您说的一次性是指多长时间?是不是在课题选好之后再这样做?
李:我的意思是,这段时间不读别的文献,只读它,想办法把它拿下,最好不要超过几个星期。想象一下,半年前读过一篇文章,能记住多少?现在又读了一篇,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清楚吗?如果一次性都读下来,相互关系也就清楚了。而且,读后面的文章越来越快。这不限于主攻课题内的文献,也适用于其他课题。这应该是一个通用方法,虽然我不知道有谁明确这样说。成为半个“专家”之后,才可以见一篇读一篇。
收集了同一专题的不少文献后,应注意阅读顺序。我的总方针是“由面到点”,先主干后分支:首先浏览概论、引言、简介、简评、综述等,粗略了解专题的轮廓;其次,根据信息,挑出一小部分,比如二三篇,精读,认真攻下;最后泛读其它文章,迅速地、有选择地读。还有,对于一个课题组同一方面的工作,最好按时间顺序去读。这样容易理顺,也容易读,甚至对他们的学术道德都有一定的判断。
学:我的偏好是由点到面。对于我们科研新手来说,从面上了解感觉很难。要解决一个问题,我还是由点到面。先切分,逐个解决,最后再融合起来凑成个面。
李:我说的是学习门径,你说的更像是研究策略。话说回来,恐怕确实有不少学生像你这样学习。关键是要摸索对自己最好的门径,参考别人的经验。在“面”上时,有个宏观印象即可,不宜深究。而且,点面概念是相对的。我经常收集文献,先不读,等到要读时,再收集一些,然后一次性读了。对一个专题有兴趣,但没时间或不想现在读,我就把文章的第一页归档,以免到时候忘了这一篇。如果有电子版,就把它放到相应的目录下。
教:收集资料,有什么窍门?
李:关键是分类。收集时我只看标题和摘要,以免“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也便于纵横不同领域,扩大广度,同时记得到何处去找所需文献。过一段时间,整理一下分类,同时也刷新记忆。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