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blo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iblog

博文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6:评估 精选

已有 11678 次阅读 2013-1-30 09:3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教:我有个困惑,涉及您说的第四要素——评价。哪个方法好,解的评估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规则。有时自己搞出一个方法,心里没底,到底这个方法好不好。

李:评估主要看重要性、价值、新颖程度等。谈选题时说过,重要性取决于影响程度,所以,评价一个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关键在于看它的影响会有多大。价值与重要性大同小异,但它更着眼于需求而非影响,因而有“需求度量价值”(demand is the measure of value)之说,它也更重视结果带来的益处。所以,重要性更客观,价值更主观。
   对于你的问题,我想分两种情况说。一种情况是评估的目的明确,也就是被评估对象的用途比较明确,那么,正如早先所强调的,目标是迷雾中的灯塔。评估应着眼于被评估对象对达到目标的作用有多大,对用途价值有多高。另一种情况是被评估对象适用面广,评估时其用途不明确。换言之,评估并不针对某种特殊的用途,而是考虑众多可能的用途。这时,更能判断好坏的是定性的东西。每一个定性结果实际上都是大量定量结果的浓缩。定性比定量更本质,从道理上感觉好,更能说服人。一般有三方面:直观说服力有多大,多么简单,以及应用有多重要和广泛。不过,定性研究很不容易。
   这使我想起东西方的主要差别之一:近代西方强调与结果一致,而中国传统看重与心相合。所以在传统中国,情高于理:“近情”比“合理”要紧。一个人心里认定的东西是大量信息、经验、知识等等的汇总、凝聚和浓缩。借用递推滤波的术语,看重与心相合类似于看重与预报吻合,而看重与结果一致好比看重与当前的数据一致。所以,东西方所用的滤波增益(即权重)不同,它们分别更看重以往的经验(预报)和当前的数据。
   性能评估依赖于性能尺码。其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这些尺码,评价它们的好坏。这主要靠定性评判,也涉及你说的这个问题,而且更头疼。我在做这方面研究时,也曾为此苦恼过,后来想通了:正是因为世界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天差地别,生活才丰富而有意义。科学追求简易,所以科研人员总希望世界是简单的,能够完全被简单的科学规律所刻画,从而便于发现这些规律。事与愿违,人类在追求科学真理中的重重困难,也反映了科学的种种局限性。其实,假如世界真的完全满足简单的科学规律,那才是宇宙的堕落,人类的悲哀
   我有个学生做性能评估方面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非常片面。我点破说:这相当于选美只看身高,不考虑其他。对美的评估,是一佳例。美难以度量,它有方方面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相当一致的看法。这只能定性说明。再如,如何评价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这很难定量,但往往可以大致地、定性地说。

教:要是真的进行生命价值比较,你自认为你的生命很有意义,别人觉得没有意义的话,那还是没意义。做科研也一样,大家普遍认为你这个东西不行,那么它就没有意义。

李:假设必须二选一,一种情况是我觉得很有意义,别人不以为然,另一种正好相反。如果说的是我的生命,我肯定选第一种,对于科研过程,我还是会选第一种,但对于科研成果,我选第二种。区别很清楚:科研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它的影响,而我的生命和科研过程,如果我不享受,那意义何在?它们还是我的吗?难道要为别人活着,为别人做科研?话说回来,你的想法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观念,它把有无价值、有无意义完全放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西方比较强调独立个体,价值不太取决于与他人的关系。中国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西方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印度看重人与神的关系。这三种文化是分别建立在对人、对物、对神的思考上的。所以中国伦理发达,西方科学昌盛,印度宗教繁荣。有人说,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一种满足心态,不该与他人有多大关系。但人们总喜欢攀比,自寻烦恼,所以孔子说,人不患贫,患不均。

学:一个人善于舞刀,另一个善于弄棒,如何评价他们谁的武艺更高强?我想只能让他们对打。

李:再说一遍,
评估时要牢记目的、用途。抓住这个“纲”,才能“纲举目张”。
如果习武的目的是健身,那么对打明显不好,如果是为了取胜,那不错。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估,确实也不妨采用对打的形式。比如,在统计学,估计性能的评估就有所谓“皮氏接近度”(Pitman’s closeness measure),它就是基于统计两个估计器多次“匹尅”(PK) 的胜败结果,我们的研究对此有所发展。我还有不少这方面的性能评估思想,值得研究探讨。

教:把PK翻译成“匹尅”,我是第一次见到。“匹”含有“配对、成对”之义,而“尅”的意思是“战胜、制服”。既是音译,又是意译,真是音义俱佳。这是您的首创吗?

李:谢谢。这是我独自想到的译名,不知是否首创。当前有些人喜欢在汉语中夹带英语,长此以往,对汉语的发展大为不利。我们既该吸收其他语言的鲜活表达方式,丰富和发展汉语,又要尽可能捍卫汉语的纯洁。身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有责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载体变成不三不四,文化也要出问题。所以,应尽可能译成雅正的汉语。比如,不少人在汉语中直接用vs,例如说“东方vs西方”。其实,不妨说“东方对西方”或“东方比对西方”。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清楚这儿的“对”或“比对”的含义。

教:这种人往往是要卖弄、炫耀自己懂英语。其实,半瓶子醋晃荡响,真正英语好的人是不会炫耀英语的。

李:你说的有道理,但也不能排除有时候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用汉语来准确表达。还有,英文的缩写词就很难有简洁的中文对照物。比如,我们的“信息工程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ience Research) 就有个自然缩写CIESR,而它的中文简称“信研中心”就不理想,有争议。

学:估计器一般都是单独地用,而不是“匹尅”着用,为什么用“匹尅”的方法来评估呢?您不是刚说要牢记目的和用途吗?

李:好厉害的问题!幸亏我想过这个问题。是的,估计器一般都是单独地用,而不是匹尅着用。所以,最好让各个估计器都尽情独自表现。在各种资源,包括时间资源都十分丰富时,的确应该如此。然而,匹尅是一种速效法,它快捷草率 (quick and dirty),在资源紧张时间有限时,十分有用。就像要在这种情况下选一个代表,不妨让名列前茅的候选者匹尅决胜。

学:评估和被评估对象是不是有可能脱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李:评估方法和度量最好不依赖于被评估对象,包括描述和解法,而充分体现所需解决的原始问题的目的、用途等。评估作为科研的第四要素,其地位被普遍轻视了。其实,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它是指挥棒。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1:崛起的代价                                                


与师生漫谈科研

1:我有科研之才吗?                                            2:我该做科研吗?

3:逻辑推理的作用                                              4:人生价值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线式因果思维1                                               2:线式因果思维2

3:线式因果思维3                                               4:螺环之奇妙

5:幻化的因果                                                  6:不牢靠的因果推理

7:分析还原病                                                  8:还原论教条

9:基因未必基因                                                10:割根裂本

11:强拆硬分                                                   12:科学的领地

13:科学的致命伤                                               14:科学的致命伤2

15:逻辑之可错                                                 16:逻辑可错之源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19:想不清原理                                                 20:想不清原理2

21:逻辑教的改革                                               22:逻辑教的改革2

23:精确性的终结                                               24:科学哲学

25:务外逐物                                                   26:科学六弊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5:得题之关键                                                  6:如何应对新潮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1:科研四要素                                                  2:突出重围的法门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5:大道至简,科学之魄                                          6:弃繁就简

7:以特制胜                                                    8:综括

9:反行众道,改形换状                                          10:迷雾中的灯塔

11:技穷时的上策                                               12:驾驭时间之术1

13:驾驭时间之术2                                              14:保质增产之法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1:广度与深度                                                  2:增加深度的窍门1 

3:增加深度的窍门2                                             4:增加深度的窍门3

5:增加深度的窍门4                                             6:增加深度的窍门5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11:阅读策略2                                                  12:博览之术

13:增强记忆1                                                  14:增强记忆2

15:如何听讲                                                   16:最佳捷径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1:何谓弄虚作假                                                2:何谓剽窃?

3:何谓自我剽窃?                                              4:版权

5:谁该当作者?                                                6:署名顺序怎么定?

7:其他学术不当行为                                            8: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57797.html

上一篇: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下一篇: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0:阅读策略1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5 陈绍云 刘桂秋 陆泽橼 乌洪芳 赵凤光 唐凌峰 曹利军 杨连新 卢江 张庚宇 张海权 lmshspring anran123 ahsys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