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职称没评上,心理很委屈 精选

已有 7932 次阅读 2025-1-9 08:03 |个人分类:科学网置顶博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一位网友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今年职称评审,我有课题,论文,做课,荣誉称号,比赛,可是评下来还是没有我,难过的睡不着,怎么啊?真的不是钱的问题,是心气,感觉被浇了凉水,没有心气了。”

从网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位网友可能是中小学老师。因为如果是大学教师,一般很少说课题和荣誉称号,谈得更多的是项目。虽然对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流程不是那么的了解,但应该大致会经过以下的步骤,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学科组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公示以及发文等。

单位推荐由于可能有名额的限制,会刷人;但刷人更多的应该在学科组评审。其实哪个环节出问题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失败了。正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职称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与职称绑定的。目前体制内的薪酬基本上固定的,对于普通教师而言,想要提高工资,职称基本上是唯一的途径。职称上去了,收入自然也会涨点。

此外,职称上次了,那么名声就会好听点,出去的参加评审,专家费也会高点。所以,职称可谓名利双收。

此外,职称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单位内部得到认可。这里特指单位内部,因为不同的学校之间评定职称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点尤其在高校中比较突出。

例如绝大多数985高校的副教授,甚至突出的讲师,其科研成果基本上都可以秒绝大多数地方二本院校的教授。又如县城医院的主任医师,跳槽到市里的三甲医院,职称可能得重新认定。当然如果是985到地方,三甲医院到县城医院,那么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职称。

回到网友的问题,网友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气的问题。说明网友更在乎的是名气与能力得到单位的认可,失败了,心理感到委屈,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不要说是职称,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就是普通的事情。花了很长的时间准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过,失败了,也会很失落。

网友失败了,感觉被浇了凉水,没有心气了,可能开始怀疑自我了。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评职称这是本来就是僧多粥少,能否顺利评上,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成果,还包括其它因素。更糟糕的就是,有些单位的评职称的标准,不仅一直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高。

网友今年满足条件,有资格参加评选,可能明年评职称的条件一改,就变得没有资格。更致命的是,现在是一步差,步步差,越到后面越卷,越到后面越难。

其实,除了职称之外,想证明自己能力的,还是有其它途径的。比如发表更高水平的论文、获得更高水平的奖项等。职称是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人,更好的分配资源。

如果不在乎钱的话,就要跳出给你设定的牢笼,不要一直陷入里面,跳出来,也许就释然。当然,跳出来,心态变了,也许更容易拿到。

中小学不太了解,但对于大学而言,职称越高,就意味着聘期任务越重。如果职称上去了,并没有因为职称带来额外的资源,仅每个月的工资增加一点,那性价比并不高。

因为现在的大学都执行聘期制,根据职称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任务标准。比如最近网上比较火的某校人事处长被打一事。在年度考核中,教授需要完成3000分,副教授2000分,讲师1500分。

所以,教授的聘期任务完成是最难的,完不成的话,是要扣绩效工资。其实,扣点钱还是小事,问题是要是多次完不成,轻则降岗降薪,重则解聘。

总之,很同情网友的遭遇,但希望网友能从这次失败中走出,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有多找,没有必要执着于职称,看淡了,心理轻松了,反而更容易拿到职称,那时候就是意外之喜。

更多精彩见本人微信公众号,按三秒识别关注

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467976.html

上一篇:双非本科保研,发表EI检索论文有用吗
下一篇:期末考试连佛脚都不抱了,想捞也捞不动
收藏 IP: 218.107.223.*| 热度|

28 王涛 孙颉 刘进平 胡泽春 张士宏 雒运强 王安良 宁利中 李学宽 武夷山 张林 王从彦 周忠浩 许培扬 刘跃 冯兆东 项剑 杨正瓴 高宏 徐长庆 史晓雷 钟炳 郑强 曾跃勤 池德龙 朱晓刚 guest89508206 guest3951386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