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学者的学风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近日散步碰到学校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老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朋友,我们聊到我国地球科学界几位英年早逝的杰出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经历与生活状态。这几位中青年学者基于对科学事业的酷爱,长期坚持奋不顾身地“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忽视个人与家庭生活,从而因疾病或其它原因提前结束了宝贵的生命。这些杰出学者的学科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其中聊到一位Y研究员发表Nature论文的经历。老教授说,30多年前他开始在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的G教授那儿访问学术交流,并先后多次在那儿与G教授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成果斐然。其中有一次,G教授正在评审Y研究员提交的一篇Nature手稿。所以,G教授顺便问他是否认识这位Y作者。老教授如实回答认识,他们属于同行,相互比较了解。这时候G教授突然问了他一个看似与Nature手稿评审不太相关的问题:这位作者(指Y研究员)的学风如何?老教授如实作答,认为他学凤好。最后Y的这篇Nature论文顺利发表,为他自己及团队争得了荣誉。
为什么这位审稿专家G教授要了解论文作者的学风呢?我想这可能属于一个偶发情况。因为,我们大多数学者在评审期刊论文手稿时不太可能了解作者的学风情况,尽管作为深度融入国际学术界的同行,对业内有的资深学者的学风及学术品质会有所了解,但一般也不便在评审论文手稿时体现出来。我们评审论文手稿时,看到期刊评审原则或注意事项中似乎也并不涉及作者学风条款,因为,将手稿作者的学风纳入评审范畴很难操作。按照学术界的约定俗成,评审一篇学术论文手稿应当秉承学术质量至上的原则。据我所知,Y研究员的这篇Nature论文属于地球科学实验研究性质,手稿中提供的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是所得结果是否值得信赖的基础。所以,我揣测G教授在评审手稿时可能基于这一原则向老教授顺便了解作者的学风。当下我们一些期刊撤销论文中一部分就是属于实验数据造假或者“先入为主”对实验数据进行人为筛选,导致结果不可靠,例如有的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再现。因此,学者的学风表现对于实验数据科学家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学者的优良学术品质是学术界繁荣昌盛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学术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中工作就会感觉生活简单,惬意,幸福。我在进入学术圈子的早期就比较关注学风问题。我认为,一个大学教师如果学风不正不仅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与前途,还会影响学生。我们常说,老师就是学生的影子,尤其是研究生导师。我们在日常学术交往中偶尔会被同行问到,你的研究生导师是谁?如果是一位业内德高望重的学问导师,作为学生一定脸上有光。科学网上就有一些怀念自己学风纯正,品德高尚导师的博文。我在此前的许多博文记录了我的学风历练经历,尤其受到诸多学术前辈优良学凤的影响,这些博文是:《学问大家游效曾院士,2014年11月24日科学网》,《回忆30年前得到一位老科学家的帮助,2018年2月19日科学网》,《感恩学术路上多位前辈师长,2018年8月10日科学网》,《勿忘老一辈科学家,中国科学报,2019年2月18日》和《深切怀念前辈师长谭承泽先生,2020年5月18日科学网》等。正如刚才我高中一个学弟看了我发给他的“我认识的几个北师大校长(其中第二个是我们吉安县老表王梓坤先生)”抖音给我微信中说:我认识的我们国家的老一辈数学家,都是楷模,不仅学问做得好,而且为人好,对晚辈很提携。
30多年前,我发表第一篇国际专业主流期刊论文经历就与学风相关。那是我与高山教授合作的一篇岩石物理方向研究论文,我在准备手稿的前言中有一句“首次提出”的表述,高山坦诚地对我说:刘老师,我建议去掉这句“首次提出”表述,论文成果是否首次还是由同行说了算《我谈高山院士的科学精神,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第3期,2016年》。我听了立即同意并作了更正,这自然表明我内心潜在的谦逊品质,否则我也许会辩解与坚持。其实“学术成果水平由同行评价,应用技术成果由市场评价”是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科技成果评价法则。然而,当下我们的科技成果评价中充斥着一些学风不正现象。一些学者通过非正常途径夸大宣传成果的水平,例如自己提供宣传文稿让媒体大肆渲染成果的“先进”,“领先”,“首次”等。大量学术论文自引或找圈内同行相互引用,人为推高论文的引用率,有的应用技术成果托人找相关企业开效益证明等。其实,学者自己心里清楚,这些不良学风产生的根源终究还是某些学者为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的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年轻的学术后辈加油。
2024年7月22日提交科学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