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WHO专家最新观点(概要)
WHO狂犬病专家 Charles E. Rupprecht 博士曾是美国CDC狂犬病部门的负责人。他今年5月5日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专业杂志《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生物治疗专家观点)》上发表综述论文,题目是 Modern biologics for rabies prophylaxi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human cases mediated by dogs(用于狂犬病预防和消除由狗介导的人类病例的现代生物制剂),表述了对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的最新观点。
本博客曾将该综述的主要内容进行编译,已按以下标题分三次发布:
(1)现代狂犬病疫苗(CCEEV)
(2)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3)应用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的最新建议
以下为该综述的前言部分,提供WHO狂犬病专家最新观点的概要:
1. 引言
狂犬病是已知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这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在历史上一直令人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可怕的临床表现和最终致命的结果。毫无疑问,从19世纪至今,在了解狂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控制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然而,狂犬病在21世纪仍然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 ,NTD),尽管它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可使用暴露前预防(PrEP)或暴露后预防(PEP),但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负担很重。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人暴露于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成千上万的人未能采用任何预防措施从而导致死亡。
本综述的目的是:提供有关该疾病的最新背景信息;简要回顾现代人类生物制剂的发展历程;讨论狂犬病预防的最新建议;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使用历史参考文献和来自同行评议文献的证据,重点关注过去5年,特别希望有益于实现到2030年全球消除由狗介导的人类狂犬病计划(GEHRD, Global Elimination of Human Rabies mediated by Dogs )。
2. WHO专家的基本观点
1)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的、进行性的、无法治愈的病毒性脑炎,是最重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它的病死率接近100%,在全球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都有分布,它的易感宿主谱包括所有哺乳动物,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例如,每年造成超过1,400万人暴露,每年在欠发达国家导致的死亡人数在2.5万 - 15.9万人之间,其中主要是儿童)。
2)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通过适当的生物医学干预几乎可以保证100%的存活率,现代生物制剂包括安全、稳定、有效的细胞和禽类组织培养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或单克隆抗体(都是在20世纪70 -80年代开发的)。
3) 最新的预防建议侧重于采用更短的疫苗接种时间表,通过皮内(ID)给药途径节约剂量的方案,以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只集中在伤口局部以浸润注射的方式使用(注:不再将多余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到伤口之外的肌肉内)。
4) 虽然犬类是欠发达国家中最重要的储存宿主,但所有发达国家都已消灭了犬类狂犬病,而拉丁美洲等主要地缘政治区域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犬类大规模接种疫苗是一项具有成本效益的长期公共卫生预防战略。
5) 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消灭以狗为媒介的人类狂犬病,到2021年,全球疫苗免疫联盟(The 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sation,GAVI)预计将为人类提供用于暴露后预防的狂犬病疫苗(取决于2021 - 2025年战略时期的资金供给及其与下一个战略目标的最终数据的协调)。
6) 增加人用生物制剂的生产、降低成本和在当地能有更大的可获得性,预计将对减轻人类狂犬病负担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的生物制剂可能包括新的佐剂、蛋白质亚单位、基于核酸或重组的方法。
3. WHO专家意见:
人用狂犬病生物制剂是纯净的、安全的、有效的,只要及时和以适当的方式使用。很少有人在出现临床症状后还能存活下来。抗狂犬病毒的药物还从未获得注册许可。虽然实验治疗方法显然是迫切需要的,但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预防咬伤和综合风险管理教育至关重要。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照顾、节省剂量和缩短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的疗程仍然是关键。
关键词: 抗体、脑炎、丽沙病毒、单股负链病毒目、预防、狂犬病、弹状病毒科、疫苗、病毒、人畜共患病 (Antibodies, Encephalitis, Lyssavirus, Mononegavirales, Prophylaxis, Rabies, Rhabdovirus, Vaccine, Virus, Zoonosis)
相关博文: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WHO专家最新观点(1) 2020-05-21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WHO专家最新观点(2) 2020-05-23
人类狂犬病生物制剂:WHO专家最新观点(3) 2020-05-2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