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中国饱和潜水技术前景光明 精选

已有 6927 次阅读 2013-4-19 08:06 |个人分类:潜水医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技术, 光明

近日曾参加关于饱和潜水的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会,该项目计划解决在不久实现中国更大深度饱和潜水的实用性技术,中国的大深度潜水技术曾长期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局面,随着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大深度饱和潜水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必须克服着力解决的关键性技术。

和航天和深水栽人潜水器相比,饱和潜水员面临的医学问题要复杂地多,但潜水在国际上并没有象航天技术那样引人注目,这是从事这一领域的学者们普遍感到的问题。

饱和潜水的特点,和普通的潜水明显不同,饱和潜水的最突出特点是可实现人类在某一深度连续作业的目的,巨大地提高潜水作业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价值。为避免发生潜水减压病,常规或普通潜水由于需要很长的减压时间,这样导致有效水下作业效率非常低。例如在100米水下工作20分钟,按照常规潜水,需要几乎10多个小时进行减压,这几乎类似于登山运动,你希望达到某一高度,需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如果水下作业时间需要短时间完成,没有问题,如果需要在水下长时间工作,常规潜水根本无法实现。例如在77年我们国家组织的阿波丸(台湾海峡著名的日本沉船,最扑朔迷离的是据说北京人头盖骨在这艘船上)打捞工程,只打捞70米深度的一艘日本沉船,动员全国潜水精英600多名,前后用了4年时间,最后也没有完全打捞出来。而且在120米以浅采用常规潜水尚可实现,超过这一深度就完全失去了实际应用的意义,必须采用另一个技术,就是饱和潜水。

所谓饱和潜水,本质上是让人员持续暴露在高压下,等工作全部结束后在减压到水面。当然人在水下生活非常困难,于是科学家就采用一种水面高压生活的模式,而用耐压的小型运载器把潜水员送到水下工作。这样就可以实现长期生活,长期作业的目的。

上个世纪,饱和潜水技术长期为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过去俄罗斯的饱和潜水技术也不错,不过后来因为苏联解体导致这方面的实力大减。大家可能没有忘记2001年俄罗斯的核潜艇打捞,当时就是用挪威的饱和潜水技术。虽然我国在实验潜水方面先后取得了非常好成绩,但过去在应用方面一直非常落后,基本上长期停留在常规潜水技术水平2006年11月以后,上海打捞局终于打破这一局面,率先实现海上饱和潜水生产作业,现在该单位已经可以把300米以浅深度的饱和潜水技术形成日常作业能力。现在已经把过去全部是国外公司的市场收回50%,成为国内饱和潜水市场绝对的老大。现在这个公司继续挑战更大深度的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将目标定在更大深度,如果这一目标可以实现,那么中国的饱和潜水打捞技术将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中国自身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完全可以带领中国的打捞作业进军并控制世界打捞市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总体规划中就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饱和潜水技术的集成创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模式。潜水是一种应用技术,作为潜水领域的一个成员,我们的梦想就是可以亲见中国的实际潜水作业能力领先国际,这不仅是一个大生意,也是一种荣誉和期待。

     图片资料介绍:

“深潜号”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的“深潜号”,满载排水量为15864吨,配有现代化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可航行作业于无限航区,能在复杂海况下不用锚泊自动将船定位在指定水面,其定位精度达到30厘米。此外,140吨主动式海浪升沉补偿吊机,进一步保障了潜水打捞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拥有12人居住舱,3人潜水钟可供3名潜水员同时进行潜水作业。
本套系统获英国劳氏证书,完全符合IMCA(国际海洋工程承包商协会)国际潜水最高标准的要求。它是目前中国工作深度最深,容纳潜水员人数最多,设计理念和配置最为先进的一套饱和潜水系统,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
同时,它还配置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最大水下作业深度可达到3000米,最大功率达到150马力,作业范围可覆盖中国70%水域,是国内唯一一艘支持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系统的深潜水打捞船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81679.html

上一篇:大深度饱和潜水
下一篇:科学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2 耿文叶 段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