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如何加速理解数学?

已有 1867 次阅读 2019-1-7 22:30 |个人分类:心路里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This is an in-mail from TYUST.

                     新入の者--> What is going on ? (redirected) new

                               

本期开始改变画风,搭载数学类学院等有用链接。

今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华中科技大)。新闻新闻+

.

如何加速理解数学?

(接上回Ψ)  温习:证明的Step2.

---- 该步骤共分四段,第一段相当于一个独立命题。

(大意,若定理结论在Y空间成立,则在X空间也成立)。

---- 后两段给出了证明(最后一段是个单句的说明)。

.

这里头有个式子 (n+1)M - n(Kx + B).

---- 之前感到疑惑的是,他是怎么得出来的?

---- 昨天翻阅原作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上面的式子是个加权的“参”!

---- 你看,式子里去掉 (n+1) 和 n,就得到“”:

---- M - (Kx + B),其中 “侯”和“国”的系数分别是 1 和 -1。

(零和博弈的赶脚?!)

---- 而前面那个式子的系数之和为 (n+1)+(-n) = 1.

(博弈的最终结果为 1)

---- 它可以看做“参”的变体,系“加权的参”。

---- 方便起见,给个汉字的标签“”。

---- ”协“在Y空间的对应物给个标签“”。

评论:昨天得到上述”理解“,感到很兴奋,美滋滋的笑了起来。

.

加权的方法在Step1就出现过:

---- Γ:= 1/(1+t) B + t/(1+t) S.

---- 手续:先有个B,再从\B/取个分量 S,最后做加权。

---- 注:使用了常见加权。(\B/是对B的系数取整)

 .

用 (n+1) 和 -n 作为权系数,看上去也是个“范儿”。

---- 姑且称作“”,即用作“乐式加权”。专门对“参”作用。

---- 可当算子使用:乐(参) = 协

(暗合“以乐参之”)。

评论:在古代,音乐似乎代表某种特权(待考)。

.

第二段:准备与归结。

1) MY ~> f ~> z.

2)   KY + BY^+ --> Kx + B^+,  SY ⊂ f^{-1}{z} ==> “It is engouh to show (Y, BY^+) is lc over z.

.

第三段:反证法(略)。

注:暂时参不透。

.

小结:Step2理解大意即可,影响不大。

*

对于证明而言,重要的是看透其中的“必然性”和“自然性”。最好能把整个证明过程“算子化”,以便看清其中蕴含的“方法”。

Leonhard Euler  Carl Friedrich Gauss  Grothendieck   

Glossary (AG) 

*

第一轮读写链接(按目录顺序)

Abstract 8/4

Introduction

  Boundedness of singular Fano varieties (1) 8/5

  Boundedness of singular Fano varieties (2) 8/6

  Boundedness of singular Fano varieties (3) 8/7

  Boundedness of singular Fano varieties (4) 8/8

  Boundedness of singular Fano varieties (5) 8/9

  Boundedness of singular Fano varieties (6) 8/9

  Jordan property of Cremona groups 8/10

  Lc thresholds of lR-linear systems   8/11

  Lc thresholds of anti-log canonical systems of Fano pairs (1)  8/12

  Lc thresholds of anti-log canonical systems of Fano pairs (2)  8/13

  Lc thresholds of R-linear systems with bounded degree  8/14

  Complements near a divisor  8/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155873.html

上一篇:方法可体现为“条件”(2)
下一篇:通过改造推进理解
收藏 IP: 223.11.1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