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WHO专题文献选译)

已有 3393 次阅读 2022-1-4 10:07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WHO专题文献选译)

      说明:

  2011年2月,WHO正式发布了《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基础系列,第17分册:狂犬病(The Immunological Basis for Immunization Series,Module 17: Rabies)》。此文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狂犬病相关的免疫学基本知识,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博客当年曾全文翻译了此文献。

  WHO于2017年对此文献进行了修订,更新了大量内容,可增进我们对狂犬病相关免疫学知识的系统认识和深入理解。本博客近期将陆续选择该更新版的较重要的内容进行介绍。

  本次介绍该文献的第5章:

5. 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细胞培养制备的狂犬病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PEP(暴露后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发展中国家,曾报告有些患者狂犬病PEP治疗失败,但在这些病例中,大多数病例与WHO推荐的PEP治疗方案明显存在一些偏差。一般而言,与此类失败相关的原因都可归结为没有遵循正确的PEP方案,具体包括:延误就医;及时的伤口护理缺失或处置不当;RIG(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使用不当;未先用RIG浸润伤口就将伤口缝合;劣质狂犬病疫苗。

与全球每年使用的数千万剂CCV(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相比,报告的真正PEP失败(即患者在及时接受正确PEP方案处置的情况下发生死亡)的数量极少。曾有报道,在头部严重受伤的患者中,如狗咬伤致持续的臂神经丛损伤患者,潜伏期不到一周(属于极端特殊和偶然的情况)。

在一篇研究了世界范围内15名人类狂犬病患者的病例记录的论文中,得出的结论是,7名患者及时、适当地接受了PEP治疗仍死于狂犬病。文讨论了这些失败的潜在原因,包括可能忽略了某个未识别的小伤口,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患者本来就存在潜在的免疫抑制状况或者用于治疗这些患者的生物制剂效力低下,或者可能是PEP方案解了。

不管原因是什么,所有的失败都发生在狗咬伤之后,没有尝试进行病毒的分型;论文强调,在极少数情况下,即使是使用了CCVRIG也可能出现失败

临床试验中,接种CCV后,已经记录到局部和全身的反应。这些研究通常报告在35 - 45%的入组受试者中发生局部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瘙痒、发红和/或肿胀。通常报告在10 - 15%的受试者中发生常见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肌痛、乏力、头痛、头晕、荨麻疹和皮疹。

相关博文:

image.png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能维持多久?(1) (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12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能维持多久?(2)(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14

image.png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能维持多久?(3) (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16

image.png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能维持多久?(4) (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18

image.png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1)(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20

 image.png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2)(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22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3)(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24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3-b)(WHO专题文献选译) 2021-12-26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4)(被动免疫的作用) 2021-12-28

image.png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5)(主动免疫接种的途径) 2021-12-29

image.png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6-a)(免疫抑制患者的免疫反应) 2021-12-31

image.png 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6-b)(不同危险群体的免疫反应) 2022-01-0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319501.html

上一篇:针对狂犬病的免疫力(6-b)(不同危险群体的免疫反应)
下一篇:狂犬病免疫反应的检测(WHO专题文献选译)
收藏 IP: 73.241.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