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liusd070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liusd07017

博文

随着学术界日益庞杂,学术游戏化的趋势愈加严重

已有 189 次阅读 2024-8-17 09:42 |个人分类:微波吸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游戏化

随着学术界构成越来越复杂,学术的游戏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学术游戏化的结果是:原来很阴暗拿不上桌面的东西,因为学术的游戏化堂而皇之地合法化了。

同行评审使专业阶层将信息把关过程变成了保护他们自身地位的保障

同行评审就是你的同行有能力阻止世界了解你的工作

补充材料:

https://www.qeios.com/work-supplementary-data/ZKKEZF/supplementary-materials.pdf

主要关心学术游戏化问题:

image.png

学术游戏化问题 - 知乎 (zhihu.com)

2 学术游戏化问题

现代学术研究已经沦陷为做学术游戏

2.1 自我剽窃

学术游戏化的问题之一是乱用自我剽窃大棒,

以自我剽窃的名义打压颠覆性创新,维护自己既得利益。

----------

当你为了避免重复,在前言中简洁的通过参考文献介绍前期已经发表的颠覆性创新结果时,审稿人根本不看你引用的参考文献,指责你没有讲清楚。

文章的参考文献不仅仅是摆设,

前言是文章的背景,你看不懂前言,就应该看文章引用参考文献,

但是审稿人往往仅仅根据前言拒稿。

你拒稿不能以此为拒稿理由,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简单的重复以前发表的工作,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全新的视角,

你拒稿必须依据当前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拒稿意见。

但是编辑和审稿人往往都不知道专业的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

--------------

学术界越来越重视查重。

颠覆性创新是全新的东西,读者都不熟悉,

当你在前言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以前取得结果时,

审稿人就能查看你引用的参考文献,

他们不看你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仅根据前言,

就以结论已经发表过了,指责你自我剽窃而提出拒稿意见。

对于颠覆主流科学家观点的稿件,无论怎么写,通常都不可能通过期刊同行评审

自我剽窃能成为拒颠覆性创新稿件的理由是学术的游戏化的标志。

------------------------

2.2 自引太多

颠覆性创新往往推翻现行理论,很少有人敢于跟随,

因此颠覆性创新的自引可能比较多,

这也成为审稿人拒稿的理由。

自引,只要洽淡,就是合理的,

但是学术的游戏化使依据自引拒稿颠覆性创新稿件成为正当拒稿理由。

商业推广没有人反对,

但是你自己通过自引推销你自己就不行,

任何东西只要你花了钱就是合理合法的,

你没有钱,没有商业推销的实力,靠自己的力量推销自己就不行,

这难道不是学术的游戏化吗?

作者最了解自己发表的文章,自引无可非议。

2.3 必须引用最近期文献

项目和稿件评审,经常被要求引用最近文献。

然而

追逐热点鲜有创新。

很多时候研究热点就是大家都在为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提供“存在”的实验证据

申请书天花乱坠,成果一地鸡毛, 

科学研究不是深度挖掘根本不存在的关系

https://www.yicai.com/news/5345088.html

许小年:创新没有风口,凡是追逐风口的行为都不是创新

许小年:创新没有风口,凡是追逐风口的行为都不是创新 (yicai.com)

并非热点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质量可以用影响因子评估吗 

排行凸显的高他引论文鲜有原创 

高被引的文章并不代表是好文章 

Beyond these consider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many of the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cannot be evaluated objectively at this time.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teaches us that many subjects which aroused tremendous enthusiasm and engaged the attention of the best mathematicians ultimately faded into oblivion ... Indeed one of the interesting questions that the history answers is what survives in mathematics. History makes its own and sounder evaluations.” 

--Morris Kline,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ISBN 0-19-506136-5 

引申:

历史是最公正的。历史反复证明,那些在当世喧嚣尘上的东西往往是主流学者刻意炒作的糟粕,而那些被当世打压的经常是真金白银。 

Expansion: History serves as the ultimate arbiter. It consistently reveals that what is often overemphasized by the prominent scholars of an era is often merely the intentional promotion of mediocrity, while that which is suppressed by the prevailing contemporary scholars often reveals itself to be authentic and of true value.

2.4 期刊伪同行评审一直被坚持

期刊仅仅是一个传播新观点的平台。

但是学术游戏化使期刊似乎成为取得创新成果的神坛。

学术界普遍认为同行评审期刊的文章值得信赖,

非同行评审期刊的文章不可靠。

文章发表在SCI刊物上就是成果,

文章一旦发表在顶刊上就是取得重大创新。

只要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可以作为晋级、考核的依据。

大家都根据期刊的级别判断文章的价值,

没有人用自己的脑子判断文章的价值。

不能用文章发表期刊的等级来判断论文的学术质量 

颠覆性成果很难发表在顶刊 

-----

同行评审是在文章发表之后才开始的,

但是学术游戏化的结果是:

随机选几个人做审稿人的同行评审期刊被神圣化,

同行评审期刊发表的文章的错误不允许评论。

文章发表后,不允许别人评论,还有什么资格叫同行评审期刊

只要你评论同行评审期刊文章的错误,

你就应该“The writing flow of the manuscript should be more polite and professional.

https://doi.org/10.32388/5FRZHG

科学就是质疑;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不会有科学 

Vazire, S., 2020. A toast to the error detectors. Nature. 577, 9.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19-03909-2

Scientists are very quick to say that science is self-correcting, but those who do the work behind this correction often get accused of damaging their field, or worse. My impression is that many error detectors ... who stumble on mistakes made by eminent scientists, and naively think that they are helping by pointing out those problems — but, after doing so, are treated badly by the community.

Stories of scientists showing unwarranted hostility to error detectors are all too common. 

Even when criticism is done well, error detectors are often subjected to personal attacks. ... Scientists who found flaws in high-profile nutrition research that required retractions were accused of cyberbullying and, bizarrely, of holding a grudge against school-lunch programmes. And those are just a few incidents that became public.

Researchers are often warned against pointing out errors — and sometimes kindness is used as justification. They are told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own research, or to state only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hat done by others. If you don’t have anything nice to say, don’t say anything at all.

Yes, error detectors can make research less comfortable — but that discomfort is healthy. We should feel responsible for minimizing errors in our work, and worried that we might have missed some.

--------------

期刊伪同行评审挥之不去的一个表面原因是它可以减少错误文章被发表,

但是实践证明伪期刊同行评审根本避免不了错误文章的发表:

很多主流科学家不承认90%的期刊文章是错的

实践反复证明:期刊同行评审很难发现文章中的低级错误,但是能高效阻止新思想的传播(给出最新实例)

期刊同行评审:发现稿件错误很低效,不让颠覆性创新正确稿件发表效率很高

期刊伪同行评审挥之不去的原因是学术游戏化的结果:

同行评审使专业阶层将信息把关过程变成了保护他们自身地位的保障

同行评审就是你的同行有能力阻止世界了解你的工作

2.5 学术游戏化使学术聚焦在鸡毛蒜皮的事物上

学术游戏化使

图片误用成为发现造假的利器。

但是如果不涉学术不端,图片误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从原来的图片发掘出新的东西,重复使用旧图片并没有什么不恰当。

但是找不出不涉学术不端的图片误也用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教育滑坡时代培养的科学家几乎没有学术批评能力,

除了热衷于发现图片误用,

他们不能发现文章的低级错误,

他们不能发现文章的论证错误,

他们不能发现文章的结论错误,

而这些能力才是科学最需要的能力。

2.6 大咖写的综述大多是垃圾

学术游戏化的一个表现是综述文章期刊只接受对大咖的综述约稿。

---------------------

科学研究论文可以是报道新的实验发现,

综述需要指出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是从已经报道的实验现象洞见前人没有看到的问题,

但是

微波吸收领域有很多综述文章,

它们大多是垃圾,

因为它们是稿约大咖的杰作,

而这些杰作大多数是大咖无感而发,仅仅是文献归总而已。

正真有价值的综述往往是小人物有感而发的结果。

综述文章的精髓是从已经发表的东西中看到别人不曾看到的东西

大咖们写的综述有多大的学术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4672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89443&do=blog&id=143743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278147.html

“现在TSP里的论文错误率已经非常的高。有的论文的作者,跟着做的别人的论文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堆公式,写论文。别人的算法根本没理解,就改进别人的算法了,且还能在TSP上发表。尽管现在TSP比原来的TASSP多了至少十二倍的页数,但是有真正原创性的论文数量却远远不如八十年代的TASSP的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一个跟踪此刊三十七年的老熟人的看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435121.html

“后来国际上的期刊太多太厚了,特别是大多数期刊都成了电子版,也有很多open access的网络期刊。期刊发表论文页数比起过去有千倍之多。现在如果静下心来细读一篇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会发现错误百出,会后悔翻读。现在已经很难能找到一篇让你叫好的文章了,加之手边再无任何期刊翻阅,所以仔细翻读期刊论文的人越来越少。即使你在你专业好的相关期刊上发表100篇论文,可能也无人知晓。所以现在,想让天下知,需获多功名,或者在所有人都知道的最知名期刊上,如《自然》《科学》,发表几篇,然后就有各种媒体的宣传。专业这个词已渐渐离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46923.html

上一篇:很多主流科学家不承认90%的期刊文章是错的
收藏 IP: 39.152.24.*| 热度|

2 宁利中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7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